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910年,Lewis将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时因遇到心室内不应期的干扰,出现室内传导异常,心电图上呈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命名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心室内迷路(迷走)传导”。1963年,Shamroth等又将“室内差异性传导”分为“相性和非相性”两类。随着电生理学进展,Rosenbuum 1972年,又提出了“3相和4相阻滞”,并用“3相和4相阻滞”来解释间歇性或频率依赖性束支及其分支、房室等传导障碍,认为这种传导障碍在传导系统有病变的情况下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2.
激动从一侧心室通过室间隔隐匿性逆传至对侧束支的现象,Rosenbaum称之为“蝉联现象”(Linking phenomenon),是束支内隐匿性传导的一种重要形式。现将我们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例1 男,48岁,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图1为1985年6月17日电除颤后所描记,示已恢复窦性心律,aVR导联第1心搏为窦性心律,QRS波呈QS型,时间0.08秒。第2心搏为房性早搏,P'波重叠于其前的T波中,P'-R间期>0.12  相似文献   

3.
于扰是心脏的电激动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处于生理不应期的传导组织而发生的传导延迟或阻滞现象。干扰现象可发生在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以窦、房交界区及房室结多见。房室分离、折返激动、传导阻滞、夺获、融合波等许多常见的心电图现象都可用干扰来解释。据所做心电图分析,多发房性早搏心电图包括了三个现象:出现搏动下传时遇到房室结的相对不应期,并有室内传导阻滞,所以传导延迟并呈差异传导图形。随之出现P波在前一T波之后,在心室可反应期内,所以QRS-T形态正常。随之P波出现提前,在前-T波顶峰,下传时恰逢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故呈隐匿传导,其后是个不完全代偿间歇。  相似文献   

4.
吴桂平  刘少稳等 《海南医学》2002,13(12):168-168
目的:蝉联现象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现象,常常发生于心房颤动时,出现于窦性心律时的蝉联现象还很少有报道,我们报道房早引发其后窦性心律伴伴右束支蝉联现象一例给同道讨论分析。方法和结果:病人,女,56岁,因心慌不适来医院检查,连续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略高尖。P'3、7、11、28为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均下传,P’3、28后为窄QRS波群,P’7、11后为宽QRS波群,P’7、11前的窦性下传P波也为宽QRS波群,所有宽的QRS波群均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在规律的窦性心律P-P间期为0.68(0.72秒)后出现的房早下传呈窄QRS波群(P’3、18),继发于房早后较长代偿间期的第二个窦性P波下传呈宽QRS波群。P’-QRS3代偿间其为0.90秒,比前一个窦性周期0.68秒延长0.22秒,造成下一个窦性(0.66秒)P波落于右束支不应期内而呈宽QRS。P’-QRS11同样形成0.88秒的代偿周期,P-QRS12正常,但P-QRS12-P-QRS13周长又缩短为0.64秒,又一次使P14下传落入右束支不应期,故QRS14变宽,其后一系列P-QSR的QRS均为宽的,直至P-QRS21周期,其周长仅延长0.04秒,而过了不应期才正常下传。结论:该患者连续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原因,可能为激动通过左束支下传经间隔传入右室,再经右束支末稍递传形成一系列隐匿传导所致,俗为蝉联。蝉联现象发生的条件是早搏、心率加快,退出的条件是心率减慢,本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符合这一条件。此患者的右束支阻滞图形均出现于早搏的代偿间期之后,与此代偿间期引起的右束支不应期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上行系Ⅱ导联,下行系Ⅰ、Ⅱ、Ⅲ、aVL、aVF、V_1、V_5导联的记录。图中窦性心搏的QRS波群宽大畸形,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型。相随窦性心搏之后0.52s处,均可见提前出现的形态、时间正常的QRS波群。继之上行在较长的代偿间歇中可见一未下传的窦性P波。从而形成室性早搏二联律。讨论本图为窭性心搏与异位心搏形成二联律。但窦性心搏的QRS波群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组阻滞型,而异位早搏的QRS波群却呈室上型,  相似文献   

6.
心肌病心电图的表现呈多样化,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心室肌除极异常 心室肌除极异常是心肌病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1)QRS时限延长:QRS时限>0.10s称为QRS波群增宽. 心肌病引起QRS波群增宽常见的原因:①病变波及左或右束支,引起左或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时QRS时限>120ms(常>140ms).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120ms.②室内阻滞:室内阻滞时QRS时限>120ms.常是多种电生理紊乱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受室内传导系统病变的影响外,心室壁增厚和任何改变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问传导性的因素(细胞外高钾.细胞内高钙和可利用的钠通道变少)都可导致传导障碍.  相似文献   

7.
谭嘉琦  胡剑莉 《广东医学》2016,(Z1):292-292
患者,女,69岁,因头痛、头晕5 d于2015年9月3日入院。2009年5月因窦性停搏在南方医院植入Biotronik双腔心脏起搏器。入院体格检查:呼吸18次/min,血压152/80 mmHg,心率96次/min;神志清,呼吸平顺,对答切题。心前区无隆起,未及震颤,无抬举性心尖搏动,心界叩诊向左稍扩大,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入院时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入院后,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1)心房感知、心室感知( VA间期内感知到P波, SAV内感知到QRS波),见图1;(2)心房起搏、心室感知(VA间期内未感知到P波, PAV内感知到QRS波),见图2;(3)自身P波后心房脉冲依旧发放,并且在心房脉冲发放后约100 ms处触发心室脉冲,自身P波下传的QRS 波落在了非生理性 AV 间期( NPAVD)内,提示因心房感知不良引发的心室安全起搏( VSP ),见图3。(4)自身P波后心房脉冲并未抑制发放,部分自身的QRS波落在心房起搏后的心室空白期( VBP),心室脉冲在起搏房室间期( PAV )结束时发放,心室起搏脉冲一部分因落在了心室肌的不应期而发生功能性的失夺获,而脱离了心室肌不应期的心室脉冲则引起了心室起搏,提示心室起搏功能良好,见图4。  相似文献   

8.
<正> 例1:患者男,67岁,冠心病。附图A为V_5导联,窦性心律,心率约72次/min。P—R间期约0.16s,R_(1~4、7、8)皆为窦P下传的心室波,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型,R_5为室性早搏,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型,提示室早起源于左束支阻滞平面以下,R_6的心室波形态正常化,它是室早后长的回转周期后发生的窦P下传的心室波,此正常化QRS出现是因为在长回转周期后P波下传时,左束支已脱离不应期之故。木图诊断:窦性心律伴三位相左束支阻滞,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9.
刘明艳 《四川医学》2013,34(3):454-455
目的探讨aVR导联对宽QRS波群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7例宽QRS波群心律失常进行分析,采用Vereckei新四步流程法观察其aVR导联QRS波群形态。结果室上性心律失常伴心室内差异传导或合并束支阻滞时,aVR导联均未呈R型。结论宽QRS波群心律失常在心电图aVR导联出现起始R波诊断为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时,在心电图上常可见到个别增宽而呈畸形的QRS波群。发生这种异常QRS波群通常有两种可能,一为室内差异性传导,一为室性期前收缩。室内差异性传导是由于当一些快速而且不规则的房性激动过早地到达心室时,心室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在室内传导发生了差异所致。室性期前收缩则是由于心室内存在异位兴奋灶。当毛地黄中毒对,室性期前收缩尤为常见。室内差异性传导和室性期前收缩的治疗截然不同。前者常是毛地黄不足的表现,需要继续用毛地黄类药物治疗;后者多是在用毛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毛地黄中毒的表现,需要立即停用毛地黄,给予氯化钾。  相似文献   

11.
冯庚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1033-1033
室内传导阻滞(Intraventricular block)又称房室束远端传导阻滞,它是指室上性冲动在希氏束及其分支的传导过程中出现障碍,出现下传受阻的情况,此时由于心室除极程序发生改变,其心电图QRS波形态和时间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狭义的室内阻滞是指QRS波增宽(≥0.12s),但不能给予准确定位时对该情况的通称。临床上将室内传导阻滞分为束支阻滞(左束支、右束支)、分支阻滞(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和弥漫性室内阻滞3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心电图无人区电轴,用于判别心房颤动伴宽QRS波群心电图特征及性质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95例心房颤动并宽QRS波群心电图。经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或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I、AVF导联目测心电轴,分析RR间期变化的范围、QRS波群形态及心室率等。结果:95例患者中心房颤动并心室内差异传导65例,心房颤动并室性期前收缩30例,其中13例房颤合并室性早搏心电轴位于无人区,17例室内差异传导中无1例心电轴位于无人区。结论:宽QRS波群无人区心电轴可作为判断心房颤动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一个参考指标,特异性高,也可作为房颤合并室早或室内差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7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V3、V1导联示:窦性P-QRS-T规则,频率44次/分.P-R间期0.16 s,QRS间期0.10 S0V1呈rsr′型(r′>r),余导联S波粗挫.各导联QRS-T波群的T波中均隐藏有提前未下传的P′波,未见基本窦性周期(见图1).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持续性未下传的房性早搏二联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 ,62岁 ,因心悸、胸闷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EKG结果 :窦性心律、频发性房性早搏。结论 :( 1 )窦性心律 ( 2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呈 1∶ 1、 2∶ 1、 3∶ 1房室传导 ( 3)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传导蝉联现象。讨论 :目前认识到折返激动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机制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与房内折返激动或心房内异位起搏点兴奋增高有关。房速可出现心律不整现象 ,常见的仅表现在室律上的不均整。不均整的 QRS波群中见多个异型P波 ,这是由于 P落在绝对不应期内不下传但已经进行了一部分而形成了新的不应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一例心电图房室传导反文氏现象,作者认为其机理是房室结区超常传导所致。此超常传导的激动在下传心室时还发生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使本应为左束支阻滞的QRS波形出现多种形态的变化,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发作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心动过速,随着发作时间的延长,常可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全身性变化.常常是考验急诊内科医生的一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①心率150-250次/ min,节率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Ⅱ Ⅲ,avf导联倒置),常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 QRS波群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 其下传时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7.
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第一个QRS波形态是否正常与其联律间距、代偿间歇有关 [1]。现就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2例进行分析。1 病例资料例 1 患者男 ,6 5岁 ,因胸闷 1 0天入院。临床诊断 :冠心病。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示QRS波群有两种形态 ,Mv1呈 rs R′、r S,R- R规则 ,Mv1呈 rs R′时 ,QRS波群畸宽 ,Ms ,v5粗钝 ;Mv1呈r S时 ,QRS波时限为 0 .0 9s,两种形态出现 R- R长短无关。联律间距为 0 .46 s的提早宽大畸形 QRS后的第一个 QRS波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00-103
目的分析PJ间期在鉴别间歇性宽QRS波(即间歇性WPW预激综合征、间歇性束支阻滞及舒张晚期室性早搏)中的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动态心电图诊断为舒张晚期室性早搏、间歇性WPW预激综合征、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分成三组,每组各50例,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PJ间期与其自身窦性激动经房室交界及左右束支正常传导下传心室时产生的PJ间期的变化。结果 50例间歇性WPW预激综合征组中,PJ间期分别为(237.04±18.38)ms、(232.46±17.98)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组中,PJ间期分别为(207.06±29.32)ms、(238.82±28.26)ms,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的P-J间期不同程度缩短,且变异性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组中,PJ间期分别为(284.25±32.41)ms、(241.75±27.78)ms,束支传导阻滞的PJ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张晚期室性早搏时PJ间期缩短,间歇性WPW预激综合征发生时PJ间期基本不变,间歇性束支阻滞时PJ间期延长,对心电图间歇出现宽QRS波群时,PJ间期的对比测量结果可以作为三者鉴别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蝉联现象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电图现象 ,常常发生于心房颤动时 ,出现于窦性心律时的蝉联现象还很少有报道 ,我们报道房早引发其后窦性心律伴伴右束支蝉联现象一例给同道讨论分析。方法和结果 病人 ,女 ,5 6岁 ,因心慌不适来医院检查 ,连续记录II导联心电图。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P波略高尖。P’3、7、11、2 8为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 ,均下传 ,P’3、2 8后为窄QRS波群 ,P’7、11后为宽QRS波群 ,P’7、11前的窦性下传P波也为宽QRS波群 ,所有宽的QRS波群均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在规律的窦性心律P -P间期为 0 .68(0 .72秒 )后出现的房早下传呈窄QRS波群 (P’3、2 8) ,继发于房早后较长代偿间期的第二个窦性P波下传呈宽QRS波群。P’ -QRS3代偿间期为0 .90秒 ,比前一个窦性周期 0 .68秒延长 0 .2 2秒 ,造成下一个窦性 (0 .66秒 )P波落于右束支不应期内而呈宽QRS。P’ -QRS11同样形成 0 .88秒的代偿周期 ,P -QRS12正常 ,但P -QRS12—P -QRS13周长又缩短为 0 .64秒 ,又一次使P14下传落入右束支不应期 ,故QRS14变宽 ,其后一系列P -QSR的QRS均为宽的 ,直至P -QRS2 1周期 ,其周长仅延长 0 .0 4秒 ,而过了不应期才正常下传。结论 该患者连续出现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原因 ,可能为激动通过左束支下传经间隔传入右室 ,再经  相似文献   

20.
预激症候群是窦房结发放激动后沿着正常与异常的房室传至途径传至心室,因通过后者传导加快故使一部份心室肌预先激动,这种病症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正常人).如此症发生在有高血压、冠心病、猝脉硬化、心肌梗塞和各种类型传导阻滞往往可造成病人猝死.心电图可以诊断此病.其心电图特征QRS波前有切迹,常称“S”波(又称预激波)是QRS波提早激动的表现.P—R间期小于0.12秒,QRS波时限延长可达0.11—0.16秒,偶可达0.20秒.临床上一般可分两型(A、B型),常易误诊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给心电图的分析诊断带来一些困难.资料来源: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女各1例.发病前有过劳累及情绪不稳定失眠中突然发生,并有胸闷心悸,四肢泛力,轻度气促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