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胎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胎儿30例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其磁共振成像表现予以分析,同步评估该检查方式所具诊断价值。结果 30例胎儿中肾积水11例、多囊性发育不良9例、单侧性肾重复畸形1例、单侧异位肾3例、单侧肾重度发育不良1例、融合肾3例、一侧性肾缺如2例。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具备视野大、成像迅速、成像清晰、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不易受母体羊水量、胎儿体位等因素影响,将其应用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胎儿诊断中价值较高,可作为妇产科超声检查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2.
刘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81-81,83
目的:探讨超声对诊断胎儿泌尿系先天性异常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产科108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异常的胎儿超声图像,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肾脏异常患者共108例,其中肾积水61例,双肾不发育22例,单侧肾不发育16例,多囊性肾脏发育不良9例。结论:超声在诊断胎儿泌尿系先天性异常及其病因诊断、预后判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贺燕美 《黑龙江医药》2014,27(5):1167-1169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对胎儿泌尿系先天性畸形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472例孕妇的产前超声中发现的17例胎儿泌尿系畸形病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胎儿泌尿系畸形:婴儿型多囊肾3例;异位肾3例,单侧异位2例,双侧异位1例;肾缺如4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例,双侧1例,单侧1例;肾脏中-重度积水5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在产前及时对胎儿泌尿系畸形的病变做出正确诊断,对临床及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胎儿泌尿系统检查是产科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对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显示较易,目前已经成为检查胎儿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的有效诊断工具。本文采用超声技术在对胎儿进行系统筛查的同时,对胎儿肾脏的先天性病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儿泌尿系疾病的超声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433例产妇的胎儿泌尿系疾病超声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肾盂积水最多;,分离值在0.3cm~1.0cm的肾盂分离胎儿55例,出生后症状全部消失;9例多囊肾胎儿均表现为肾脏增大且羊水极少。69例由于病变选择引产,56例由于可能的致命性病变选择终止妊娠,28例由于肾盂扩张前后径在11~15mm,肾盂积水在出生后没有显著变化,85例胎儿出生后肾盂积水消失,52例胎儿出生后发现一侧肾脏异常,2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选择正常分娩后手术治疗,6例胎儿因为严重畸形出生后死亡。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疾病有利于对胎儿做预后判断,便于及早采取措施,对新生儿的早期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48-55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肾脏先天性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诊断的29例肾脏先天性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肾脏先天性畸形的声像图特征不同。本组肾脏先天性畸形中,重复肾17例,马蹄肾4例,异位肾3例,先天性肾缺如3例,肾发育不良2例。结论超声作为肾脏先天性畸形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周显青  王锡丽  魏炜 《河北医药》2012,34(20):3110-3111
胎儿泌尿系统的畸形率发生较高(0.15%~0.4%),在各系统畸形中占的比例大(15%~20%),且10%为双肾脏的致死性畸形,一些肾脏畸形如马蹄肾、多发性囊性发育不良、肾积水还是染色体异常的表现之一[1-4],因此,胎儿肾脏异常的检查对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25例胎儿肾脏异常的产前超声与产后进行对比,以提高产前诊断水平,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孕妇的异常类型、超声诊断与产后诊断符合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9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共有9种类型,分别为:肾积水44例,占比为44.90%;多囊性肾发育不良20例,占比为20.41%;单肾缺如16例,占比为16.33%;重复肾6例,占比为6.12%;肾囊肿4例,占比为4.08%;盆腔异位肾3例,占比为3.06%;婴儿型多囊肾2例,占比为2.04%;双肾缺如2例,占比为2.04%;融合肾1例,占比为1.02%。其中肾积水单侧33例,双侧11例,共计55个肾;55个肾轻度积水9个,中度积水22个,重度积水24个。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的55个肾中,9个轻度肾积水中仅有1个(11.11%)于孕后期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8个(88.89%)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个月后随访结果均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2个中度肾积水中有6个(27.27%)于出生3个月表现为积水加重,其余16个(72.73%)均为生理性肾积水,3个月表现为减轻或者消失;24个重度积水中有19个(79.17%)于出生后需要进行治疗,其余5个(20.83%)可以继续观察。另外1例产前被误诊为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肾积水的诊断符合率为97.78%(44/45),随访结果表示45例肾积水患儿均未出现异常现象。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19/20),其中1例被证实为肾积水;单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15/16),其中1例被误诊为盆腔异位肾;肾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为100.00%(4/4);重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33.33%(2/6);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为66.67%(2/3),其中1例被误诊为单肾缺如;婴儿型多囊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双肾缺如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2/2);融合肾的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00%(1/1)。肾积水、肾囊肿、婴儿型多囊肾、融合肾、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双肾缺如的诊断符合率均较高,而重复肾、盆腔异位肾的诊断符合率相对较低;随访至产后3个月,肾积水、单肾缺如、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重复肾、盆腔异位肾患儿的生长发育正常,婴儿型多囊肾和双肾缺如胎儿多数引产,预后差。结论胎儿肾脏发育异常具有多种类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各不相同且具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肾脏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率较高,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信息,但需充分评估,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肾多囊性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超声科检出的50例(共59个肾)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胎儿,其中引产36例、继续妊娠14例,观察肾脏的声像图变化特征、肾脏大小及形态,对引产胎儿作泌尿系解剖病理分析及对其中14例继续妊娠并进行随访的胎儿跟踪观察至产后。结果 50例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表现为肾脏形态失常,多发大小不一囊肿;病理标本显示肾脏多发大小不等囊肿,肾蒂及集合系统发育不良,14例继续妊娠胎儿均为单侧单纯性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胎儿,随访时间为孕期至出生后1~4周岁。声像图显示胎儿时期患侧肾脏至妊娠晚期近足月时其体积常先变大,随后缩小至超声无法探测,而健侧肾脏的声像图特征、肾脏大小及形态均与正常同孕龄胎儿基本相同,出生后14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胎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具有特异的超声特点,产前明确诊断对选择临床处理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畸形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彩色多普勒诊断49例胎儿泌尿系畸形的超声图像,并与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49例胎儿泌尿系畸形中,肾积水32例,婴儿型多囊肾2例,成人型多囊肾1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0例(单侧7例,双侧3例),盆腔异位肾2例,重复肾1例,单侧肾缺如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进行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泌尿系畸形是一种成熟、有效的影像技术,为胎儿预后判断、临床及早采取相应产前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于优生优育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姜凡  顾莉莉  吴强  张妤 《安徽医药》2013,17(10):1702-1704
目的探讨胎儿额鼻发育不良畸形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例怀疑脑积水的胎儿行系统产前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为额鼻发育不良畸形,总结胎儿面部结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与引产后的胎儿染色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额鼻发育不良畸形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胎儿额鼻发育不良畸形产前超声声像图典型表现为鼻尖缺如,两侧鼻孔间距增大,鼻根部扁平,眼距增宽。结论产前超声可以检出典型声像图特征的额鼻发育不良畸形。在检出鼻尖异常时,应注意识别是否为额鼻发育不良畸形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应用三维超声对胎儿重复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到本院超声科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经产前超声诊断为重复肾的15例胎儿,对15例畸形肾脏的三维图像进行观察以及分析.结果 重复肾的三维图像均能在这15例胎儿中获取,而且均通过生后超声、胎儿MRI检查以及尸检证实.这些三维图像与二维图像相比,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完整.结论 对于胎儿重复肾畸形的诊断,三维超声与传统二维超声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三维超声对胎儿重复肾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中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并检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者的声像图资料40份进行回顾分析,并将诊断结果与引产后的病理解剖或分娩后的体检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产前诊断畸形的40名泌尿系统畸形者中,肾积水占47.5%、肾囊肿占20%、单侧肾占12.5%、肾发育不良占10%、多囊肾占7.5%、马蹄肾占2.5%。其中引产22人,分娩13人,死胎5人,共38例产前超声诊断与产后结果相符(95.0%),2例分娩胎儿被误诊是肾积水,随访发现分娩后胎儿肾积水消失。结论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有明显的临床价值,孕妇应定期进行超声诊断,密切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从而降低胎儿畸形的漏诊以及误诊现象,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3.
周凯  申凤珠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1797-179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年产前超声检查中发现的15例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中肾积水7例,肾积水合并巨输尿管1例,肾囊肿1例,右侧盆腔肾1例,双肾缺如1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3例,重复肾1例,融合肾1例。结论:产前超声能及时对胎儿泌尿系统异常作出初步诊断,并为临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但对部分病例尚难以准确地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产前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超声诊断108例,其中16例前脑无裂畸形,2例脑积水,30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例单纯透明隔腔缺如,5例Dandy-Walker畸形,8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46例巨大枕大池。108例胎儿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93例,阳性预测值为86.11%。结论超声检查方便、省时、安全、有效,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确诊率较高,是产前筛查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8000例孕妇按照本院胎儿超声筛查规范进行检查。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21胎。孕龄在20~24周作为常规检查肢体的重要时期。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检测胎儿四肢,观察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运动情况。结果 8000例行产前超声检查孕妇中,检测出肢体异常21例,胎儿肢体畸形9种,其中桡骨缺如5例,致死性侏儒3例,成骨发育不全1例,一侧小腿及其以下肢体缺失2例,肢体姿势异常1例,足内翻5例,一侧足缺失1例,一侧手掌缺失1例,多指(趾)2例。其中15例合并其他畸形,漏诊4例,其中多指2例,一侧拇指发育不良1例,足内翻1例。本组病例均经产后证实。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胎儿超声筛查在检测胎儿肢体畸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胎儿马蹄肾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 260例孕22~42周的妇女采用实时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系统检查,对胎儿畸形进行筛查和诊断,随访至产后2个月.结果:在3 260例孕妇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马蹄肾6例,与产后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妊娠中晚期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对胎儿肾脏形态结构方面畸形进行产前诊断,对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10月于金堂县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检查发现泌尿系统异常的胎儿59例,分析其泌尿系统异常的声像图特征。结果59例泌尿系统异常胎儿中肾积水(或肾盂增宽)20例(占33.9%)、肾脏多囊性病变15例(占25.4%)、重复肾9例(占15.2%)、肾缺如或萎缩5例(占8.5%)、尿道下裂5例(占8.5%)、肾异位3例(占5.1%)、巨膀胱2例(占3.3%)。结论产前超声能够有效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的异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胼胝体发育不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其声像图特点。方法对30例产前超声诊断的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胎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与 MRI 检查、出生后、引产后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超声检查的准确性。结果30例患者中,产前超声明确诊断的19例胼胝体发育不良经 MRI 及随访证实为完全性胼胝体发育不良,产前超声可疑胼胝体发育不良11例,经证实8例为部分性胼胝体缺失,3例误诊。30例患者中,除外胼胝体发育不良,其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及其他部位异常漏诊4例,误诊1例。结论产前超声诊断是筛查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重要手段,是目前评价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临床分析,为肾脏发育异常的胎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胎儿肾脏发育的患者2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这218例胎儿进行超声诊断,胎儿出生3个月后,进行随机访问。结果有176例患者是胎儿肾盂增宽,有16例为重复肾,有6例为多囊肾,有4例为多囊泡肾,有4例为肾囊肿。这些胎儿异常患者当中,失去联系的有48例,进行引产的50例,流产的有6例,有78例是出生胎儿,94例是新生儿正常。这些患者中,失联的有24例,有5例引产患者,有3例流产患者,69例患者能够出生胎儿,2例出生便死亡的新生儿,47例能够正常出生的胎儿。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患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具有针对性、详细的参考信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猛  梁朝朝  王玲  李亮  樊松  张翼飞 《安徽医药》2013,17(4):578-580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胎儿肾脏多囊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超声科检出的36例肾脏多囊性疾病胎儿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28 405名孕妇中检出36例肾囊性病变,发病率0.127%,36例中婴儿型多囊肾7例(0.194%),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5例(0.417%),成人型多囊肾6例(0.167%),梗阻性囊性发育不良肾8例(0.222%)。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时诊断胎儿肾脏囊性病变,能对胎儿可能的预后给予客观的评价,并为临床干预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