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例浮肩损伤的病例,年龄20-51岁;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12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2例。对于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干骨折者,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对于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远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者,采用切开复位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全部病例均先复位和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结果按照Herscovici的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本组病例优7例,良5例,可2例。结论浮肩损伤采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浮肩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 :探讨浮肩损伤的分类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 1995年 5月~ 2 0 0 3年 2月共收治的 14例浮肩损伤病例 ,将浮肩损伤分为 3型。A型 :同侧肩胛颈骨折 锁骨干骨折 ;B型 :同侧肩胛颈骨折 锁骨外侧端骨折 ;C型 :同侧肩胛颈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本组A型 9例 ,B型 3例 ,C型 2例。本组非手术治疗 6例。手术治疗 8例 ,其中A型损伤 4例 ,B型损伤 3例 ,C型损伤 1例。均只手术固定锁骨或肩锁关节。采用AO重建钢板 3例 ,AO锁骨钩钢板 3例 ,克氏针 2例。结果 :14例均得到随访 ,时间 6~ 3 6个月 ,平均 18个月 ,肩关节功能根据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定。本组非手术 6例 ,优 1例 ,良 5例。手术 8例 ,优 3例 ,良 4例 ,可 1例。结论 :对于浮肩损伤进行分类 ,有利于浮肩损伤的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 ,手术中仅牢固固定锁骨可达到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稳定。  相似文献   

3.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24例浮肩损伤患者.按黄长明等的分类:A型(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干骨折)14例;B型(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外侧端骨折)6例;C型(同侧肩胛颈骨折+肩锁关节脱位)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锁骨或肩锁关节固定7例,锁骨或肩锁关节和肩胛颈部固定17例.并对手术前后孟极角(GPA)进行测量.结果 术前GPA≥30°5例,GPA 20°~29°8例,GPA<20°11例.术后GPA≥30°19例;GPA20°~29°5例,均为单纯固定锁骨者;术后GPA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27周,平均15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2例.结论 浮肩损伤为肩关节悬吊复合体结构的严重损伤,积极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基础,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建良  张龙君  叶峰  郑晓东  许勇  朱少兵 《中国骨伤》2011,24(12):1039-1042
目的:探讨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该类损伤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8岁。分4类治疗: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4例,分别用重建钢板固定;喙突骨折或喙锁韧带断裂加锁骨肩峰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2例,锁骨肩峰端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钢板固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喙突骨折;肩峰基底部加肩胛盂加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骨折)损伤3例,肩峰基底部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锁骨外侧端骨折);肩峰加肩锁关节加锁骨外侧1/3骨折2例,肩峰用小斜"T"形钢板固定,肩锁关节、锁骨外侧1/3骨折用锁骨钩钢板固定。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本组11例中9例获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2个月。所有骨折愈合,无内固定失效和骨折不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2.6个月,肩关节外形正常,双肩对称,无肩关节短缩、下垂、内收内旋等严重肩下垂畸形。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本组评分为69~100分,平均89.7分,其中疼痛评分10~15分,日常活动评分14~20分,肌力评分15~25分,活动范围评分34~40分。结论: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需手术分型治疗恢复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目的 探讨AO/ASIF锁骨钩钢板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PostⅢ-Ⅵ型)及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9月,对36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8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与喙锁韧带修补术。术后采用Constant Murley法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2.5~12个月取出钢板。随访时间2~23个月,3例失访。术后无病例发生伤ISI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内固定取出后无病例发生脱位及骨折。内固定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89分(健侧的95%),其中外展活动均值为7、9(健侧的88%);内固定取出术后肩关节评分均值为92分(健侧的98%),外展活动均值为8.8(健侧的98%)。结论 AO/ASIF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的一种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浮肩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浮肩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2~45岁,平均31.7岁。术前X线及二三维CT提示11例为同侧锁骨骨折并肩胛颈骨折,1例为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肩锁关节脱位。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并采用Herscvici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无感染、钢板及螺钉松动和断裂发生。根据Herscvici等功能评价标准,肩关节功能恢复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外科治疗重建浮肩患者肩关节及周边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可以缩短肩关节制动及固定时间,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仿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应用仿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12例。Ⅲ度肩锁关节脱位18例。结果30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仿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Ⅲ度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固定牢靠、不损伤关节面、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应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8.
浮肩损伤手术治疗的内固定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适应证、复位顺序、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1.6(18~62)岁;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全部采用内固定治疗.取浮动侧卧位,先将患者体位向后浮动,变为侧仰卧位,复位固定锁骨后,X线透视检查锁骨及肩胛骨,如果此时肩胛骨也已复位,可以考虑仅固定锁骨即可而不必再内固定肩胛骨.如果肩胛骨未复位,或复位后不稳定,则将体位向前旋转变为侧俯卧位,取后路复位并固定肩胛颁,若存在肩胛骨等其他部位的肩胛骨骨折,应考虑同时复位固定.如果锁骨骨折无明显移位,则仅采用后入路复位固定肩胛骨.本组中肩胛骨与锁骨同时固定13例,单纯肩胛骨同定2例,单纯锁骨固定3例,1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者采用张力带固定并行韧带修复.结果 1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4年,平均26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8(8~16)周.肩关节功能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牢为88.2%.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浮肩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应根据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选择复位顺序与固定方法.浮肩损伤大多须将两处骨折同时固定,以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手术时先复位固定锁骨后复位固定肩胛骨有利于手术完成,减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9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2例浮肩损伤。骨折均用重建钢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行喙锁韧带重建术。结果 12例均获得平均18(12~44)个月随访。无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断裂或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仅1例术后三角肌肌力减弱。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周。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恢复,术后3、6、12个月的肩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17.0±3.0)°、(138.0±2.7)°、(160.0±0.6)°。术后12个月肩关节功能:优10例,良2例。结论手术治疗浮肩损伤时,肩胛骨与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可以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浮肩损伤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FSI)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6例FSI的临床资料,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31例、肩锁关节脱位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其中肋骨骨折、血气胸和(或)肺挫伤占88.9%.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43 d,平均9.6 d.术中首先复位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然后采用改良Judet后方入路处理肩胛颈骨折.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行一期内固定33例,术中仅固定锁骨骨折3例.结果术后随访6~69个月,平均19.7个月.肩胛颈骨折在目标区上均获解剖复位.根据Constant和Murley的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100分,平均81.3分,中位数为93%.按照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优25例(69.4%),良6例(16.7%),可4例(11.1%),差1例(2.8%),疗效优良率为86.1%.术后复发血气胸1例,肩关节外展受限、肩峰下间隙疼痛3例,迟发性肩胛上神经损伤1例,肩关节不稳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FSI使肩胛颈的解剖结构及其上方悬吊装置受到双重破坏,非手术治疗难以纠正不稳定型FSI的三维移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分型,为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2年7月至2009年10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0例不稳定性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锁骨部位损伤者中,锁骨干中段骨折23例,肩锁关节脱位7例;肩胛骨部位损伤者中,肩胛骨解剖颈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16例,外科颈骨折伴肩胛冈骨折9例。手术治疗单纯锁骨固定6例,锁骨与肩胛骨腋缘同时固定16例,同时锁骨、肩胛冈、肩胛骨腋缘固定8例。结果术后随访6-57个月,平均19.5个月。肩胛颈骨折在目标区上均获解剖复位。按照Herseovici的疗效标准,优20例(66.7%),良4例(13.3%),可4例(13.3%),差2例(6.7%),优良率为80.0%。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浮肩损伤便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手术治疗需根据浮肩损伤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人路和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23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2年,按Karlsson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锁骨钩钢板设计符合锁骨远端及肩锁关节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10月-2002年2月收治的8例病人,采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肩胛颈骨折视复位情况而行肩外展支架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8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10个月,依据Herscovici功能评定标准,优6例,良2例。结论:锁骨骨折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属不稳定骨折,应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以恢复肩悬吊骨性结构的稳定,肩胛颈骨折视复位情况应行外或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6例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浮肩损伤是指同侧的锁骨和肩胛颈同时骨折而造成肩关节上部悬吊复合体双重结构破坏,从而导致肩关节无力,骨折不稳定,关节漂浮.本院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共收治浮肩损伤6例,采用锁骨、肩胛骨重建钢板固定,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肩胛骨合并同侧锁骨骨折或肩镇关节脱位者被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 injury,FSI),它是一种肩部的高能量不稳定的骨折,虽然锁骨是全身骨骼中常发生骨折的部位,但合并同侧肩胛颈骨折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近年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达,肩部的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多,并且常合并肋骨骨折、血气胸、臂丛神经损伤.笔者统计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96例锁骨骨折中合并肩胛颈骨折者仅12例,随访疗效满意.浮肩损伤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与一般的肩部损伤不同,本文在12例浮肩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浮肩损伤的特点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作一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例,男9例,女3例;右5例,左7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45岁.致伤原因:车祸9例,高处坠落伤2例,骑自行车摔伤1例,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合并有颅脑外伤2例,肋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1例,血气胸2例,臂丛神经损伤2例,头部外伤1例.本组12例均采用全麻,先进行锁骨手术,后进行肩胛骨手术.锁骨手术时采用平卧位,肩胛骨手术时采用健侧半俯卧位,其中单纯行锁骨切开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2例,同时行肩胛骨内固定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天,平均3天.术后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以后逐渐增加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6.
2002年至2006年3月,我们采用AO锁骨钩钢板,对26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26例均得到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6~67岁,平均36岁。左侧7例,右侧19例,其中6例伴有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方法:采用颈丛或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肩下垫枕,头偏向健侧。采用肩关节前上弧形切口,由肩峰经肩锁关节至锁骨外1/3交界处,若有锁骨外1/3骨折适当延长切口,以充分暴露骨折端为限,显露肩锁关节及锁骨外段。先行骨折复位,选择合适长度AO锁骨钩钢板并预…  相似文献   

17.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结果伤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56例均获随访,时间4~16个月。内固定松动及脱出3例,锁骨中段骨折1例,锁骨钩钢板锁骨钩不在肩峰下1例,均经石膏固定愈合;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按照Karlsson评价标准:优40例,良11例,差5例,优良率91.1%。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创伤小、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使用锁骨钩钢板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32例,术后给予前臂悬吊固定,并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个月~5年,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优良率,锁骨钩钢板固定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分别为93.3%,64.7%,二者比较P<0.01).结论 锁骨钩钢板设计合理,对锁骨远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固定可靠,允许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  相似文献   

19.
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运用AO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46例,应用AO锁骨钩钢板及韧带修补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按照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本组随访6~20个月,平均10个月,优41例,良5例。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钢板断裂和松动的表现;锁骨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内固定取出后,无再脱位的病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AO锁骨钩钢板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NeerⅡ型)和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早期切开复位,运用AO锁骨钩钢板作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8个月,8例功能优,3例功能良好,优良率91.67%;1例因同时合并肱骨粉碎性骨折而未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差。结论该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较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