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应用是否可进一步提高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对iPS增殖的影响;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诱导iPS向心肌细胞分化,RT-qPCR检测TNNI3、Cx43、α-actinin心肌细胞标志物和Oct4干细胞标志物;在常规诱导基础上,加入0.05μmol/L淫羊藿苷和0.1μmol/L白藜芦醇联合诱导iPS,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RT-q PCR检测miR-1和miR-133的表达。结果 0.05μmol/L淫羊藿苷对iPS增殖无明显影响,0.1、1、10μmol/L淫羊藿苷均能促进iPS增殖,各浓度白藜芦醇均可抑制iPS增殖;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均可下调Oct4的表达,上调TNNI3、α-actinin和Cx43的表达;白藜芦醇可下调Oct4的表达,上调TNNI3、α-actinin和Cx43的表达。与常规诱导方法比较,添加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处理可明显上调α-actinin mRNA、cTnT蛋白和miR-1的表达,显著下调miR-133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和白藜芦醇联合诱导可进一步促进iPS向心肌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1和miR-13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H9C2大鼠心肌细胞心肌重塑模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6个组:对照组,模型组,淫羊藿苷0.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μmol/L+模型组,淫羊藿苷100μmol/L+模型组,利用浓度为80μmol/L的异丙肾上腺素(ISO)进行造模。MTT法观察H9C2心肌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 QPCR法检测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经过淫羊藿苷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提高(P0.05)。Real-TimeQPCR显示模型组CYP27B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mRNA表达量相对对照组均降低(P0.05),不同浓度淫羊藿苷作用后CYP27B与VDR基因表达量相对模型组则上升(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以通过调节维生素D轴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H9C2细胞心肌重塑模型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 ICA)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缺糖(OGD)诱导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将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培养对照组、缺氧/缺糖模型组(OGD组)、ICA(10μmol/L)+OGD组、ICA(20μmol/L)+OGD组、ICA(40μmol/L)+OGD组、4-苯基丁酸(4-PBA 5mmol/L)+OGD组。正常培养对照组采用正常培养基培养至实验结束,OGD组采用缺糖培养基并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6h, ICA(10,20,40μmol/L)+OGD组和4-PBA+OGD组分别按组于缺氧/缺糖前1h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培养再行缺氧/缺糖过程。实验后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采用DCFH-DA测定细胞中ROS产生量;Western blot测定GRP78和CHO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培养组比较,OGD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漏出量和ROS产生量增加,GRP78和CHOP表达上调(P0.01);给予不同浓度ICA和4-PBA干预后,ICA不同剂量组细胞存活率较OGD组明显升高,LDH和ROS产生明显降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较OGD组显著下降(P0.05),与4-PBA组结果相似。结论 OGD可诱导内质网应激,引起细胞存活率降低;而淫羊藿苷可通过减少ROS,抑制内质网应激发挥保护作用,减少缺氧/缺糖诱导的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淫羊藿主要成分淫羊藿苷对ConA(刀豆蛋白)致体外BRL-3A细胞(大鼠肝细胞)损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RL-3A细胞,分别加入25、50、100μmol/L的淫羊藿苷24h,再以100μg/ml的ConA诱导损伤24h,MTT法检测BRL-3A细胞的存活率,考察细胞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以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淫羊藿苷显著提高ConA刺激后BRL-3A的存活率,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淫羊藿苷均明显降低谷草转氨酶的含量;100μmol/L淫羊藿苷明显降低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并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活性氧含量,增强Bcl-2的表达,降低Bax的表达。结论:淫羊藿苷能明显改善ConA诱导的BRL-3A细胞损伤,作用机制与淫羊藿苷抗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抗体外高浓度葡萄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分别培养在含5.5mmol/L葡萄糖(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30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组)、30mmol/L葡萄糖+10μmol/L淫羊藿苷(低剂量淫羊藿苷组)和30mmol/L葡萄糖+100μmol/L淫羊藿苷(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培养基中培养48h,分别进行细胞活力、细胞培养上清液乳酸脱氢酶及一氧化氮含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结果:高糖损伤组及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高剂量淫羊藿苷组的细胞活力、乳酸脱氢酶、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与高糖损伤组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渗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淫羊藿苷对体外高糖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维持NO正常水平;减少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维持膜完整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5种淫羊藿黄酮类成分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5种淫羊藿黄酮——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方法:取新生1~3dSD大鼠头盖骨用酶消化法分离成骨细胞,第3代细胞经MTT法、甲基百里香酚蓝(MTB)比色法观察5种黄酮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细胞基质钙及矿化结节钙的影响。结果: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C0.1—10μmol/L浓度均能显著地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定B0.1—10tan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细胞基质钙,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0.1~10pmol/L浓度、淫羊藿苷lpmol/L浓度及淫羊藿定C0.1~1pmol/L浓度均能显著增加矿化结节钙。结论: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定B、淫羊藿定C具有增加细胞基质钙及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洁  陈花  买迪娜  马海蓉  王振华  李一 《中草药》2013,44(11):1470-1475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及淫羊藿素对乳腺癌T47D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其作用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处理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乳腺癌T47D细胞系后,MTT法检测T47D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47D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47D细胞ERα和ERβ蛋白表达.结果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浓度为1×10-9~1×10-6 mol/L,能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且该作用可被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 182.780(1×10-6 mol/L)所拮抗.与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使S期T47D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增殖指数显著升高,但该作用可被ICI 182.780抑制.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1×10-7 mol/L还可显著增加ERα、ERβ蛋白表达(P<0.01).结论 淫羊藿苷和淫羊藿素均可显著促进T47D细胞增殖,该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胞内ERα、ERβ蛋白表达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4,(1)
目的探讨淫羊藿素致Saos2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梯度淫羊藿素作用于人骨肉瘤Saos2细胞及用抗氧化剂预处理过的骨肉瘤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条件下细胞活性氧的情况及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淫羊藿素对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用终浓度为100μmol/L的氯化钴模拟骨肉瘤的缺氧环境,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肾上腺髓质素(ADM)、烯醇酶-1(Enolase-1)及醛缩酶A(aldolase A)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淫羊藿素作用后的骨肉瘤细胞活性氧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高,抗氧化剂预处理组可降低细胞活性氧水平且可逆转淫羊藿素的致凋亡作用,淫羊藿素可下调VEGF、uPAR、MMP2、ADM、Enolase-1、aldolase A基因的表达。结论淫羊藿素能致骨肉瘤Saos2细胞凋亡可能跟细胞内活性氧的上调相关,增殖抑制可能与HIF1下游基因如VEGF、uPAR、MMP2、ADM、Enolase-1、aldolase A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淫羊藿素联合阿霉素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设置对照组及不同浓度梯度的淫羊藿素组(10、20、40、80、160μmol/L)、阿霉素组(1、2、4、8、16μg/m L)、联合组(淫羊藿素+阿霉素:20μmol/L+1μg/m L、20μmol/L+2μg/m L、20μmol/L+4μg/m L、40 mol/L+1μg/m L、40μmol/L+2μg/m L、40μmol/L+4μg/m L、80μmol/L+1μg/m L、80μmol/L+2μg/m L、80μmol/L+4μg/m L),分别培养骨肉瘤MG-63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药物作用24、48 h后细胞形态;CCK-8法测定各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AnnexinⅤ-FITC/PI双染料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各组的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bcl-2、caspase-3及p21表达。结果淫羊藿素及阿霉素可明显抑制MG-63细胞增殖,随着淫羊藿素的浓度从10μmol/L逐渐增加至160μmol/L,细胞增殖抑制率也随之从(9.67±3.62)%逐渐增加至(89.18±9.66)%,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6.93μmol/L、3.87μg/m L;淫羊藿素与阿霉素可致细胞早期及晚期凋亡,使bcl-2基因表达下调、caspase-3、p21基因表达上调(P0.05);以上改变联合组较淫羊藿素组及阿霉素组更明显(P0.05)。结论淫羊藿素联合阿霉素对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或相加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caspase-3及p21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鼻咽癌CNE-2细胞存活和侵袭迁移特性的影响。【方法】 ①体外研究: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增殖能力以选择合适的剂量进行后续实验。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情况及信号通路蛋白Ca2+/钙调蛋白依赖性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磷酸化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单独或联合 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K活化程度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JNK磷酸化水平。②体内研究:建立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模型,测定裸鼠移植瘤质量、细胞凋亡和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MVD值。【结果】 选择低细胞毒性10、20、50 μmol/L剂量的淫羊藿苷进行后续实验。与空白对照组(淫羊藿苷0 μmol/L)比较,淫羊藿苷10、20、50 μmol/L组CNE-2细胞侵袭细胞数、划痕愈合率降低,细胞VEGF、N-cadherin、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与CaMKⅡ、JNK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 < 0.05),均呈剂量依赖性。淫羊藿苷(10 μmol/L)可减弱JNK抑制剂SP600125对JNK磷酸化的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鼻咽癌裸鼠存活率升高,移植瘤质量减小,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升高,VEGF表达水平、MVD值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淫羊藿苷可促进CaMKⅡ/JNK通路激活来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存活、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黄酮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前破骨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婷  张大威  张金超  杨梦甦  肖培根 《中草药》2006,37(10):1458-1462
目的观察淫羊藿中单体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利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淫羊藿中单体黄酮成分,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ESI-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通过MTT法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前破骨细胞株RAW264.7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淫羊藿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淫羊藿苷()、宝藿苷()、朝藿素B()、宝藿苷()及金丝桃苷()。活性结果表明,0.1~100μmol/L化合物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浓度为0.1~100μmol/L的化合物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升高,转而表现为轻微的促进作用;浓度为1.0和10μmol/L的化合物对该细胞的增殖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而其他浓度下,则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增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个别浓度外,化合物和均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对RAW264.7的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依赖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浓度,淫羊藿可能是通过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前体破骨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前体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内质网应激的角度观察淫羊藿苷对受损神经元的影响,并探究其修复受损神经元的部分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将PC12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阳性率进行鉴定。实验分为4组,空白组为PC12诱导分化的神经元细胞;溶剂组为PC12诱导分化的神经元+0.1%二甲基亚砜(DMSO);毒胡萝卜素组为PC12诱导分化的神经元+2μmol·L^-1毒胡萝卜素;淫羊藿苷组为PC12诱导分化的神经元+2μmol·L^-1毒胡萝卜素+0.1μmol·L^-1淫羊藿苷,使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HOP,Grp78 mRNA表达。结果:与溶剂组比较,毒胡萝卜素组可抑制经NGF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增殖活性,可促使细胞凋亡,并能够上调CHOP,Grp78的表达(P<0.05,P<0.01);与毒胡萝卜素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可缓解毒胡萝卜素对神经元增殖活性的抑制,减少神经元凋亡,并能够下调CHOP,Grp78的表达(P<0.05,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下调CHOP和Grp78的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促进受损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6):186-190,后插6
目的异位成骨是强直性脊柱炎病理过程的核心环节。成纤维细胞是AS异位成骨的靶细胞,BMP/Smad信号传导通路是骨形成过程中的一条重要通路。该研究通过观察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同期观察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及BMP/Smad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淫羊藿苷干预强直性脊柱炎异位成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学原代培养法,建立人髋关节囊成纤维细胞系,应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来源。以第3代对数生长期的AS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AS空白对照组与淫羊藿苷小剂量组(25μg/mL)、中剂量组(50μg/mL)与大剂量组(100μg/mL)。MTT法检测淫羊藿苷干预下AS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 V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淫羊霍苷对AS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检测淫羊藿苷作用下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表达状况,观察其ALP活性、胶原合成及OC分泌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在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干预下,AS成纤维细胞BMP/Smad信号通路中Smad1、Smad5、Smad4及成骨标志基因Cbfa-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淫羊藿苷100μg/mL可明显抑制AS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且无细胞毒产生,各组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情况无显著差异;淫羊藿苷各剂量组对AS成纤维细胞凋亡均无明显作用。大剂量淫羊藿苷对AS成纤维细胞ALP活性、胶原合成及OC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AS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作用后AS成纤维细胞BMP/Smad信号通路Smad1、Smad4、pSmad1以及Cbfa-1蛋白表达受明显抑制(P0.05)。结论淫羊藿苷能有效抑制AS成纤维细胞增殖,且抑制AS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的表达,其分子机制可能是淫羊藿苷通过干预BMP/Smad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调节成骨标志基因Cbfa-1表达,抑制AS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型分化,可能是淫羊藿苷干预AS异位成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甙对缺氧所致成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在缺氧条件下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探讨缺氧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以及淫羊藿甙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传代培养乳SD大鼠颅盖骨细胞并建立缺氧模型。实验分2组:组1为单纯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细胞培养,不加入任何药物干预;组2为缺氧条件下加入浓度为10ng/ml的淫羊藿甙与细胞共培养,用台盼蓝染色法分别计数培养5d的细胞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缺氧5d的细胞凋亡率。结果:缺氧组的细胞数明显少于与淫羊藿甙共培养组,缺氧引起的细胞凋亡率较淫羊藿甙共培养组高。结论:缺氧能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成骨细胞调亡而淫羊藿甙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前期实验建立的前成骨细胞株OCT-1细胞(OCT1细胞),采用淫羊藿苷进行干预48 h,浓度分别为10 mg/L、30 mg/L及60 mg/L,并以BMP2纯化蛋白(50μg/L)为阳性对照。利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成骨细胞中BMP2 mRNA、Runx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淫羊藿苷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0.05);淫羊藿苷可显著提高成骨细胞中BMP2 mRNA、Runx2 mRNA表达量(P0.05)。结论淫羊藿苷通过激活前成骨细胞中BMP信号通路上调Runx2的表达,从而诱导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淫羊藿苷对半胱氨酸刺激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探讨淫羊藿苷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及其药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淫羊藿苷处理,采用MTT方法测定各组细胞OD值,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并用TUNEL法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半胱氨酸能显著促进VSMC的增殖(P<0.05),而淫羊藿苷对半胱氨酸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淫羊藿苷影响了增殖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周期,使S期细胞数量减少.淫羊藿苷对增殖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促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增加.结论 淫羊藿苷对增殖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及促凋亡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及孕酮、孕烯醇酮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和维生素D对H295R细胞增殖率的影响。ELISA法检测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RT-qPCR检测VDR、CYP27B、CYP24A、CYP17A1、CYP2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DR、CYP27B、CYP24A蛋白表达。结果:淫羊藿苷10~(-8) mol/L浓度,维生素D在0.25×10~(-11) mol/L和0.5×10~(-11) mol/L浓度,对H295R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而淫羊藿苷10~(-4) mol/L,维生素D在2×10~(-11) mol/L和4×10~(-11) mol/L浓度时对H295R细胞增殖存在一定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5) mol/L、10~(-6) mol/L组的VDR、CYP27B 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10~(-7) mol/L组的CYP24A mRNA与蛋白表达则明显下调,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各剂量组孕酮、孕烯醇酮分泌水平均明显下降,维生素D组与淫羊藿苷10~(-6) mol/L组CYP17A1、CYP21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调节H295R细胞维生素D系统对孕酮、孕烯醇酮合成分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淫羊藿次苷Ⅱ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过氧化氢损伤SH-SY5Y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以不同浓度淫羊藿次苷Ⅱ(12.5、25和50μmol/L)进行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DCFH-DA检测ROS的水平,TUNEL法和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淫羊藿次苷Ⅱ(12.5、25和50μmol/L)能够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死亡并呈浓度依赖性。模型组细胞氧化应激作用和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给予淫羊藿次苷Ⅱ作用24 h后,能够显著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上调p-ser9-GSK-3β的蛋白表达,下调p-tyr216-GSK-3β蛋白表达。结论:淫羊藿次苷Ⅱ能够抑制过氧化氢对SH-SY5Y细胞的氧化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并调控ROS/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对数期PC12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黄芪甲苷溶剂对照组(DMSO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Model组)、黄芪甲苷高剂量组(AST H组,100μmol/L)、黄芪甲苷中剂量组(AST M组,50μmol/L)、黄芪甲苷低剂量组(AST L组,25μmol/L)。正常对照组正常培养不进行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均进行缺氧缺糖复氧复糖造模:缺氧缺糖4 h后复氧复糖24 h;黄芪甲苷各剂量组和溶剂对照组于造模前0.5 h给药,直至培养结束。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折光性差,细胞肿胀簇状聚集,甚至脱落,细胞之间的突触消失,细胞本身明显肿胀,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和黄芪甲苷低剂量组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存活率和凋亡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细胞肿胀等变化明显减轻,存活率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黄芪甲苷高剂量组比中、低剂量组细胞存活率高和凋亡率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抑制PC12细胞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的损伤和凋亡,其最佳作用浓度是100μmol/L。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给药方法、给药剂量对氧糖剥夺PC12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与PC12细胞作用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预给药1 h,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预给药1 h+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方法给药,细胞复氧复糖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预给药1 h+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组在造模结束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PC12细胞用10~(-8)~10~(-4)mol/L淫羊藿苷孵育24 h后,细胞活力与正常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10~(-8)~10~(-5)mol/L淫羊藿苷预给药1 h均使模型细胞的活力显著升高(P0.01);10~(-8)~10~(-4)mol/L淫羊藿苷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均使模型细胞的活力显著下降(P0.01);10~(-8)~10~(-5)mol/L预给药1 h+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均使模型细胞的活力显著升高(P0.01),使模型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形态改善。结论:淫羊藿苷与细胞的作用时间不宜过长,预给药1h+氧糖剥夺期间给药2 h对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