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国亮 《当代医学》2014,(14):56-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引流管放置方式、引流量及拔除时间与乳腺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5月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3例,回顾性调查患者术后引流方式、引流量及拔管时间等情况,并对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63例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8例,感染率为12.7%,切口感染组患者的引流方式及引流量与切口正常愈合组无明显区别,而拔管时间(≥10 d)与正常愈合组有区别。结论术后合理引流可减少切口并发症,但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会增加切口感染几率,需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
李玉华 《当代医学》2021,27(35):90-92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53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皮片引流组(n=23)和负压封闭引流组(n=30),比较两组跟骨骨折切口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分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负压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皮片引流组,引流量明显少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切口并发症分级明显低于皮片引流组(P<0.05).负压引流组满意度明显高于皮片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深层感染效果明显优于皮片引流术,能有效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减少切口感染,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巧用一次性注射器引流腹壁手术切口,防治切口愈合不良的办法。方法: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一次性输液器胶管,另一端与备好的一次性20 ml注射器乳头连接,回抽约10ml~15 ml空气后,将注射器活塞部固定,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时拔除。结果:有效地防治了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不良。结论:术后切口以一次性注射器行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是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张令宇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9):134-135
目的 通过临床实践探讨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 应用小切口、无菌巾保护切口,冲洗和引流腹腔及切口,使用可吸收缝线,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 266例切口Ⅰ期愈合,术后7d拆线,2例肥胖患者切口感染,感染率0.75%,经换药后短期愈合.结论 以上措施可有效预防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以及避免术后切口延期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分成负压引流组(简称引流组)和开放换药组(简称换药组),引流组切口全封闭负压引流;换药组清洁切口后,每日用高渗盐水纱布换药1~2次,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2组在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负压引流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显著,优于开放换药。  相似文献   

6.
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110例原因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仙居人民医院普外科近10年来施行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肥胖。术中电刀使用不当,细菌毒力大,术前营养不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欠佳,手术操作粗暴,麻醉不满意等均使腹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升高。结论术中合理使用电刀、围手术期抗生紊应用、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切口皮片引流等可使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闭合性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切口愈合影响。方法该院2007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48例56侧跟骨骨折,随机分成两组,均行跟骨外侧L形切开复位内固定,36足术后行常规乳胶片引流,20足术后行封闭式负压引流,对两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乳胶片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为12.08d,平均切口引流量223mL,愈合时间平均为22.33d,有5例切口皮肤裂开,其中3例感染;负压引流组切口干燥时间平均为3.55d,平均切口引流量367mL,愈合时间平均为14.65d,有2例切口皮肤裂开,无感染病例。结论负压引流可明显降低跟骨骨折术后手术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08-3009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分为A组和B组,根据临床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脂肪液化切口经过相应处理后均痊愈,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 d~1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2.1 d;B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 d~2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4 d.结论 及时有效的引流、合理地使用电刀、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赵建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49-3050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术后置管引流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行腹部手术104例患者的术后切口处理分为采用一般的盐水纱条引流(对照组)与置管引流(观察组)两种方法,观察2组在切口愈合方面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切口置管引流方法具有愈合用时短、痛苦少、瘢痕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朱天正  谢刚银 《海南医学》2014,25(6):879-880
目的评价多切口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深部多间隙脓肿的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肛周深部多间隙脓肿患者行多切口切开引流挂线术,观察其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50例均一次手术根治,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0d,术后随访5年,1例2年后复发,均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等并发症,肛门功能均正常。结论多切口切开引流挂线术是目前治疗肛周深部多间隙脓肿的优良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