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海省乌兰县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该地区的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66—2011年青海省乌兰县分离的65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鼠疫菌差异区段(Different Region,DFR)分型等研究。结果 65株被试菌株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菌株基因组型为8型、5型、1b型、37型、44型,主要基因组型为8型。携带3种质粒谱,83.08%(54/65)菌株携带分子质量为6×106、45×106、52×106的质粒谱。93.85%(61/65)的鼠疫菌具备4个毒力因子,96.97%(32/33)的鼠疫菌为强毒菌。结论青海省乌兰县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因此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不容松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海省喜马拉雅旱獭氨疫自然疫源地内的383株鼠疫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有373株属于强毒鼠疫菌,7株中等毒力菌,3株为自然界分离的弱毒鼠疫菌。于同一地区不同流行年代、不同宿主分离的鼠疫菌毒力无明显差异,青藏高原型菌株毒力比祁连山型菌株毒力强。缺失Pgm、VW因子的菌株大多毒力减弱,但有的也保持了较强毒力。另有12株经过长期人工培养基传代保存的菌株毒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海省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2年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研究.结果 所有被试菌株其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菌株基因型为5型、8型.菌株的4个毒力因子俱全,毒力测定结果显示,MLD均在10 000个菌以下,为强毒菌株.表明这些菌株均具备青海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病原体特性.结论 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株属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毒力强,对人类健康威胁严重.  相似文献   

4.
鼠疫菌的生物学特性是多样的,与地理分布及生物群落密切相关,菌株某些生物学待性研究,对确定疫源地结构、性质等有重大意义,其流行病学作用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等亦有实用价值。近年来,西藏藏南地区又增加了11个疫源县,为此,我们对在西藏藏南地区分离的鼠疫菌进行生化、毒力、毒力因子试验,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试验用鼠疫菌43株,系1996~1998年从西藏藏南地区各疫源县不同宿主体内分离,其中喜马拉雅旱獭37株、人尸及患者6株。由鼠疫菌专业试验室提供。1.2 动物小白鼠,体重18~20g,由青海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海高原藏系绵羊鼠疫病原生态学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以青海省1975-2009年间从藏系绵羊鼠疫所分离出的14株鼠疫菌株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差异片段(DFR)分型、宿主及媒介感染谱等研究.结果 14株鼠疫菌株的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78.57%(11/14)的菌株具有鼠疫菌夹膜抗原(F1)、鼠疫杆菌素Ⅰ(PstⅠ)、毒力抗原因子(VW)、色素沉着因子(Pgm)4种毒力因子.毒力检测结果显示,14株鼠疫菌最小致死量(MLD)均在1 000个菌以下,为强毒菌.14株鼠疫菌均携带有3种质粒,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106、45×106、65×106或6×106、45×106、52×106,其中具有分类意义的大质粒有65×106和52×106两种.玉树县、囊谦县、治多县地区分离的菌株携带65×106大质粒,而德令哈地区分离的菌株携带52×106大质粒.鼠疫菌DFR基因分型结果显示,玉树县、治多县分离的菌株均为5型,囊谦县分离的菌株1株为5型、1株为7型,德令哈市分离的菌株为8型.结论 藏系绵羊鼠疫分离的菌株均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藏系绵羊参与鼠疫流行,使青海鼠疫流行演变出许多新的特点.因此,应加强藏系绵羊鼠疫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在旱獭鼠疫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毒力,建立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毒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392株鼠疫菌进行毒力试验,用SPSS18.0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运用地方病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其空间构成。结果392株鼠疫菌中鼠疫强毒株有367株,占93.62%;鼠疫中等毒力株有10株,占2.55%;鼠疫低毒株有10株,占2.55%;鼠疫弱毒株有5株,占1.27%;发现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祁连山型菌株毒力比青藏高原型菌株毒力强。结论青海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以鼠疫强毒株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方法 对2001-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物学表型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 所有被试菌株其生物型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大质粒65×106菌株主要分布于格尔木唐古拉乡地区,而质粒52×106菌株主要分布于天峻、德令哈地区;除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地区的2株菌携带65 × 106大质粒外,该县其他地区分离的菌株均携带52×106质粒.格尔木市唐古拉乡地区的菌株基因型均为5型、德令哈市宗务隆地区及乌兰县赛什克乡、柯柯镇、铜普乡的菌株为8型,但有2株乌兰县铜普乡大南湾五沟自旱獭和患者体内分离的菌株为15型.结论 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株均属青藏高原型,鼠疫菌的毒力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海省鼠疫菌株生物学特点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株进行生化及糖醇类酵解试验、毒力因子检查和毒力测定。结果根据生化分型指标,131株被试菌株中120株为青藏高原型,3株为祁连山型,其余8株菌与青海省疫源地生态型菌株均不相同。被试100株代表菌株均能产F1抗原和PstI,均具有Vw抗原因子;Pgm-菌株占95.00%(95/100),Pgm±菌株占4.00%(4/100),Pgm-菌株占1.00%(1/00)。毒力测定结果显示,最小致死量(MLD)均在10000个菌以下,均为强毒株。结论青海高原喜马掩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2003~2012年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对人的健康威胁严重。  相似文献   

9.
宁夏盐池沙鼠疫源地鼠疫菌株毒力因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宁夏盐池沙地鼠自然疫源地内96株鼠疫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有71株属于强毒鼠疫菌,17株为中等毒力菌,8株为弱毒菌,从同一地区不同宿主分离的鼠疫菌毒力无明显差异。但流行末期分离的菌株毒力呈下降趋势。质粒分析,发现沙土鼠疫源地区菌株普启蒙具有4条带,分别为6,13,45和65Mdal。96株菌中仅一株缺失45Mdal质粒,另外2株菌缺失13Mdal质粒。菌株的毒力与色素沉着能力和Lcr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海省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对分离到的青海省148株鼠疫菌,根据已经证实的22个差异区段设计引物,每株鼠疫菌的每个基因差异区段都采用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148株青海省鼠疫菌共包括8个基因型,即1、5、7、8、14型、新基因组型和Ype-ancestor型,其中以5型和8型为主。祁连山南麓和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祁连、门源、刚察、海晏、共和、天峻等的菌株绝大多数属于基因型8型,占40.5%(60/148);位于青南高原的格尔木、玉树、扎多、治多、称多、囊谦和曲麻莱等的菌株,其基因型主要为5型,占31.8%(47/148)。青藏高原青海田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基因型全部为14型,占8.1%(12/148)。结论在青海省分离的鼠疫菌中,喜马托雅旱獭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基因型以5型和8型为主,青海田鼠疫源地鼠疫菌以基因型14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青海省海西州开展藏系绵羊鼠疫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当地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IHA)、胶体金纸上色谱(GICA)两种方法,对该地区1 813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了检测;对分离自当地藏系绵羊的1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测定、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差异片段(DFR)分型等研究。结果采用IHA和GICA方法分别对所采集的1 813份藏系绵羊血清进行检测,均检出鼠疫Fl抗体阳性血清15份,阳性率为0.83%。其中,从德令哈市检出阳性血清7份,3份滴度为1∶20,3份滴度为1∶40,1份滴度为1∶80;乌兰县检出阳性血清8份,滴度均为1∶20。同时,证实鼠疫菌株的生态型为青藏高原型,毒力因子及毒力检测结果显示该株鼠疫菌为强毒菌,基因型(DFR)为8型,质粒谱6×106、45×106、52×106。结论该地区存在藏系绵羊鼠疫流行,所分离的鼠疫菌株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因此,应加强藏系绵羊鼠疫的监测工作,尤其是旱獭鼠疫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对小鼠和豚鼠的毒力。方法选取2005年分离的鼠疫菌株(200501、200502、200507、200511、200512)、1972年分离的鼠疫菌株(7220)、1994年分离的鼠疫菌株(9401).腹股沟皮下注射法接种小鼠和豚鼠,动物死亡后常规解剖取肝、脾等脏器做细菌培养,计算每株鼠疫菌对小鼠和豚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及LD_(50)的95%可信区间,比较各菌毒力的强弱。结果7220株和2005年分离的5株鼠疫菌毒力强,小鼠LD_(50)介于21.72~113.59个菌;9401株毒力相对较弱,LD_(50)为1809.88个菌。7株菌对豚鼠均有较强的毒力,LD_(50)介于3.35×10~2~6.64×10~4个菌。结论7株鼠疫菌属于鄂尔多斯高原型强毒鼠疫菌,对小鼠和豚鼠均有较强的毒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宁夏126株鼠疫菌的质粒、毒力决定因子与毒力的关系,预测动物鼠疫的流行。方法 质粒凝胶电泳、毒力因子测定和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结果 被试菌株多数含有6,13,45,65MD质粒,具有4种毒力因子;在流行末期分离的菌株毒力较弱。结论 质粒分析可用于鼠疫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吉林西北草原鼠疫菌表型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场区位于吉林西北部草原,地处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3省(区)的交界处,属于松辽平原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亦是一块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1]。研究该场区疫源地的状态和该疫源地鼠疫菌的性状,不仅对该地区鼠疫的监测、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在军事上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该地区分离的鼠疫菌,从不同分离时间、不同宿主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0株鼠疫菌,对其生化、毒力和营养需求等表型性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导该地区的鼠疫防治工作。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 1957年以来分离…  相似文献   

15.
四川沔石渠县人间鼠疫菌株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9年7月四川省石渠县呷依乡1名牧民因剥取猞猁皮而感染腺鼠疫局继发肺鼠疫并造成当地人间鼠疫流行,发病5例,死亡5例。从1例死者肺脏中分离到鼠疫菌1株,根据卫生部有关菌株管理的规定。立即送到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国家菌库进行复查和鉴定,结果如下1材料1.1被试菌株 石渠县呷依乡死者肺脏中分离的菌株,编号为川55。1.2对照菌株 青海省称多县旱獭分离鼠疫菌株950724、玉树县旱獭分离鼠疫菌株990766、四川石渠县俄多玛乡青海田鼠鼠疫菌株970001、假结核菌株 I型 5号。均由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甘孜州历史上尚未证实有鼠疫自然疫源地存在.通过近10年的鼠疫监测工作,1997年首次从该省的甘孜州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证实了该地区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2007年9月德格县首次从旱獭体内分离到疑似鼠疫菌2株,按照卫生部菌种管理规定对2株疑似鼠疫菌株做了毒力试验.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2000~2001年分离鼠疫菌株特性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为了解陕西省动物鼠疫流行的病原特点。方法 对2000~2001年定边县分离于不同宿主、媒介动物的19株鼠疫菌进行了生化、毒力因子和毒力测定。结果 所有菌株生化特点一致,4种毒力因子除1株菌为Pgm±外,均齐备。对5株菌的毒力测定LD_(50)介于41~180之间。结论 分离菌株为鄂尔多斯高原生态型强毒鼠疫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宁夏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分离的164株鼠疫杆菌进行了毒力和毒力因子的测定。结果表明,宁夏南部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和东北部长爪沙鼠疫源地的试验菌株,均属强毒杆菌,而阿拉善黄鼠疫源地菌株的毒力较强,因此鼠疫杆菌F_1,PSTI毒力因子作为鼠疫杆菌的诊断是可行的,通过测定,对疫源地的鉴定,鼠疫菌的分型,毒力株和弱毒株相互关系以及流行情况都有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鼠疫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探索陕西省动物间鼠疫疫情的流行特点。方法常规方法测定2006年动物间鼠疫疫情中所分离的5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生化、毒力、毒力因子及质粒。结果所有菌株均符合鄂尔多斯高原沙鼠鼠疫菌的生化特性;LD,。在100~12.5亿之间;4种毒力因子n和PstI均存在,3株Pgm+,2株Pgm-;vw均缺失;检出6、45、65MD3种质粒。结论被鉴定菌株均为鄂尔多斯高原型鼠疫菌,毒力不完全,3株强毒菌,2株弱毒菌。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不同型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云南省不同流行地区、宿主、媒介分离出的鼠疫菌生化特性及毒力因子Pst Ⅰ的鉴定结果,比较云南省家、野鼠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及新发现玉龙县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的差别及疫源地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方法,收集用试管法鉴定的云南省218株鼠疫菌生化特性(酵解鼠李糖、甘油、麦芽糖、阿胶糖、密二糖)和毒力因子Pst Ⅰ的结果,利用SAS 8.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采用双向无序R×C表χ2检验的Fisher确切概毕法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野鼠型鼠疫疫源地鼠疫菌48株.其中有1株发酵麦芽糖,48株均发酵甘油;收集家鼠型鼠疫疫源地鼠疫菌165株,其中有1株不发酵麦芽糖、发酵甘油,1株脱氮阴性,属变异菌株;收集玉龙县新分离鼠疫菌5株,均发酵甘油、麦芽糖.对不同疫源地鼠疫菌麦芽糖、甘油发酵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鼠疫菌鼠李糖、阿胶糖、密二糖发酵试验和毒力因子Pst 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云南省不同型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不同,其中家、野鼠型疫源地鼠疫菌生化特性有交串现象;玉龙县鼠疫菌生化特性与家、野鼠型疫源地鼠疫菌截然不同,与西藏北部旱獭鼠疫菌的生化特性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