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惠红 《新医学》2007,38(3):169-171
目的:了解儿童疱疹性咽峡炎血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12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病例组)及82名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行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CK-MB和AST的异常率治疗前为82%、56%、52%和62%,治疗后为11%、5%、5%和7%,对照组则为15%、5%、2%和6%;病例组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2%、4%,对照组则为7%,病例组治疗前的心肌酶谱异常率、心肌酶水平、心电图异常率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应把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检查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以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FMD)患儿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与心肌受损之间关系。方法对241例HFMD患儿及203名健康儿童进行hs-cTn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和心电图检测。分析2组之间的hs-cTnT、心肌酶水平及异常率和心电图异常率的差异。结果 HFMD组hs-cTnT、心肌酶水平及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异常率(包括ST-T段改变、传导阻滞、早博、异位心动过速)也高于对照组(P<0.01)。HFMD患儿hs-cTnT异常率要高于其他心肌酶指标。结论血清hs-cTnT、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测可作为早期判断HFMD患儿心肌受损及心功能评价的辅助诊断指标,且血清hs-cTnT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酵米面中毒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变化,了解酵米面食物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对47例酵米面中毒患者(中毒组)行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中毒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9%vs 13.3%,P<0.01)。中毒组心肌酶谱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中毒组中心肌酶异常但心电图正常者死亡率为37.5%,心电图及心肌酶均异常死亡率为7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对于判断酵米面食物中毒患者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测在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 040例接触噪声作业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报告,均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心电图检查,对工人心电图检出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调取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同期接受心电图检查的非接触噪声工人体检报告作为对照,比较其检测差异,并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心电图检测结果与性别、工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和非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可见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心电图检出异常率(23.94%)显著高于非接触噪声作业工人(1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职工和女性职工心电图检测异常率分别为23.90%、24.02%,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0年的工人心电图检出异常率(29.61%)显著高于工龄在5~10年之间的工人(22.74%),高于工龄5年的工人(14.94%),随着工龄的延长,其心电图检测异常率显著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的长期影响会导致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发生心电图异常表现,提高对噪声危害的认识程度,加强相关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并大力推进技术革新,对于保障职工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5~7月306例手足口病患儿,于就诊当日或次日晨抽血检测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由于儿童抽血较难困难,容易造成溶血,对酶类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有49例标本溶血,结果不作统计,对257例不溶血标本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257例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检查中,肌酸激酶(CK)异常48例(18.7%),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57例(22.2%),乳酸脱氢酶(LDH)异常100例(38.9%),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异常103例(40.1%).肌钙蛋白I(cTnI)异常1例(0.4%).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手足口病诊治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了解心肌损害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患儿心肌损害相关指标心肌酶与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肺炎引起呼吸衰竭的患儿126例,其中Ⅰ型呼吸衰竭77例,Ⅱ型呼吸衰竭49例.另选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和心电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患儿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1),Ⅱ型呼吸衰竭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Ⅰ型呼吸衰竭组(P < 0.01).126例呼吸衰竭患儿中心电图异常改变者109例,对照组、Ⅰ型呼吸衰竭组及Ⅱ型呼吸衰竭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呼吸衰竭患儿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电图异常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小儿手足口病对心脏的影响(附58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小儿手足口病对心脏的影响。方法 :对手足口病患儿常规进行心电图 (ECG)检查 ,异常者查心肌酶 ,并随访心电图、心肌酶变化。结果 :5 8例中心电图异常 9例 ,异常率 15 .5 % ;心肌酶升高 5例 ;除 1例诊断为心肌炎外 ,其余 8例ECG、心肌酶均随手足口病痊愈而恢复正常。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可导致心脏受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高原专项疗养员部分激素及心肌酶进行检测分析,为高原部队官兵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2021年6月到大连康复疗养中心疗养的33例高原专项疗养员进行健康体检,检测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甲状腺功能及心肌酶谱,并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RT异常率为21.21%(7/33);ACTH、心肌酶异常率均为9.09%(3/33);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均为12.12%(4/33);存在睡眠问题的占39.39%(13/33)。经相关性分析,CORT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呈负相关,与ACTH呈正相关;ACTH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呈正相关。经过1个月康复疗养,大部分指标降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疗养前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状况普遍得到改善。结论 应高度重视高原部队官兵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关注一些激素及心脏相关指标的变化,尽早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康复疗养中心职能作用,全方位维护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对于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确诊率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影响。方法:选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住院的SCH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后,SCH确诊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AST水平为(48.95±5.32)U/L,对照组为(20.48±5.12)U/L;观察组患者的CK水平为(414.35±9.58)U/L,对照组为(81.26±9.21)U/L;观察组患者的α-HBD水平为(298.97±9.85)U/L,对照组为(110.26±9.14)U/L;观察组患者的LD水平为(259.85±8.62)U/L,对照组为(140.26±8.32)U/L;观察组的CK-MB水平为(29.78±6.14)U/L,对照组为(12.95±6.11)U/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心肌酶谱指标高于治疗2周与3周后,治疗2周后的指标高于3周,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检验能够提升SCH患者的确诊率,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会明显下降,说明相关指标可以辅助检出SCH,判断SCH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疸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变化.方法 选取黄疸型肝炎病例324例,正常对照组97例,常规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结果 心电图改变有窦性心动过速、早搏、QRS波低电压、ST-T改变等改变,以ST-T改变为主;重度黄疸组心电图以窦性心动过速及ST-T改变发生率高(P<0.001).心电图异常率及心肌酶升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测可作为黄疸型肝炎合并心脏损伤的无创性检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肌酶肌酸激酶混合同工酶(CK-MB)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2011年67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检测治疗前血清CK-MB的水平,同时检测6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并且将治疗前后的CK-MB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治疗前CK-MB的活性为32.67±17.82 IU/L,异常率为62.6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CK-MB的活性为16.38±4.44 IU/L,异常率为2.99%,明显低于治疗前患儿的CK-MB的活性和异常率(P<0.01)。结论测定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CK-MB水平有助于了解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抢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 对5例重症HFMD抢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00%、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为80%、科萨奇病毒16型均为阴性;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异常率为60%、血清葡萄糖异常率为80%;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pH值异常率为1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率为40%;尿液干化学隐血阳性、蛋白质升高异常率为40%;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异常率为40%.结论 及时进行病原学、心肌酶谱、血糖、脑脊液及血液细胞分析、血气分析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对HFMD并发各脏器损害的动态监测、治疗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韩瑛  张颖琪  吴晓华 《临床荟萃》2003,18(3):134-135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 T(cTnT)的变化情况。方法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做心电图 ,对其中有异常者再行心肌酶谱和cTnT的检测 ,并动态观察。结果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 ,10 9例有心电图异常 (80 .1% ) ,出血性卒中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卒中组 (P <0 .0 5 ) ;10 9例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 ,有心肌酶谱改变的 6 5例 ,出血性卒中组心肌酶谱水平较缺血性卒中组高 (P <0 .0 5 ) ;10 9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cTnT阳性者为 5 5例 ,其中出血性卒中组有 2 6例 ,缺血性卒中组有 2 9例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后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谱、cTnT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功能监护 ,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和cTnT ,使可逆性的心肌损害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心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裕维  尹炽标  李粤平  贾卫东 《新医学》2003,34(11):677-678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患者的心脏改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普通型非典组91例,重型非典组23例,入院后第1日检测心肌酶和心电图,部分病人动态观察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结果:重型非典组心肌酶异常发生率为78%,明显高于普通型非典组的47%,两组肌酸激酶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型非典组的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普通型非典组心肌酶绝大多数在4周内恢复正常,而重型非典组尤其是死亡病例心肌酶进行性升高。心电图异常率23%、43%(P>0.05),但重型非典组心电图异常表现复杂,病情严重。结论:非典患者发生心脏损害的机会较大,程度较轻,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重型非典病人尤其是死亡病人的心脏损害程度加重,并可能与年龄和基础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以上酶活力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健康查体者,全部排除心、肝、肾、骨骼肌等器官可能引起心肌酶活力升高的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同疾病组.结果: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检测心肌酶各项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比较,除入院第1天轻度中毒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力越高,随病程的延长,心肌酶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中毒组中毒第7天都远较第1天为高.两个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轻度中毒组与中、重度中毒组相同时间比较,各项酶活力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升高,且与中毒程度有关,及时动态检测心肌酶活力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观察心肌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检测单一服用阿立哌唑(30例)、氯氮平(30例)、喹硫平(30例)治疗≥2 a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心电图,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间两两比较显示,(1)服药时间:阿立哌唑组服药时间显著小于氯氮平组和喹硫平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心肌酶变化:氯氮平组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与喹硫平组(P<0.01),阿立哌唑组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5);(3)心电图改变:3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T波改变最为常见,阿立哌唑组异常率13.3%、氯氮平组异常率86.7%、喹硫平组异常率为16.7%,氯氮平组异常发生率最高,3组差异有极显著性(H=9.5,P<0.01).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及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肌酶和心电图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氯氮平影响更为显著,可能与氯氮平有极强的抗胆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溶血对心肌酶学的影响及纠正.方法:选择心肌酶为正常值、异常中值、异常高值各一份标本,分离血清,红细胞部分冰冻处理造成溶血,紫外法测定血红蛋白(HGB)浓度;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学的5个指标.结果:溶血导致心肌酶指标AST、CK、CK-MB、LDH、α-HBDH显著增高,通过HGB浓度可以适当纠正.结论:溶血对心肌酶产生严重干扰,通过纠正可尽可能地得到临床真实值.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酶谱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187例HFMD患儿于诊断次日和病程结束后,进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HFMD患儿与健康儿童比较心肌酶谱明显升高(P<0.01),且心肌酶谱异常治疗前亦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但均无心肌炎表现。结论提示HFMD病程中心肌较易受到侵犯,经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0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脑外伤组和心肌梗死组,各50例,均给予心肌酶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结果心肌梗死组CK水平升高者47例,其灵敏度为94.0%;脑外伤组CK水平升高者50例,其灵敏度为100.0%。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升高,且两组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诊检验中采用心肌酶谱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率,临床意义较大,可考虑将其列为急诊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钱敏  林建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0):1599-1600,1602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心肌酶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0例围产期窒息患儿进行脐动脉血心肌酶谱、新生儿外周血心肌酶谱和肾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围产期窒息患儿脐血和外周血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较正常新生儿的显著升高(P<0.05),且外周血的升高更明显(P<0.01)。围产期窒息患儿外周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且肾功能受损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P<0.05)。早产窒息儿较足月窒息儿更易发生肾功能损伤(P<0.05)。结论围产期窒息患儿早期进行心肌酶学和肾功能检测,对相关异常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