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易呼吸器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肌麻痹10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1年~1998年我们救治格林-巴利综合征并呼吸肌麻痹106例,全部行气管切开,使用简易呼吸器,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70例,女36例,年龄4mo~14a。6~10a70例(66.0%)。四季均有发生,7~10月为高峰,58例(54.7%)。96%居住农村。二、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最短36h、最长19d达高峰,3~6d达高峰70例(66.0%)。四肢肌力0~Ⅰ级68例(64.1%)。球麻痹98例(92.4%)。均为Ⅱ~Ⅲ度呼吸肌麻痹。86例1~2wk脑脊液检查,70例(81…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摘要患儿男,5岁。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于1991年8月31日入院。病后第10天,因呼吸肌麻痹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中突然出现左侧气胸,请儿外科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应用2%利多卡因3ml(60mg)后约4小时,周身皮肤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未予以注意。第2天。因引流管不通畅,再次用等量利多卡因局  相似文献   

3.
1988年5~11月我科共收治格林-巴利氏综合征(GBS)35例,17例采用血浆置换疗法(PE),其中脊神经型3例,颅脊神经型14例,合并呼吸肌麻痹11例。另1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能量合剂,B族维生素等治疗。PE组于入院后1~2天进行血浆置换共施行21次,结果:PE组麻痹停止进展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肌力开始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有显著差异(p均<0.05)。术中未见不良反应,我们认为PE是治疗GBS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急性偏瘫综合征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10月收治 5 4例感染性脑血管疾病所致急性偏瘫综合征 (AHS)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辅助诊断及配合针灸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5 4例AHS均符合 1988年全国第 3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男 3 1例 ,女 2 3例 ,年龄 6.5± 3 .1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 2 .8± 1.5d。部分病人发病前 1~ 3周内有感染或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其中突然偏瘫 3 3例 ;先有头痛、发作性肢体功能障碍 ,渐出现肢体瘫痪 2 1例 ;右侧偏瘫 3 4例 ,左侧偏瘫 2 0例 ;肌力Ⅱ~Ⅲ级 ,患侧下肢肌力低…  相似文献   

5.
一般资料 :为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住院患儿 5 0例 ,均为首次发病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1 5~ 12岁 ,平均 (8 5± 3 1)岁 ,平均病程 4 9个月 ,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所制订的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 ,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纯型肾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经救治于急性胆碱能神经危象消失后 1~ 4d ,以部分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屈颈肌、四肢近端肌肉和呼吸肌的肌力减弱或麻痹为特征的一组临床表现。我们 15年中收治该病患儿6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中间综合征患儿年龄 8个月~ 11岁 ,其中 8个月 1例 ,3岁 1例 ,5岁 1例 ,8岁 2例 ,11岁 1例 ,平均 5 9岁。男 4例 ,女 2例。口服中毒 (误食带有有机磷农药水果 3例 ,黄瓜 1例 ) 4例 ,经皮肤中毒 1例 ,家中灭蚊经呼吸道中毒 1例。有机磷中毒的药物种类为乐果 2例 ,敌敌畏 3例 ,…  相似文献   

7.
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在疾病进展期可累及心脏而引起多种心电图改变。现将我院1984~1997年收治的74例小儿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心电图改变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对象:均系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共74例,男47例,女27例,年龄3~14a岁,既往无循环系统疾病,37例前1~3Wb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症状等诱因,发病集中在6~9月4个月份。二、诊断依据:根据第4版儿科学诊断标准「‘]。三、临床分型:呼吸肌一球麻痹型40例(54.06%),普通型34例(45.94%)。四、检查方法:人院后常规查电解质,心电图,急性期1~4Wb多次复查心电图。结果一、心电图检…  相似文献   

8.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收治经皮肤吸收的有机磷农药中毒 3 1例 ,抢救成功率达 10 0 %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1例中男 16例 ,女15例 ,年龄 10d~ 1 5岁 ,其中 <1岁 2 8例。中毒种类 :3 911农药 13例 ,160 5农药 8例 ,敌敌畏 9例 ,种类不详 1例。进入体内途径 :皮肤。发病至入院时间 :最短 2h ,最长 48h ,平均 2 6h。本组病例具备下列诊断标准 :①毒蕈碱样症状 :瞳孔缩小 3 1例 ,腺体分泌 3 1例 ;烟碱样症状 :肌肉抽搐 4例 ,呼吸肌麻痹 3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兴奋 4例 ,昏迷3例 ,体温升高 2 9例 ;②血清胆…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肿瘤1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管内肿瘤在儿童发病率低 ,且症状不典型 ,常延误诊断。我科于 1995年 10月~ 2 0 0 2年 9月共收治 10例椎管内肿瘤 ,均被误诊 ,现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8个月~ 12岁 ;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 3~ 2 0d。双下肢瘫痪 6例 ,单侧下肢瘫痪 3例 ,四肢瘫痪 1例。发热、肢体麻木、疼痛各 5例 ,尿便潴留、头痛各 3例。双下肢肌力 0~ 3级 7例 ,单侧下肢肌力 0~ 3级 3例。痛、温觉减退 3例 ,腹壁反射消失 7例 ,巴氏征阳性 1例。二、辅助检查 均行脑脊液检查 ,2例腰穿失败 ,2例正常。余 6例脑脊液蛋白在 1.0…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脑外伤性失语症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5年收治脑外伤性失语症患儿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5岁~7岁,从外伤后失语到接受高压氧(HBO)治疗的时间为7天~28天。4例均为车祸或重物砸伤颅脑,有30分钟~2天的昏迷史,清醒后失语,双侧下肢肌力0、Ⅲ级各1例,右上下肢肌力Ⅱ、Ⅲ级各1例;头颅CT扫描均示  相似文献   

11.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占小儿出血性疾病可高达 70 %左右。多为急性型 ,少数为慢性型 ,经过治疗 ,数周内多能治愈。但对于重症病例若不及时治疗 ,严重的出血倾向 ,可危及生命。就我科血液组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共收治 55例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9年全国血液病会议制度ITP诊断标准。 55例均为住院病例 ,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2个月~ 1 2岁 ,2岁以内 1 6例 ;~ 8岁 34例 ;~ 1 2岁 5例。 1~ 3周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 30例 ,冬春季发病 35例 ,…  相似文献   

12.
现将我院2001年12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5例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进行分析。本组5例,男2例,女3例,年龄2~13岁,病程2~12个月,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2例,3例无明显诱因。2例为慢性复发型,另3例均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以行走不稳起病2例,双下肢乏力起病1例,四肢活动障碍起病1例,双侧髋关节活动受限1例。体检:对称性双下肢肌力减退4例,肌力2~4级,另1例双上肢肌力减退,肌力0级;双下肢肌萎缩1例。5例均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双侧巴氏征阴性,1例咽反射减弱。所有病例均无明显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GBS诊断的54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IVIG、新鲜血浆和皮质激素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IVIG治疗组在控制病情进展方面明显优于新鲜血浆和皮质激素组(P<0.05和P<0.01);在呼吸肌麻痹、球麻痹的恢复和肌力提高的时间上亦明显提前于别两组(P<0.05和P<0.01)。IVIG可提高重症GBS患儿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继发感染,并缩短疗程。结论:IVIG治疗儿童GB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岁。以右手衣袖卷入滚动的机器履带中,上肢被强力牵拉致右臂丛神经损伤3个月入院。臂丛神经检查:斜方肌不萎缩,可以耸肩;胸大肌肌力1~2级,背阔肌肌力1~2级;三角肌萎缩,肩外展无力,肌力1~2级;肱二头肌萎缩,肌力0级,肱三头肌肌力0级,手腕下垂,不能背伸,伸腕肌肌力0级,手掌大鱼际肌萎缩,拇指不能对  相似文献   

15.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神经肌肉综合征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除耳毒性和肾毒性外[1] ,尚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现将近年来收治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引起神经肌肉综合征4例进行分析。临床资料男女各2例,年龄3~9岁。原发病为腹泻2例,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各1例;体质量10、15、17kg者分别肌注庆大霉素10万U(12h内)、静滴庆大霉素16万U(2 4h内)、肌注庆大霉素32万U(4 8h内) ;体质量2 5kg者静滴小诺米星12 0mg(2 4h内)。用药后2 4h出现四肢无力、4 8h双下肢无力、指尖麻木各2例,呼吸浅表、耳鸣各1例。查体:哭声弱、口周发绀各1例;双下肢近端肌力Ⅳ级、远端肌力Ⅴ级2例;双上肢近端肌力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童,瘫痪前期均伴发热和皮疹,单侧肢体瘫痪占70%,1周左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轻症多于1~3个月完全恢复。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神经受累的定位证据。所有病例随访4~12周,7例(70%)肌力恢复至Ⅴ级。结论急性弛缓性麻痹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力平衡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适应证与疗效。方法 对经过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治疗后残余畸形及0.5岁以上患儿未经上述方法治疗者予3、4次手法按摩、系列石膏固定(1次/3~4周)治疗后施行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肌力平衡术或松解术+骰骨楔形切除术+肌力平衡术。共治疗41例50足,4~6个月15例(18足),6个月~5岁5个月26例(32足)。结果 32例(41足)获得平均3.5年随访。优22例29足,良8例10足,可2例2足,总优良率93.8%。结论 肌力平衡术适用于动力性跖内收型马蹄内翻足及轻、中型病例,重型病例需配合Turco松解术和(或)骰骨楔形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我科应用呼吸机抢救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IP)并发Ⅲ度呼吸肌麻痹自主呼吸停止20天获得成功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1岁。于1988年4月16日以双下肢瘫痪2天,声音嘶哑伴吞咽及呼吸困难1天入院。查体:体温36.2℃,呼吸32次/分,脉搏78次/分。神智清,烦躁、语音极低,咽反射消失,胸部呼吸运动减弱,出现矛盾呼吸。心率78次/分,腹平软,肝脾未及。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膝反射均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Ⅱ~Ⅲ级。入院时血气分析正常。入院后4小时,呼吸困难加重,出现下颌呼吸,旋即意识丧失。立即予以气管插管,用气囊行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并用脱水剂,1小时左右意识恢复,四肢肌  相似文献   

19.
例1,女,14岁,因四肢肌无力,呼吸困难十余日入院。患儿0.5个月前出现四肢渐进性肌无力,近3 d出现呼吸困难,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查体: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1级,呼吸浅表,声音低微,吞咽困难,痰多,双眼球内聚,外展神经麻痹。血WBC 18.8×109/L,N 0.7。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弱,潜伏期延长;血:CK 354 IU/L;脑脊液蛋白 ,细胞数正常,糖、氯化物正常。诊断为第4型Miller  相似文献   

20.
我院内科消化病房近十年 (1990年— 2 0 0 0年 )共收治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 42 2 4例 ,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者 42例 (0 99% ) ,现将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42例中男 2 6例 (6 1 9% ) ,女 16例 (38 1% ) ;年龄 3~ 12个月 10例 ,1~ 3岁 16例 ,4~ 7岁 11例 ,8~ 14岁 5例。1 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以发热、腹泻为首发症状。急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按文献〔1〕标准 ,MODS的诊断按文献〔2 ,3〕标准。便常规符合细菌性肠炎35例 ,其中便培养阳性 16例 (福氏痢疾杆菌 12例 ,宋内氏痢疾杆菌 2例 ,沙门氏菌属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