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 1999年NAT开始用于检测捐的血液以缩短“窗口期”。HCV RNA阳性和抗体为阴性的供血者基本为新近感染。从1999年3月3日至2003年3月31日,2,680万份以上捐献的血液中,810份NAT有反应性。作者对这些供血者近期暴露危险进行了研究。研究设计和方法 所有有反应性而未确证HCV NAT结果的抗-HCV供血者均邀请参加研究,内容包括大范围的人口统计学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比较确证为HCV  相似文献   

2.
背景 最近,一份关于注射吸毒者调查数据表明,HCV血清阳性黑人中持续HCV病毒血症血清阳性的比率(B:91%)较非黑色人种的(W:64%)高5倍(RIBA确证实验),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清除的遗传决定因子(JAMM 2000;284;450—6)。其它的研究表明年龄与病毒的清除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在过去的2年中,用NAT法筛选供血者HCV RNA的常规资料提供了大量资料用以分析血清阳性人群当中持续病毒血症的联系。方法 调查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献血者样本进行HBV、HCV、HIV的ELISA检测、NAT检测和确证试验,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献血者HBV、HCV、HIV的检测模式。方法200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九江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样本共43473例,用两种ELISA试剂进行HBV、HCV和HIV检测,检测阴性样本和单试剂阳性的样本进行NAT检测,单试剂样本分别进行确证试验。结果42161例ELISA 阴性样本有75例NAT阳性,阳性率0.18%;45例HBV单试剂阳性样本有7例NAT阳性,有2例确认试验阳性(其中1例NAT阳性);18例HCV单试剂阳性样本NAT未检出阳性,确证试验5例不确定;15例HIV单试剂阳性样本NAT未检出阳性,确证试验1例不确定,追踪为阴性。结论开展NAT检测十分必要,但NAT检测不能完全代替ELISA检测,献血者的HBV、HCV、HIV检测模式选用一种ELISA试剂加一种NAT试剂检测能最大限度地防止阳性样本的漏检,更好地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4.
背景和目的 该研究的目的是在丙肝核酸检测(NAT)阳性而抗体检测阴性的HCV感染供者,用丙型肝炎核心抗原检测作确证的分析。材料和方法 平行采用Abbott PRISM HCV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CV和混合HCV NAT(95份血样混合)筛选捐血。检测出HCV NAT阳性而抗HCV阴性的供者。获得12份随访样本,采用不同的HCV抗原(包括最近上市的Trak-C第二代试剂)和HCV抗体试验检测。结果1999至2003年4年间,从1,117,681份捐血中筛选出1例HCV NAT  相似文献   

5.
核酸检测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核酸检测(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过程。方法采用Roche Cobas S201系统对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65 497份标本进行HIV、HCV和HBV3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65 497份EIA检测合格标本中,NAT共检出阳性59例,阳性检出率为0.9‰;NAT筛查阳性标本经另1种核酸检测系统确证阳性率为65.38%(17/26)。结论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血液传播疾病危险性较低人群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发生率和原因,作者前瞻性地对16515名重复供血者进行了长达36个月的追踪调查。采用第二代和第三代酶联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抗-HCV阳性供血者作HCV RNA检测。对病毒血症者同时作肝活检。在整个人群中通过社会心理学问卷形式调查确证  相似文献   

7.
使用各种来源血清样品组对3种商业来源(Abbott、Murex、Ortho)的第3代抗-HCV ELISA试剂进行了评估。血清样品组来源:(1)经各厂家第1、2代抗-HCV ELISA(不同厂家)试制检测为阳性的供血者样品(n=403);(B)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n=212);(C)多次输血病人(n=253);(D)经RIBA-2(第2代重组免疫印迹试验)和PCR(聚合酶链反应)证实为HCV阳性的供血者血浆(n=24);(E)首次供血者(n=1055)。 筛选方法 所有样品均根据厂家说明用Abbott HCV ELISA 3.0(USA)、Murex抗-HCV VK47(UK)及Ortho HCV 3.0 ELISA(USA)检测。临界  相似文献   

8.
核酸检测技术在常州地区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必要性。方法采用罗氏诊断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4月~2011年3月的血站常规EI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53 041人份标本进行H IV、HCV和HBV三项联合筛查,并对NAT筛查阳性的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53 041人份血液标本中,经过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抗-H 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51 991份。其中,NAT共检出阳性53例,阳性检出率为0.1%,分项确证实验怀疑其中1例血液标本处于H IV病毒"窗口期",追踪检测证实其H IV呈阳性。结论 NAT系统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缩短输血性H IV、HBV和HCV等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9.
背景 由于应用NAT筛查病毒,HCV、HBV和HIV—1的感染的残余危险降低主要是基于理论评估。为了确定输血传播病毒实际的残余危险,德国红十字会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次有关NAT检测的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表中下列数据:NAT前、NAT和NAT后的程序;后勤供应,血清学和供血者NAT筛查HCV、HBV和HIV—1的结果。包括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期间,12个红十字会输血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本项研究报道对志愿供血者采用抗-HCV检测,即使用基本筛选试验,2种第二代EIAs(抗-HCV Version Ⅲ,Murex;Monolisa抗-HCV New Antigens,Sanofi Pasteur),和一种免疫印迹确证实验(HCV WB,Murex)检测结果。研究设计与方法 作者比较了两个时期使用不同的基本的HCV筛选试验自愿献血者中HCV的检测结果。整个研究中采用了同样的第二代筛选检测和同样的确证实验。2种不同的基本筛选试验为半自动第二或第三代HCV EIA(Abbott Diagnostics)方法和用全自动分析仪(PRISM,Abbott)进行的HCV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hLIA)。结果 在以EIAs作为基本筛选试验期间,每年有60名供者确证为抗-HCV阳性,29名为HCV血清学不确定结果,236名有抗-HCV生物学假阳性结果。在常规使用ChLIA方法的第一年同样的供血者中,5,752名为假阳性和320名血清学不确定。引入ChLIA后抗-UCV不确定供者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主要是由于献血者与Monolisa HCV反应的数量增加,但UCV Murex无此现象(预期值18名/年与观察值31名/年,P<0.01)。结论 与第二、第三代HCV EIA比较,HCV ChLIAMonolisa HCV试验存在有显著的假反应重迭。这一发现对于选择献血者主要和次要抗-HCV筛选方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核酸检测条件下,基于ROC曲线对献血者ALT检测阈值进行研究,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分析2013年8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广州血液中心共1 018 931人次(来源于928 495名献血者)献血标本中ALT和HBV/HCV NA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以ALT值为测试变量,HBV/HCV NAT结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计算约登指数获得ALT最佳阈值。随机抽样ALT值介于现有阈值与ROC曲线所得最佳阈值之间的200名ALT单项阳性献血者,半年后随访,检测其ALT、全项血清学ELISA及HBV/HCV/HIV NAT。结果 8 593人次ALT阳性献血标本中,8 251人次(96.02%)为ALT单项阳性。ALT阳性与ALT非阳性标本的NAT单项阳性检出率无差异(P0.05)。ROC曲线的AUC为0.61(P0.05),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ALT阈值为89.5 U/L。半年后随机随访的200名ALT检测值介于(50—89.5)U/L的献血者,无1例HBsAg,抗-HCV,HBV DNA或HCV RNA呈阳性。结论现有检测条件下,建议适当上调献血者ALT检测阈值上限以保障血液安全性的同时减少血液的浪费。  相似文献   

12.
背景及目的日本红十字会(JRC)用复合试剂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1)作核酸扩增(NAT)检测,筛查血清学阴性的血液。在本研究中,作者分别报道了急性感染和随访调查中,HBV NAT-阳性供血者的特征,HBV DNA的窗口期和动力学。材料及方法自使用50份标本混合NAT筛查以来,在日本共确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美国罗氏诊断公司cobas s 201系统对2010年8月~2011年12月血站ELIS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79 414人份血液标本进行HIVRNA-1,-2、HCV RNA和HBV DNA 3项联合核酸检测(cobas TaqScreen MPX试剂),先对6人份标本混样进行NAT,如为阴性,则直接出具结果,如出现阳性结果,再进行拆分检测;对NAT检测反应性标本进行分项确证试验。结果ELISA法共检测了98 935人份标本,抗-HIV、抗-HCV、HBsAg均为阴性的合格血液共96 923份;对79 414人份血液标本NAT共检出阳性194例,阳性率为0.24%;分项检测发现127例阳性标本,病毒类型均为HBV DNA,未检测出HCV RNA和HIV RNA,阳性检出率为65.46%(127/194)。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HIV RNA-1,-2、HCV RNA和HBV DNA反应性标本,常规开展NAT能进一步提高血液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Technology,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探讨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的检测方法,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我站14203例无偿献血标本经血清学筛查合格的标本进行HBV、HCV和HIV三项联合NAT检测,并对NAT筛查阳性标本做确证试验。结果 HBsAg、抗HCV、抗HIV 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血液标本13843例,NAT共检出阳性25例,阳性率为0.18%。其中HIV-DNA检出1例,HBV-DNA检出24例。结论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有效地缩短了病毒检出"窗口期",有力地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已经证明,最近应用的NAT技术能够有效地鉴别血清转换之前的HCV阳性供血。研究设计和方法 在FDA批准的IND申请项目下,使用HIV-1/HCV多重NAT方法,对24份血液混合的EDTA-血浆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的混合标本再进行单独检测。对单标本阳性者再用2种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测定病毒的特异性反应。在签订同意书后对NAT阳性,但血清学阴性的供血者进行危险因子分析和实验室追踪检测追访。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血液筛查中抗-HCV阴性/NAT初筛阳性献血者的检出情况及其HCV窗口感染期的确认。方法 2008-2014年本中心采用酶免(ELISA)及病毒核酸检测方法(NAT)筛查492 325份无偿献血者样品,获得6例抗-HCV阴性/NAT初筛阳性献血者,使用荧光定量检测方法(QPCR)和巢式PCR(Nested-PCR)确认其HCV RNA是否存在并随访跟踪复查,以确定6例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假阳性或HCV窗口感染期的性质。结果本中心在这7年期间,492 325份献血者的抗-HCV阴性/NAT初筛阳性检出率为1/82 054(6/492 325);6例抗-HCV阴性/NAT初筛阳性献血者,确认1/6例(16.7%)处于HCV窗口感染期,1/6例(16.7%)判定为核酸检测采血管血样污染HCV造成假阳性结果,4/6例(66.7%)判定为核酸仪器检测过程中出现假阳性导致NAT初筛阳性。故本中心目前献血者HCV窗口感染期检出率为1:492 325。结论目前核酸检测存在假阳性情况,需建立额外核酸扩增方法及追踪随访才能确定样品性质,确保病毒感染窗口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展核酸检测后适合本地区传染病流行特征的献血者HIV/HBV/HCV筛查策略。方法收集本站开展NAT前后各2年献血者筛查数据及标本,分别为37 428和40 020份,对NAT阴性、单试剂ELISA阳性477份标本做补充试验和确证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开展NAT前后本地区献血者的HBs Ag、抗-HCV、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12%(64/37 428)vs 1.06%(423/40 020)、0.67%(250/37 428)vs 0.53%(212/40 020)(P0.05)、0.50%(189/37 428)vs 0.41%(163/40 020)(P0.05)。开展NAT后,3项指标ELISA检出总阳性率1.99%(798/40 020),NAT联检阳性率0.74%(276/40 020),ELISA与NAT联检同时阳性率0.53%(211/40 020);ELISA阴性标本中,NAT联检阳性率为0.21%(85/40 020),鉴别试验阴性比例70.59%(60/85),阳性比例29.41%(25/85),其中HBV DNA阳性率0.057%(23/40 020)、HIV RNA及HCV RNA阳性率均为0.002%(1/40 020);NAT阴性标本中,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率为0.17%(67/40 020),ELISA单试剂检测阳性率为1.30%(520/40 020),其中HBs Ag阳性率为0.55%(220/40 020)、抗-HCV阳性率为0.40%(160/40 020),抗-HIV阳性率为0.35%(140/40020)。对520份单试剂阳性标本中的477份标本做确证检测,HBs Ag阳性17份、抗-HCV阳性9份、抗-HIV阳性1份。结论本地区开展献血者NAT的HIV/HBV/HCV筛查对减低输血残余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若采用ELISA单试剂检测加NAT检测的模式,需对ELISA方法和试剂做谨慎评估。  相似文献   

18.
背景 采用NAT技术检测HIV可以进一步降低最近HIV感染的窗口期。关于供血者输血传播病毒基因筛选的成本效益还存在争论。研究设计和方法 维罗纳输血机构自2001年10月开始采用单份样品NAT检测所有供血者HCV和HIV-1。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为了改善输血政策和血液安全,作者根据HCV基因型评估和分析了感染HCV供血者的危险因素。材料与方法检测518名抗-HCV阳性供血者的血清HCV RNA,这些供血者均进行了临床会诊并用问卷表的形式调查了危险因素。所有HCV RNA阳性样品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77%(399/518)的样品为HCV RNA阳性,394/399进行了HCV分型。主要基因型是1b(34.3%),3a(24%),1a(19.5%)and 2(11.4%)。其中289(55.8%)供者被调查了的危险行为。27%以前有静脉注射毒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进行HCV、HBV和HIV病毒核酸筛查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红十字会输血部对自愿献血者血液的细胞成份以及做血浆蛋白分离的血浆,在预筛后与发出前,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用核酸扩增检测(NAT)方法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使用多重NAT试剂对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存活时间短的血小板检测,可节省检测时间、费用和人力。在2000年2月1日-2001年4月30日期间,采用50份血样品混合筛查,从血液和血液成分中查出112份HBV阳性、25份HCV阳性和4份HIV-1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