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刘炎 《解剖与临床》2005,10(3):226-226,228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眼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羊膜移植术治疗眼表烧伤患者19例21只眼。结果:21只眼中有19只眼手术成功,其中14只眼角膜恢复透明,5只眼形成角膜斑翳;失败2只眼,1只眼形成角膜白斑,另1只眼角膜上皮明显血管化。无睑球粘连,眼表稳定。结论:羊膜移植可有效应用于眼表烧伤的重建治疗,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在重度眼热烧伤重建眼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急性重度眼热烧伤47例55眼,手术组28例28眼(Ⅲ度10眼,Ⅳ度18眼)早期(伤后3周内)行新鲜羊膜移植术,对照组27例27眼(Ⅲ度19眼,Ⅳ度8眼)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眼表重建效果。结果手术组Ⅲ度10眼术后眼表重建成功;手术组Ⅳ度18眼及对照组24眼丧失正常眼表结构,发生睑球粘连,5眼角膜穿孔,所有眼视力均下降,手术组眼表上皮化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新鲜羊膜移植术可作为重度眼热烧伤后重建眼表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背景:羊膜移植已被用于治疗各阶段眼部化学烧伤,它能促进角膜上皮化、减轻炎症并恢复眼表完整性,防止眼组织融化。目的:通过分析羊膜移植在急性期(伤后7 d)和修复期(8 d-21 d)眼碱化学烧伤中的疗效,以及比较羊膜移植对不同程度眼碱化学烧伤的治疗效果,以探讨羊膜移植在治疗眼碱化学烧伤中的最佳应用时机和作用机制。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的眼碱性化学烧伤共47例(59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期组26例(35眼),伤后0.5 h-7 d;修复期组21例(24眼),伤后8-21 d。59眼中39眼为Ⅱ-Ⅲ级(中度烧伤),20眼为Ⅳ-Ⅵ级(重度烧伤)。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行羊膜移植术。于术前及术后3周,1,2,3个月时观察和记录角膜上皮缺损愈合率、视力、角膜透明度、眼表炎症程度、角膜血管化程度及睑球粘连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术后平均上皮缺损面积、角膜上皮化率、平均完全上皮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角膜透明度分级、睑球粘连发生率及角膜血管化程度、成功率,急性期组均优于修复期组(P <0.05);(2)...  相似文献   

4.
张庆华  李华 《医学信息》2008,(10):57-58
人类胎盘羊膜因抗原性低,能促进眼表上皮化,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有效促进结膜、角膜缺损区创面上皮化及创口愈合。所以羊膜已作为治疗重症眼部烧伤病人理想的生物材料,羊膜移植术也成为治疗重症烧伤病人的有效方法,在林床中,细致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提高羊膜移植术成功率、恢复视力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早期眼部烧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浩英  汤爱菊 《医学信息》2006,19(3):494-495
目的探讨羊膜覆盖治疗早期严重眼部烧伤的疗效。方法采用新鲜羊膜覆盖治疗碱烧伤5例5眼,酸烧伤3例3眼,热烧伤3例4眼,不明液体烧伤2例2眼。结果12眼角膜创面愈合,上皮完整,视力增进:1眼行板层角膜移植+羊膜移植术后上皮痊愈;1眼角膜持续水肿,上皮未愈。无免疫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新鲜羊膜覆盖术治疗早期眼部烧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羊膜移植目前已普遍应用于眼表重建,给早期眼烧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羊膜的选择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临床效果的报道也有部分差异。目的:新鲜羊膜与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早期眼烧伤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66例(66眼)早期眼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新鲜羊膜组和生物羊膜组,每组33例,分别采用新鲜羊膜移植和生物羊膜移植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视力、植片成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鲜羊膜组和生物羊膜组分别有2例和3例出现羊膜早溶和脱落,经二次羊膜移植后均获成功。两组角膜白斑、角膜斑翳和角膜新生血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新鲜羊膜与生物羊膜均可有效治疗早期眼表烧伤,重建眼表,二者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2例(46眼)睑球粘连患者进行睑球粘连分离联合羊膜移植手术,随访观察12~18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优31/46眼(67.39%),良7/46眼(15.22%),差8/46眼(17.39%)。且粘连程度越重,疗效越差(P〈0.01);干眼症越严重,疗效也越差。结论羊膜可有效重建睑球粘连分离后缺损的结膜表面,患眼术前睑球粘连和干眼程度将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眼表疾病以化学烧伤、灼伤占的比例最大,而且致盲率最高.在急症处理之后,对于并发症的治疗是现代眼科领域内棘手问题之一.近年来眼表重建术的研究,使以往难以治愈的眼表疾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羊膜移植术(AMT)应用的试验研究和临床报告显示了该技术的优越性.我院自1999年初应用AMT技术对10例严重角膜化学烧伤及灼伤患者,根据不同病情施行新鲜羊膜和保存羊膜材料移植治疗.随访4~10个月,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9.
刘军  崔红领  苏亚丽  刘晓芳 《医学信息》2009,22(8):1582-1583
目的 观察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辨转移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3例23眼复发性睑球粘连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新鲜羊膜治疗,随访半年-3年.结果 治疗组12例中10例未再发生睑球粘连,治愈率为83.33%,1例再次复发.对照组11例中6例未再发生睑球粘连,治愈率为54.54%,3例再次复发.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鲜羊膜移植联合结膜瓣转移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具有安全、有效、恢复快、复发率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联合睑内翻矫正术治疗眼表及眼睑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化学或热烧伤致眼表损伤及下眼睑内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羊膜移植联合睑内翻矫正术治疗。患者于术前、术后8周分别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拍照;比较患者术前、术后8周视力变化情况、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术后8周,采集中央角膜和角膜缘的脱落上皮细胞,采用PAS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8周,患者眼表状况恢复良好,眼睑内翻成功矫正,患者视力显著优于术前(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8周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延长(P<0.05),血清VEGF、TGF-β1、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PAS染色显示中央角膜及角膜缘无杯状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角蛋白12(CK12)在角膜上皮细胞中高表达,在角膜缘上皮靠近角膜侧的细胞中低表达。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睑内翻矫正术治疗眼部烧伤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眼表修复,矫正眼睑内翻,改善术后视力,实现角膜干细胞的自体扩...  相似文献   

11.
庞世名 《医学信息》2010,23(14):2464-246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施行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32例(32只眼),随访12~24个月。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新鲜羊膜移植成功,无排斥反应,30眼术后角膜光滑透明或残留角膜云翳,无胬肉增生,无睑球粘连,治愈率93.8%,2例复发,复发率6.2%。结论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施行翼状胬肉手术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病例32例(32只眼),随访12~24个月.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新鲜羊膜移植成功,无排斥反应,30眼术后角膜光滑透明或残留角膜云翳,无胬肉增生,无睑球粘连,治愈率93.8%,2例复发,复发率6.2%.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斯鲜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恢复正常眼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可行性。方法:用电凝器热烧伤的方法损伤实验家兔约1/2范围的球结膜、穹窿结膜和睑结膜。第2天,于腹上中线偏左剪开约3cm长的切口,暴露胃小弯部,剪取少许大网膜放入含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待用。将电凝损伤坏死区的结膜分离去除,大网膜呈双层折叠式覆盖于损伤区,10-0尼龙线褥式缝合大网膜和结膜的交接部分。结果:术后12d,全部大网膜与结膜缘融合生长,眼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得以逐渐恢复,角膜无明显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自体双层大网膜重建结膜囊是治疗睑球黏连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瑞虎  张斌 《医学信息》2007,20(3):229-230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36只眼)复发性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及部分睑球粘连分离联合新鲜羊膜移植。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除4只眼有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移植术后复发率为11.1%。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复发性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景:羊膜具有抗原性低、促进眼表上皮化修复、减轻炎性反应、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在修复角膜缺损区的创面,可提供一个理想的基底膜,使其迅速上皮化和创口愈合。 目的: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重症角膜溃疡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非感染性继发角膜溃疡6例(6只眼)和感染性原发角膜溃疡8例(8只眼),共14例临床连续住院患者。非感染性角膜溃疡行单纯新鲜羊膜移植(6只眼),感染性角膜溃疡羊膜移植联合碘酊烧灼(8只眼)。移植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溃疡的愈合过程,角膜透明性的变化,移植羊膜存活的时间。 结果与结论:新鲜羊膜植片未发生排斥反应。14例重症角膜溃疡移植治疗后病情缓解,未发生角巩膜穿孔、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其中非感染性角膜溃疡组1 只眼溃疡未愈合。角结膜未发生进行性溶解、穿孔,视力无提高。随访期间溃疡未出现复发及严重的并发症。提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重症角膜溃疡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角膜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眼表疾病,而羊膜遮盖移植亦是治疗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之一~([1-4])。传统的羊膜移植术需将羊膜固定于患者病眼的球结膜上。我院自主研制了一种新型眼表固定环,可替代传统的缝合固定方式固定羊膜行羊膜遮盖术,为临床治疗角膜溃疡提供一种更为简单有效且无痛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2015年收治的2例无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使用新型眼表固定环联合人羊膜遮盖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轻者影响眼部外观,重者侵入瞳孔区造成视力障碍,严重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可导致睑球粘连、眼球运动受限等并发症。常规治疗以单纯手术切除为主,虽然手术简便易行,但术后复发率高。近年来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使我们认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翼状胬肉的治疗。我院自2000年采用胬肉切除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55例(62眼)均为门诊病人,男38例(42眼)、女17例(20眼),年龄32~75岁,平均45岁,其中复发性胬肉18眼。手术指征为胬肉侵入角膜…  相似文献   

18.
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了解其有效性、安全性和局限性。方法对12例12眼角膜溃疡继发微小穿孔(穿孔直径0.5~3.0mm)患者采用多层羊膜填塞治疗。其中细菌性6例、病毒性2例、真菌性4例。清除溃疡处坏死组织,用多层羊膜填塞穿孔,其表层羊膜间断或连续缝合固定于浅层角膜上,单层羊膜再次覆盖于整个角膜表面,连续或间断缝合固定于角巩缘。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原发病。随访6—24个月。观察患眼溃疡愈合、前房形成、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第1天,患眼前房均形成,穿孔区密闭良好,炎症控制。术后40—60d,溃疡瘢痕愈合,溃疡表面完全被角膜上皮覆盖,角膜厚度基本正常,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前房稳定,未出现溃疡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结论羊膜填塞治疗微小角膜溃疡穿孔安全有效。但溃疡以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19.
新鲜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鲜羊膜移植在翼状胬肉手术中临床应用观察。方法采用新鲜羊膜治疗翼状胬肉。结果140例(172眼)随访观察1-3年,仅一眼复发,角膜混浊明显改善,视力有所提高。结论应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方法简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路璐  安刚 《医学信息》2010,23(3):653-654
目的观察生物羊膜移植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后临床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4例(70只眼)分为A、B两组-A组30例(3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B组34例(36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及自体球结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情况、角膜缘新生血管及角结膜是否有翼状胬肉样组织.结果术后随访10-18个月,A组复发2眼(6%);B组复发3眼(8%).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羊膜移植与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良好,复发率低,随诊观察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