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梅毒抗体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575份献血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 对于75份梅毒阳性血清,TP-ELISA检出阳性74份、TPPA检出阳性73份,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8.7%和97.3%。对于500份非梅毒患者血清,TP-ELISA检出1份阳性,TPPA均为阴性,后经临床及实验确认,该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结论 ELISA和TPPA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O.05)。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应作为目前临床、血站诊断和筛查血清梅毒特异性抗体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病人血清和890份健康献血者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献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ELISA试剂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使用酶标仪判读,是大批量样本筛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应用TP-ELISA与RPR法检测吸毒人群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TP-ELISA(梅毒-酶联免疫试验)、RPR(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等三种方法检测吸毒人群的梅毒抗体,了解TP-ELISA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使用TP-ELISA和RPR两种方法对454份吸毒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对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检测阳性标本用TPPA法进行确认。结果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33份,RPR检出阳性标本17份,阳性率分别为7.26%和3.74%,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PPA检测符合率达到100%。结论TP-ELISA试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RPR试剂,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操作方法简便,通过酶标仪直接读取数据,适用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站献血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TP-WB)在献血员梅毒抗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梅毒标准血清盘,分析2种TP-ELISA试剂和1种TPPA试剂检测的准确性及不足;使用WB法对无偿献血筛查的279份TP-ELISA试剂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分析ELISA阳性结果与WB结果的相关性及WB阳性条带的分布特征。结果在40份以TP-WB结果为金标准的血清盘中,XC和WT两公司的TP-ELISA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00%,高于TPPA的88.46%,但两公司试剂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92.86%与85.71%,均低于TPPA的100.00%;在筛查的279份TP-ELIS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WB确认阳性216份,阳性率为77.42%;其中包括S/CO值5且两种ELISA试剂检测同时阳性的标本205份,其WB确认试验阳性率为100.00%,占216份WB确认阳性标本数的99.9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LISA法S/CO值5和双试剂阳性,与WB检测阳性分别存在统计关联(P0.01);216份TP-WB阳性标本WB条带分布分析,其中TP17条带与梅毒抗体Ig M阳性、TP15条带与Ig G及Ig G+Ig M阳性分别存在统计关联(P均0.01)。结论 ELISA法双试剂阳性且S/CO值5,基本可确诊为梅毒,WB试验条带阳性结果对献血者感染状况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TP-ELISA和RPR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探讨解决办法,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P-ELISA法筛查梅毒,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而做RPR、Gold-Labeled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86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81例,阳性符合率为97.31%(181/186);其中121例RPR阳性,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65例RPR阴性,TPPA确证60例阳性,5例为阴性。31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8例。结论:TP-ELISA法筛查梅毒抗体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缺陷,应做TP-ELISA、RPR、Gold-Labeled联合检测,进一步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P-ELISA法、RPR法在1245例病例中梅毒筛查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疾控中心检验科1245例病人血清,当天分别采取RPR法、TP-ELISA法来筛查梅毒,RPR法、TP-ELISA法检出的阳性标本再通过TPPA法复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梅毒筛查效果。结果 RPR法的梅毒阳性率为0.8%(10/1245),TP-ELISA法的梅毒阳性率为1.8%(22/124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差异(χ2=4.559,P=0.033)。TPPA复检中,TP-ELISA法的符合率明显高于RPR法符合率(χ2=8.861,P=0.003)。结论梅毒筛查中,TP-ELISA法的正确率更高,假阳性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万展  奚敏芬  顾颖慧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39-2440
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0份娱乐场所女服务员血清标本同步采用RPR、TPPA、TP-ELISA3种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在800份血清标本中RPR阳性6例,TPPA阳性22例,TP-ELISA阳性24例,且TP-PA与TP-ELISA相关性较高。结论 TP-ELISA可作为梅毒血清学筛查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健康体检人员937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加耕  闫琳  徐长娣  袁中行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264-2265
目的调查了解盐城市盐都区健康体检人员梅毒螺旋体(TP)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TP-ELISA)检测937名健康体检人员血清TP抗体,对阳性标本作颗粒凝集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PA),确认阳性者再分别作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37例健康体检人员中共检出TP-ELISA阳性者13例(经TPPA试验确证均为TP抗体阳性),占总检测人数的1.39%。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05),不同职业人群中以药品从业人员阳性率最高,达16.67%(2/12),其次为宾馆酒店人员,阳性率为3.16%(5/158)。此13例标本中有10例RPR和TRUST结果为阴性,另3例RPR和TRUST为阳性,滴度分别为1∶64、1∶16和1∶1。结论该地区健康体检人员的TP感染率较高,有必要将梅毒检测纳入健康体检的内容。同时,在人群作TP感染的筛查时,可采用TP-ELISA试验,RPR和TRUST则不适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ELISA)的S/CO值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试验(TPPA)检测阳性率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断梅毒病例提供及时、准确的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P-ELISA法和TPPA法分别对445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获取相对应的S/CO值和抗体效价值。结果:405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经TPPA法检测确认阳性374份,阳性符合率92.35%,40份TP-ELISA法S/CO值1的标本,TPPA法检测均阴性,阴性符合率100%,301份TPELISA法S/CO值≥6.0的标本TPPA法检测结果均阳性。结论:TPPA法的阳性率随TP-ELISA法S/CO值的升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当TP-ELISA法S/CO值≥6.0时,两方法的检测阳性符合率达到100%,TP-ELISA法S/CO值与TPPA法抗体效价呈正相关,检测过程中可根据TP-ELISA法的S/CO值高低来预测TPPA确认试验结果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效价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孙昂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77-1878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对血液标本作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用TPPA试剂确诊。结果 2006-2009年共检测标本113 319份,ELISA检测阳性691份,经TPPA确认阳性326份,真阳性率0.29%,假阳性率0.32%。结论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试剂,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工作,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采用TPPA试剂确认,给献血者准确的血液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采用RPR、TPPA、胶体金法和ELISA同时对4241例监测对象的标本进行检测,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统计RPR、胶体金法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PR、胶体金法、ELISA诊断梅毒的敏感性分别为66.80%、97.27%、98.18%,特异性分别为99.72%、99.43%、99.55%;胶体金法、ELISA与TPPA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R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法,可用于临床筛查和梅毒感染的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12.
ELISA及TRUST方法用于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梅毒检测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一种更适合大批量母血和脐血标本的梅毒筛查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7年12月天津市脐带造血干细胞库的母血和脐血标本共8005份(16010对),同时用ELISA和TRUST方法进行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TRUST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33%(52/16010),ELISA法的阳性检出率是0.55%(88/16010)。52份TRUST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41份,有11份为假阳性;88份EUSA法检测为阳性的标本中经TPPA确认为阳性的有87份,有1份为假阳性,(P〈0.05)。结论用ELISA作为检测脐血梅毒的初筛方法,能够确保临床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梅毒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综合医院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共164 442例,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112 576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2 048例。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者以31~、41~岁年龄段为主(39.06%),其次是51~、61~岁年龄段(34.42%)和≥71岁年龄段(15.63%);职业分布主要以无业/待业人员(34.08%)、农民(23.05%)、退休人员(19.19%)为主。全院36个临床科室均有梅毒血清学异常的住院患者,其中主要检出科室为呼吸内科(9.86%)、妇科(7.13%)、心内科(6.88%)等。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56.79%);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均阳性(46.14%)、TPPA阳性和RPR阴性(43.31%)为主。隐性梅毒者860例,占41.99%。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异常患者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组,应加强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落实梅毒防治管理政策,加大梅毒的筛查力度,防止梅毒流行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性病门诊患者感染梅毒情况。方法:收集南京市性病门诊患者血液样本2255份,同时进行梅毒RPR和TPPA试验。结果:性病门诊患者3年来共有2255份,梅毒抗体阳性266份,阳性率为11.80%。男性平均阳性率为10.05%(134/1333),女性平均阳性率为14.32%(132/9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梅毒患者中RPR阴性、TPPA为阳性占22.93%。结论:RPR阴性TPPA阳性的早期梅毒比例较大,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胶体金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四种方法对梅毒的检测,评价四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1215例病例,同时应用ELISA法、RPR法、胶体金法,若有阳性则用TPPA法确认检测,比较四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符率。结果:1215例标本中ELISA法阳性11例,RPR法阳性6例,胶体金法阳性13例,TPPA法阳性11例。结论:ELISA法是初筛梅毒试验的理想方法,胶体金法假阳性较高,RPR法假阴性较高,要结合TPPA确诊试验和临床表现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初步评价。方法:同步进行RPR、ELISA和TPPA检测并就其进行多种组合试验。结果:准确性评价显示灵敏度(RPR+ELISA)>(RPR+TPPA)>ELISA/TPPA>RPR,特异性均高于97%;可靠性评价显示诊断效率ELISA/TPPA/(RPR+TPPA)>(RPR+ELISA)>RPR;有效性评价显示阳性预测值均高于99%,阴性预测值(RPR+ELlSA)>ELISA>TPPA/(RPR+TPPA)>RPR。结论:综合分析显示同步进行RPR和ELISA初筛实验,任一试验呈阳性反应时再行TPPA确认,是目前梅毒筛查最经济、最有效、最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欧慧 《现代保健》2013,(22):80-81
目的:筛选有效的检测试剂,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职业健康体检10286例标本,采用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梅毒诊断,并作结果分析。结果:ELISA法检出阳性标本675例中,经TPPA确证阳性657例,阳性符合率97.33%。TRUST法检出阳性424例,均经TPPA确证阳性;而ELISA筛查阳性而TRUST阴性的标本有7.17%的假阳性结果。结论:建议3种检测方法结合应用能更有效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RPR、ELISA和PCR 3种梅毒检测方法在献血筛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选择适合血站大规模血液筛检的梅毒检测方法。[方法]用RPR法和ELISA法对32 327份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同时进行梅毒检测,对任意一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使用荧光PCR法和TPPA法进行检测。[结果]在32 327份标本中,RPR阳性108份,ELISA阳性174份;201份RPR阳性和/或ELISA阳性的标本,PCR全部阴性;108份RPR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81份,174份ELISA阳性标本中TPPA阳性144份。[结论]综合考虑方法学和实际操作等因素,3种梅毒检测方法中,ELISA目前最适合血站大规模的血液筛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合理选择特殊人群梅毒血清学筛查的有效方法,提高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运用其结果反映梅毒流行情况,评估流行趋势。[方法]同时采用TPPA、TRUST两种检测方法对被行政拘留的卖淫女进行连续的梅毒血清学监测。[结果]共监测581例,TPPA阳性119例,阳性率为20.48%;TRUST阳性55例,阳性率为9.46%;TRUST阳性率仅为TPPA的46.21%。[结论]梅毒筛查方法,尤其是特殊人群、供血人员及哨点血清学监测,宜以TPPA进行筛查,阳性结果再进行TRUST/RPR定性、定量检测,以明确活动状况,可以有效地降低漏诊,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梅毒感染状况,评估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