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医学重"忌口""忌口",顾名思义,就是对饮食物的禁忌。通俗地说,就是指人们不该吃哪些东西,因为吃了这些东西后,会对健康或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的影响。"忌口"的观念,是伴随着传统医学和文化中的"药食同源""饮食补益"而产生的。古代的人们在漫长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全面的饮食、充足的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必须条件。与此同时,人们也通过大量的例子认识到,某些疾病的患者不适合吃某类食物,  相似文献   

2.
伤食细辨     
杨队 《中国药店》2013,(4):66+68
"伤食"是中医学的一个病名,又称"食伤",与西医学中的消化不良相近,是由饮食不节,或饮食过饱,或贪食瓜果生冷,或恣啖肉脂厚味,或杂食相克而导致食物滞纳在胃,不能消化,致使脾胃功能减退而出现以恶心厌食、嗳腐吐馊、脘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积滞性疾病。此病多发于儿童、老年人以及素体脾胃功能差的人、长期缺乏运动锻炼者及饮食有特殊偏嗜的人群,于夏季瓜果盛季或节庆假日尤多见。其诊断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参与人体生长发育,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的维生素还有"助性"作用。不过,有此作用的维生素基本上在人体中贮存量很少或没有贮存,常常出现不足或缺乏,故应注意从食物中摄取。  相似文献   

4.
忌口也称禁口、食忌、食禁等,是指在中医临床中注意饮食禁忌,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忌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忌口是指患病时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又称病中忌口。广义的忌口除病中忌口外,还包括因年龄、体质、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忌食或少食某些食品,也包括为避免某些病情复发而忌食某些“发物”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疽、泄泻、水肿、卒中等症。因此,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辨证施护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健康美食     
《健康管理》2012,(10):94-94
寒露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为寒露节气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宜食甘淡滋润之品,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放开,备孕妈妈们也越来越多,想孕育健康宝贝,其实不仅要注意饮食健康,还要注意居室健康。室内环境污染及不卫生,都会影响精子或卵子的活力,导致不孕、流产或胎儿畸形,或宝贝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营造一个健康家居环境的问题不容忽视,但这其中有很多学问,应注意以下9个细节……  相似文献   

8.
王崇行 《家庭用药》2013,(12):48-49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位超重肥胖者想要减肥,很认真地进行健身锻炼,同时却“放开肚皮吃”,不注意控制饮食,这种单一的方案,肯定达不到减肥效果。如果调整为“双管齐下”方案,既坚持锻炼“迈开腿”,又结合饮食控制“管住嘴”,经过一个阶段就会显现出减肥功效。有氧运动创始人库珀博士认为,保持人体全面身心健康的奥秘是保持平衡。人体每天需要一定的营养素,需要适量的休息和睡眠,还需要适度的体力活动(有氧运动),如果三者均能维持在“适度”范围,则人体平衡,身心健康。我国传统健身早就有“五调”之说,提醒人们在调身、调心、调息进行健身锻炼的同时,应当调食、调眠,注意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实施整体保健。健身锻炼置于整体保健大背景之上,和众多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结合起来,方能事半功倍取得较佳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血脂症是人体血浆脂质浓度过高的疾病,病因系饮食不节,过食甘肥,或七情内伤,或房劳伤肾而引起.根据滋补真阴,益气养心,化痰通络的原理,我们采用纯中药  相似文献   

10.
疾病初愈,因饮食不节而复发,或变生他证,中医称之为“食复”。“食复”易发于外感疾病初愈之际,以流行性感冒最为典型,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感冒后不忌口,调护不当,使疾病复发的例子颇多。对于感冒后的调养,一般人都不以为意,殊不知,病愈后的护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指出呕吐由寒气、火热、湿浊等病邪引起。很多有效治疗法沿用至今,但呕吐之服药、饮食、精神施护良医莫能为之。 1 呕吐的病因:呕吐是由外感风寒暑湿以及秽浊之气,侵犯胃府;内伤情志(肝失条达、横递犯胃);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油腻,不洁等食物,伤胃滞脾、食停不化;脾胃虚弱、寒浊或痰饮中阻;胃阴不足,失其润降等多种原因,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焦平 《中国乡村医药》2010,17(10):80-83
婴幼儿腹泻,又称小儿消化不良,是3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发病以夏、秋季最高。病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微较成人更为迫切,但因小儿饮食不能自节,加之调护失宜,喂养不当,突然改变饮食,次数无度,饮食过饱,或饮食不洁,过食生冷瓜果、肥甘厚腻等不消化食物,伤害了脾胃,脾伤则不运,胃伤则不能消磨水谷,从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发生泄泻。  相似文献   

13.
<正>服中药要"忌生冷"或"忌油腻"等,服西药也要注意联合用药配禁忌,而饮食与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常为人们所忽视。食物种类繁多,成分各异,服药期间能与三餐饮食配合得好,可提高药效,如配伍不当,则可改变药物活性。影响药吸收与代谢过程,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盛佳婉 《家庭医药》2013,(10):22-22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利用食物的营养来防治疾病,通过调整饮食来补养脏腑功能,可促进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但是,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的减退,往往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对体内毒素、代谢产物的排泄。因而,老年人的健康饮食显得尤为重要。怎样的饮食才是合理、健康的?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内科主任刘健博士总结了老年人饮食的12字真经,即杂食、慢食、素食、淡食、稀食、断食。  相似文献   

15.
妇女怀孕后,每天所吃的食物,除了维持自身机体代谢和消耗所需外,还要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吃两个人的饭。因此,孕妇营养的好坏,不但影响自身健康,也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但由于缺乏科学引导,很多孕妇及其家庭成员都陷入了一些误区,为母婴带来了本可避免的危害。那么,孕妇饮食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无不足 无过剩 孕妇如果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发育迟缓或流产;而营养过剩,又可能导致胎儿巨大及各种并发症,造成难产。所以,孕妇饮食应根据其特殊的营养特点进行合理搭配,在质和量上满足孕产需要,保证既无不足,也不要过剩。同时注意饮食多样化,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具体的食物选择,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糖类不能少 糖类是能量供给的最  相似文献   

16.
肛肠病的饮食护理龙岩市中医院邱凤美饮食不节常是肛肠疾病发生的因素,相应地注意饮食调理也是预防和治疗肛肠疾病的方法之一。肛肠疾病包括痔、肛裂、肛瘘、肛门湿疹、结直肠炎、直肠癌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有便血、肛痛、流脓、脱出、便秘、瘙痒,异物感等,随病因病症...  相似文献   

17.
<正>《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同时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  相似文献   

18.
胃炎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浓茶,进食宜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 对溃疡病的饮食调理应分期进行:  相似文献   

19.
刘桂玲  秦平  王秀华 《首都医药》2004,11(20):38-38
脾胃病一年四季均可罹患,且无年龄、性别之差异,与人体禀赋、饮食习惯相关。古代医家十分重视脾胃的功能,并不断探究其生理病理,而治疗脾胃病的法则与方药也是层出不穷。可是却常常听到一些抱怨,认为前人的法则不适合今天使用,古人的方药不适合现代人服用。笔者现对临床中的一些体会论述如下。1.升降与虚实是脾胃的生理和病机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与胃(府)互为表里,脾主水谷运化为阴(脏),胃主受纳腐熟为阳(府),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寒热无度,或脾胃素虚,复食生冷,脘…  相似文献   

20.
饮食保健几乎是所有慢性病患者所关注的,乙肝患者当然也不例外。首先饮食结构应合理,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也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肝脏功能减退常常影响脂肪代谢,所以很多慢性肝炎患者会合并有肝炎后脂肪肝。因此饮食要注意低脂肪、低糖(过多的糖进入体内易转化为脂肪)、高蛋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