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评价TUVP术患者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行TUVP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镇痛方法为:A组:芬太尼0.02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B组: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C组:手术前15min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D组:术毕缓慢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芬太尼0.01mg/kg+恩丹司琼8mg,术后镇痛。镇痛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比较术后VAS评分和镇静评分(SS)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2h四组间的VAS无统计学差异,而4、12h时A、C、D组的VAS显著低于B组(P〈0.05),12h后四组间的VAS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时A组SS高于其他三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4h以后四组间的ss差异无显著性。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B、C、D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UVP术术前和术毕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然后以0.01mg/kg芬太尼PGIA维持48h镇痛效果良好,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张景俊  徐晖  朱明 《淮海医药》2009,27(1):59-6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不同时间给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疼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1~2级择期行LC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30例。A组于术后即刻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B组于诱导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术后1h(T0)、2h(T1)、4h(T2)、6h(T3)、8h(T4)、12h(T5)采用VAS法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术后2h内,B组VAS评分降低(P〈0.01);术后2—12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氟比洛芬酯预先给药的镇痛效果要好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手术不同给药时段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 I~Ⅱ级腹腔镜手术患者,统一采用静脉麻醉药物诱导和吸入药物维持麻醉,以及预防术后呕吐反应.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拔管前再给予50 mg;B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拔管后再给予50 mg;C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D组拔管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拔管时的HR变化百分比.采用VAS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术后1 h的VAS评分.结果 手术时HR:A、B、C、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HR:A、B、C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的VAS评分:A、B、C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较好,术前给药优于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和单纯氟比洛芬酯用予椎管狭窄扩大成形椎弓钉内固定手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腰椎管狭窄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泵内药物:A组,芬太尼1mg+格拉司琼3mg+0.9%NaCl共100ml;B组,氟比洛芬酯200mg+格拉司琼3mg+0.9%NaCl共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5mg+格拉司琼3mg+0.9%NaCl共100ml。参数设定:A组负荷量为泵内药物5ml,B、C组负荷量为氟比洛芬酯50mg(5ml),持续输注为各组泵内药物2ml/h,PCA2ml,锁定30min.观察24b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时A,B和C组的VAS,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4h内的PCA按压次数C组显著少于A和B组(P〈0.05)。B,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镇痛期间无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腰椎管狭窄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9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A(地塞米松10 mg复合氟比洛芬酯50 mg)、B(氟比洛芬酯50 mg)和C(空白对照)组,对A、B组患者在手术前15 min一次性静脉给药,对C组患者不作镇痛干预。观察术后2、4、6、12、24、48 h患者的疼痛状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镇痛药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 h内,A、 B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C组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 、B组患者的VAS评分无差异( P >0.05);术后6~48 h,A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B、C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 C组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的例数高于A组( P <0.05)。结论地塞米松能够增强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两种药物同时使用是较好的超前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下肢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推注,B组给予曲马多注射液100mg肌内注射,观察指标为镇痛效果、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点镇痛效果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A组镇痛起效时间(8.36±5.89)rain,B组镇痛起效时间(16.67±8.95)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持续时间4h以上两组均达56.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为下肢骨折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氟化洛芬酯联合吗啡与单纯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开腹胆囊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组(A组)30例和吗啡组(B组)3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A组术后镇痛给予吗啡25mg+氟比洛芬酯150mg+托烷司琼10mg/100ml;B组术后镇痛给予吗啡45mg+托烷司琼10mg/100ml;两组均以拔管前15min静脉注射吗啡2mg为负荷量。两组PCIA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观察两组镇痛开始后4h、8h、24h各时间 点的视觉模拟痛觉评分(VAS),24h泵按压次数,监测并纪录镇痛开始时及开始后各时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相近,VAS评分、泵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期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用于腹部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吗啡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ASAⅡ级行全子宫切除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A、B和C三组。术毕PCIA为A组:芬太尼1.0mg,格拉司琼6mg;B组为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100mg、格拉司琼60mg;C组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PCIA,芬太尼0.5mg,氟比洛芬酯50mg、格拉司琼6mg。镇痛泵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10mL。记录术后4,12,24,36,48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PCIA按压次数与各时点的VAS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陈宝林  程浩  朱中良  鲍红光 《江西医药》2009,44(12):1242-124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T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型。方法将120例ASAI~Ⅱ级人工流产者分为3组。A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B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1μg/kg,10min后再注射丙泊酚2.5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10min后再注射丙泊酚2.5mg/kg。3组术中若出现体动追加丙泊酚0.5mg/kg,直至体动消失。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起效时(T1)、手术中(T2)、手术结束时(T3)、唤醒时(T4)的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麻醉起效时间、唤醒时间、丙泊酚用药量、麻醉效果及唤醒后1、5、15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麻醉起效时各组SBP、HR、RR、SPO2均较诱导前降低(P〈0.05)。SPO2方面:与术前相比,麻醉起效时以及手术中3组SPO2均降低,同期组间比较A、B组比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术后唤醒时间及丙泊酚用药量少于A组(P〈0.05),术中麻醉效果评定B、C组均高于A组(P〈0.05)。B、C两组唤醒后1、5、15min时下腹部疼痛的VAS值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术中麻醉及镇痛效果,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对呼吸抑制较轻,而且唤醒迅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后疼痛时静脉注射芬太尼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旨在寻找最佳给药时机。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术后静注芬太尼0.1mg;B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分别于注药后5min、10min、30min、1h、4h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镇静评分(0AA/S)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两组VAS评分均显著减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改良镇静OAA/S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比A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LC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芬太尼镇痛、镇静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显微支撑喉镜下成人声带息肉摘除术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在术前10min静脉注射1mg/kg的氟比洛芬酯,手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在手术前1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手术后静脉注射1mg/kg的氟比洛芬酯;C组在手术前后均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单盲评估患者术后0.5、1、2、4、8、12和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与氟比洛芬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A组0.5、1、2、4、8h VAS评分与B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24h 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静脉应用有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洪忆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94-1595
目的观察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麻醉方法均为静吸复合全麻,于术毕前30min,A组静脉注射曲马朵100mg,B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2mg,C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D组对照不给药。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程度,术毕及术后4h.8h、12h、24h、48h各时点腹部疼痛程度。结果实施预防性镇痛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毕及术后4h,8h、12h、24h腹部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前30min,静脉注射曲马朵、氯诺昔康或氟比洛芬酯预防性镇痛,安全有效,镇痛效果相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人流孕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各20例,A组:单纯使用异丙酚2mg/kg;B组:先缓慢静咏注射芬太尼1μg/kg,10min后使用异丙酚2mg/kg;C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10rain后使用异丙酚2mg/kg。三组静脉注射异丙酚的速率均为80mg/min,必要时追加适量异丙酚。连续监测HR,MAP,SpO2,记录术中相关指标及麻醉期间不良反应。结果B、C组术后苏醒时间和全程异丙酚用量均少于A组(P〈0.05)。在睫毛反射消失时、异丙酚给药2min及术毕各组HR、MAP、SpO2均降低(P〈0.05),B组SpO2显著低于A、C组(P〈0.05),术中SpO2在85%~89%及〈85%区段的发生率B组高于A、C组(P〈0.05)。B、C组术后2h镇痛优者高于A组(P〈0.05)。A、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率高于B、C组(P〈0.05)。B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良好,且能减少异丙酚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凯纷)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2010年8月—2叭2年4月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术患者8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rag,手术结束后等到患者拔管清醒,镇痛药物均采用芬太尼1.0μg/kg。我们根据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h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结果根据VAS评分标准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h评分均低于B组患者(P〈0.05),而且A组在手术后24h内采用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良好,阿片类药物应用也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6.
陈聚朝  赵东  田园 《河北医药》2010,32(6):701-70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5岁以上择期髋关节手术患者90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PCIA,并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1.0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8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C组:氟比洛芬酯200mg+芬太尼0.6mg+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PCIA方式采用持续背景剂量(2ml/h)配合单次按压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采用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评估24h内的镇痛效果,分别记录术后2、4、8、12、24h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3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次数无明显差异;随访观察A、B组恶心、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镇痛期间A组发生呼吸抑制2例。结论相对于单独应用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相同,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的乳腺癌根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100μg、盐酸托烷司琼5mg;B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PCIA为舒芬太尼50μg、氟比洛芬酯100mg、盐酸托烷司琼5mg。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观察两组患者镇痛开始后2h、4h、8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8h泵按压次数,监测并记录镇痛开始时(0h)及开始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的变化,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48h泵按压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同时可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颈部甲状腺手术全麻术后喉痛和切口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对照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5ml。观察术后2、24、48h两组的舒适评分法(BCS)和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BCS评分术后2、24、48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有效缓解甲状腺手术全麻术后喉痛,且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万军  翟鑫鼎  董江龙 《河北医药》2010,32(20):2877-2878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膝关节表面置换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ASAI一Ⅱ级行膝关节表面置换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术后镇痛泵内应用芬太尼15μg/kg、昂丹西酮8mg,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0ml。B组术前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g/kg,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g/kg,术毕镇痛泵内应用芬太尼10μg/kg、昂丹西酮8mg,以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0ml。分别记录术后0、4、8、24h的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用量。结果术后0、4、8hB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A按压次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用量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膝关节表面置换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20例,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于切皮前、缝皮时、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术毕4组开启同样配方的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h(T1)、4h(T2)、8h(T3)、12h(T4)、24h(T5)、48h(T6)的VAS镇痛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术后24h内患者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B、C、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在T1、T2、T3、T4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患者静脉自控镇痛c组(P〈0.05),在T1、T2、T3时间点的Ramesay评分均显著高于B、c组(P〈0.05)。B、C、D组患者在术后24h内的PCIA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A组(P〈0.05),D组患者在术后24h内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于手术切皮前和缝皮时均静脉给药,获最佳妇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