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522-1524
观察肝素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堵管的效果。选取医治的94例下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均行手术外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肝素冲管治疗,对照组行生理盐水冲管治疗,比较两组堵管及创面愈合情况。观察组管道畅通率(91.49%)比对照组(61.70%)高,VSD使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术后第1、3、6d的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创面组织病理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肝素冲洗预防负压封闭引流可明显降低下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堵管率,促进引流通畅,且可缓解创面疼痛,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0例Ⅳ期及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创面清创,使用藻酸盐或抗菌敷料填塞、换药;观察1组创面清创后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用一次性无菌高弹力海绵加普通一次性16号胃管代替内置引流管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充填创面,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维持有效引流5~7 d后拔除或更换;观察2组创面清创后按观察1组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比较3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42 d时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2 d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优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压疮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均早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疗效更好,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的时间更快,有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伤口管理护理在动脉闭塞下肢溃疡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动脉闭塞下肢溃疡行VSD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VSD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将伤口管理护理应用于VSD治疗中,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创面细菌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动脉闭塞下肢溃疡患者行VSD治疗过程中加强伤口管理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炎症水平,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乳腺脓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01—2015-01收治的70例乳腺脓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脓肿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脓腔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经6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示观察组无复发、乳房变形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17.1%,乳房变形2例,发生率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满意,优于传统脓肿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2月—2019年7月在接收治疗的46例毒蛇咬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清创后行常规切开引流治疗,观察组清创后行一致性操作流程合并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7 d内患肢周径减少值、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住院期间创面感染、皮肤坏死发生率及皮肤坏死面积差异。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患侧肢体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5、7天时,观察组患者患侧肢体周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皮肤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皮肤坏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创口愈合,降低感染、组织坏死等发生概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减轻了医疗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伤口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在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负压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慢性溃疡行负压引流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n=58)及观察组(2018年1月—12月,n=58),对照组患者负压引流期间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负压引流期间成立伤口护理专科小组,对患者实施管理,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及治疗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长出时间、伤口渗液时间、每天换药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创面渗出液性质积分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口护理专科小组管理能有效提高负压引流治疗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应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患者9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创面评分、引流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7 d细菌清除率、7 d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率及患者满意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面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引流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 d细菌清除率、7 d皮肤软组织缺损愈合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有效促进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患者负压引流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下肢毁损伤患者100例,均接受保肢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敷料更换联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次数、细菌转阴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炎、深部感染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截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下肢毁损伤保肢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力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干预在下肢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下肢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引流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引流期间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疾病知晓率、伤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观察组堵管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换药次数、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观察组肉芽组织增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护能力,降低负压封闭引流堵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溃疡愈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对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红细胞沉降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将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治疗的29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31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变化情况及感染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WBC、ES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术后深部感染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况世荣  吴海燕  李惠 《护理研究》2012,26(14):1307-1308
[目的]探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严重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61例严重软组织损伤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组运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比较两组病人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及创面感染率、创面平均清洁时间、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负压封闭引流管堵管、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清洁时间及肉芽组织生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既可预防创面感染,又可减少引流管堵管及人工皮干结变硬情况,提高引流效果,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在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负压引流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84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应用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长出时间、每天换药次数、伤口渗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长出时间、每天换药次数、伤口渗液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感、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治一体化伤口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负压引流治疗老年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可冲式负压封闭引流术对降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4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良可冲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组织缺损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以及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组织缺损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肉芽生长时间和愈合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可冲式负压封闭引流可以有效降低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发生率,促进肉芽组长的生长和伤口愈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 3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引流及抗生素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万古霉素珠链植入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恢复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TGF-β1、Smad3等指标水平,随访并比较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骨吸收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后1、3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Sma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6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珠链植入可缩短慢性骨髓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成骨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骨科创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处理治疗,观察组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优良率、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的优良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创面植皮愈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0%,而观察组两次植皮愈合率和三次植皮愈合率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提高创口愈合效果,有助于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值得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传统换药技术在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判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换药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Gill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换药技术,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的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骨创伤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对术后感染伤口愈合时间及渗液酸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术后创伤性伤口感染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采取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比较两组渗液酸碱度(pH值)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创伤性感染伤口实施封闭负压引流联合局部氧疗能够调节患者pH值,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深Ⅱ、Ⅲ度烧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4年6~12月确诊为深Ⅱ、Ⅲ度烧伤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深Ⅱ、Ⅲ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特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2.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深Ⅰ、Ⅱ度烧伤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经过特殊护理方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且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率,为患者减轻了痛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诊治的100例老年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呈逐渐缩小的趋势(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第1d、3d、7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缩小率以及肉芽面积增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植皮时间、住院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老年烧伤患者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创面面积,降低疼痛程度,加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田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5034-5035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应用于骨创伤难愈创面的护理对策。选取收治的186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9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治愈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对策和注意事项。观察组感染发生率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性护理方式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