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2年7月~1997年6月共收治22例白血病患者,经化疗后,发生骨髓重度抑制。我们在护理中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疗法、心理护理等,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至临床资料2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均为初治,男11例,女8例,男女之比1.8:1;年龄16~62岁,平均42岁。急件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所有病例均按国内统一标准诊断。治疗方案主要为:on方案(柔红霉素eomgx3天,阿糖胞昔ZO0mgX7天),HA方案(高尖杉酯减4mgX7天,阿糖胞什ZOOmgX7天)。化疗后…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阿糖胞耷主要用在难治性、复发性急性非林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或对完全缓解后的白血病患者实施强化治疗。如何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提高患者耐受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991年1月至1998年10月采用大剂量阿糖胞书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8例,其中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5例,完全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13例,实施大剂量化疗24例次,阿糖胞育用量一般1500mg·m(-2)·d(-1),持续静脉滴注共3天,其中6例次加用柔红霉素40mg·m(-2)·d(-1),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2护理措…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应用表鬼臼毒素(VM-26)和阿搪胞苷联合治疗1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结果。其中1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例为细胞化学染色阴性的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诊断时分类,5例属于标准危险白血病,9例为高度危险患者。14例中6例有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例有纵膈肿块,5例系T细胞ALL。所有病例以往均经强的松、长春新碱、柔毛霉素治疗,13例还用了门冬酰胺酶,有的还加阿糖胞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评估了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经一个标准疗程的加强化疗后复发或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安全性和疗效。 108例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67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3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危象9例和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引起的急性白血病2例。方法:所有病人接受氨甲喋呤(5mg/m~2/日,静滴,第1~3天)、鬼臼乙又甙(80mg/m~2/日,静滴,第1~5天)和阿糖山芋酰胞苷(enocitabine,170mg/m~2/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索HA方案[H]:高三尖杉酯碱(HHT) 阿糖胞苷(Ara~c)]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中可引起明显骨髓抑制的原因;作者选择2001~2002年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人采用HA方案联合化疗对造血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在化疗期间或在化疗后常出现口腔溃疡及舌面清高。自1992年3月至1998年间月,我科采用针剂维生素B12加胰岛素及中药吴荣英外敷涌泉穴,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发口腔溃疡患者,经过215例临床应用,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使化疗得以顺利进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5例均为我院血液科1992~1998年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急单74例,急粒(M。a)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86例。其诊断标难符合1985年根据FAB协作组修订的分型标准,急非淋采用“HA”方案、DA方案、VA方案、及AA方案等。急淋采用V…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7例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仪免疫分型、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应用常规白血病治疗方案并随访。结果:17例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洛床上多表现为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肝大、髓外浸润等。免疫分型显示髓系与B淋巴系或T淋巴系共表达分别为53%、29%。染色体检查异常核型占33%(5/15)。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60%,9例CR患者接受巩固强化治疗,4例至今持续缓解[其中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位缓解期已14(6~21)个月。结论:急性系列不确定白血病诊断有赖于对细胞形态学、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的综合判断。allo—HSCT可能是治愈此类患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加血外啉结合化疗治疗白血病43例曹凤珍,李哲,文卫,韩玉华,王万林白血病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60岁,平均29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6例。经多疗程联合化疗或大剂量化疗无效或复发、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VD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应用VD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9例为治疗组,同时随机应用VDCP方案治疗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达完全缓解所需的时间及患者住院天数,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19例VDAP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68.4%),与对照组(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完全缓解时间20.1 d,中位住院天数32 d,对照组分别为34.2 d和41.3 d,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可靠,能缩短患者达完全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新医学》1995,(2)
混合造血因子在急性白血病的应用孟海祥,高瑞兰,钱申贤等。中华内科杂志,1994,33(9):619~620作者选取13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及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作治疗组,与同期该院收治化疗方案相同的ANLL12例、ALL4例...  相似文献   

1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一例张国华鹿洪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较为少见,我们曾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1岁。近1个月无明显原因出现乏力,20天前开始咽痛、发热,体温38℃左右,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用青霉素、先锋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Hyper-CVAD/MA强力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士对相关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2月,应用Hyper-CVAD/MA强力化疗方案治疗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护士密切监护并观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积极给予护理措施。结果 8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并出院,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Hyper-CVAD/MA强力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严密观察病情,强化化疗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观察VCA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4月-1998年9月,4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VCAP方案诱导化疗的效效。分析患者的缓解率,生存期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结论VCA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确定,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TAE方案对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1例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TAE方案治疗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应用其他方案化疗的难治性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明确的疗效,是治疗急性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HA-C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8例侯天德,彭晓景,符粤文,曹玉珊,谷景棉,李光红贵阳、西安白血病研讨会后,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DA、HA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缓解率有所提高 ̄[1~3]。本院从1987年3月至1992年底...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急性白血病缓解率低、预后差 ,对其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为最佳 ,学术界尚未统一。回顾我院收治的 61例老年急性白血病 ,以进一步探讨老年急性白血病治疗方案的选择。1 研究对象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自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的年龄≥ 60岁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共 61例 ,平均发病年龄 65岁 (60~ 77岁 ) ,男 43例 ,女 18例 ,男女之比为 2 4∶1。其中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49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2例。在 49例ANLL患者中 ,M15例 ,M2 2 4例 ,M44例 ,M513例 ,M63例。在 12例ALL患者中 ,L11例 ,L…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白血病7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丹阳  吴燕云  陈纯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2):1057-1058
急性白血病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年龄波及整个小儿年龄时期 ,其发病率约 2~ 4/ 10万人口 ,而14岁以下的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 35 % [1] ,常以发热、贫血、出血及白血病细胞浸润引起的症状为首发表现 ,但亦有少部分患者起病不典型 ,以致临床误诊而延治。本文将误诊 7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了 1986~1999年在我院住院 ,经骨髓穿刺涂片检查确诊的急性白血病 173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39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37例 ,诊断均符合全国统一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1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全身多发静脉血栓的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进一步探讨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1例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使临床医生在今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结果 1例确诊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全身多发静脉血栓。结论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可能出现全身多发静脉血栓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马法兰、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MAC)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不同类型白血病的疗效,比较了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用MAC方案预处理ABMT的疗效。结果:MAC方案对两类急性白血病患者均有明显的造血抑制及抗白血病作用。MAC方案作预处理ABMT后AML患者比ALL患者复发率低,生存期长[24(3~62)个月vs14(1~26)个月]。提示:MAC预处理方案适用于AML患者,而对ALL患者作ABMT需调整或改换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乌苯美司与化疗联合治疗难治或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4例难治或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治疗组接受含乌苯美司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效者继续服药6~10个月;对照组单用普通联合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7例达到完全缓解,1例为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58.33%,总有效率66.67%。追踪观察1年,7例完全缓解者仅2例在6月个左右复发,且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4例达到完全缓解,3例为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33.33%,总有效率58.33%。追踪观察1年,4例完全缓解者均在1~6个月复发。【结论】乌苯美司能提高化疗药物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延长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药物毒性低,值得推广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