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资料证实维生素A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密切。维生素A缺乏能从多方面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淋巴器官萎缩、NK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免疫反应下降。更重要的是,维生素A缺乏使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原成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明显减少。维生素A正常水平的动物,给予维生素A,可以发挥佐剂作用,提高机体对特异抗原的抗体应答,并能增强细胞免疫,产生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A与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资料证实维生素A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密切。维生素A缺乏能从多方面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淋巴器官萎缩、NK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免疫反应下降。更重要的是,维生素A缺乏使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原成分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明显减少。维生素A正常水平的动物,给予维生素A,可以发挥佐剂作用,提高机体对特异抗原的抗体应答,并能增强细胞免疫,产生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溶解或循环形式存在于机体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分子量为240KD,430KD,500KD三类,其重要生物学活性为能与膜型的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膜表面的LFA-1和Mac-1,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特别与肿瘤的发展、发展及转归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状态下,体内sICAM-1水平明显增高。本文拟对sICAM-1的产生、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溶解或循环形式存在于机体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分子量为240KD,430KD,500KD三类,其重要生物学活性为能与膜型的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膜表面的LFA-1和Mac-1,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特别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状态下,体内sICAM-1水平明显增高。本文拟对sICAM-1的产生、结构、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间粘附分子—1测定在肝细胞肝癌诊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关于细胞粘附分子-1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表明,80%-96%HCC组织中ICAM-1的表达呈阳性,而血清中ICAM-1与细胞ICAM-1的表达吻合率为87%;体外实验证实血清ICAM-1来源于肿瘤细胞表面脱落的ICAM-1;由于血清ICAM-1来源及结构的特点,可干扰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监控,使病情迅速发展;临床上观察到血清ICAM-1水平与HCC病情的恶化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酸碱平衡紊乱,严重损害机体代谢和生理功能,甚至威胁生命。新生儿由于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低下,更易发生紊乱,而阴离子间隙(AG)在判断酸碱紊乱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足月新生儿窒息复苏后AG状态作一分析。资料与方法1.患儿娩出后作1分钟Apgar评分,≤3分...  相似文献   

7.
Fas/Apo—1(CD95)系统与细胞凋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Fas/Apo-1(CD95)系统与机体免疫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几年来一直是免疫学家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Fas/Apo-1在Ipr突变小鼠和胸腺T细胞发育中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Fas/Apo-1系统诱导凋亡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A对癌高发家族高危人群SCE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A对癌高发家族高危人群SCE率的影响赵艳青,陈安军,蒋晓璇,顾元亮,娄海玲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多种化学致癌剂诱发的肿瘤,并可将癌前期细胞逆转为正常细胞,已被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所证实[1].在我们以前研究中,已经将癌高发家族中现...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痴呆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酒精性痴呆(PAD)被认为是与维生素B1缺乏及酒精直接对大脑皮质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关的疾病,但PAD的病理机理仍有争议。文献报道嗜酒者比不饮酒者脑卒中发病率约高3倍[1]。因此对PAD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该病的病理机制和临床治...  相似文献   

10.
锌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研究表明,严重高锌可引起机体生物合成、中枢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导致机体生长发育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反复感染[1]。本文通过建立常锌(ZN)与过量锌(ZE)大鼠模型,对大鼠肠道粘膜sIgA的表达做了定位和定量...  相似文献   

11.
APO-1/Ras为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45KD,属于NGF/TNF受休家族,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中,与之结合的配体及单克隆抗休均可诱导细胞凋亡。已发现APO-1/Fas参与了胸腺细胞选择,CTL效应、免疫应答调节等多项生理活动,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联系密切,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也潜在相关,提示APO-1/Fas和相应配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五届国际白细胞抗原会议命名APO-1/Fas为CD95。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1~3日内戒断期中的血浆内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的浓度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均较正常人为高,说明海洛因作用于下丘脑而刺激ACTH、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使ANP与PRA-ATⅡ-ALD系统亦参与机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1-3人戒断期中的血浆内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TⅡ)和醛固醇(ALD)的浓度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人为高,说明海洛因作用于下丘脑出而刺激ACTH、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使ANP与PRA-ATⅡ-ALD系统亦参与机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APO—1/Fas(CD95)分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PO-1/Fas为I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45KD,属于NGF/TNF受体家族,广泛分布于多种组织中,与之结合的配体及单克隆抗体均可诱导凋亡,已发现APO-1/Fas参与了胸腺细胞选择、CTL效应、免疫应答调节等多项生理活动,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联系密切,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也潜在相关,提示APO-1/Fas和相庆配体的相互综合利用能是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五届国际白细胞抗原会议命名AP  相似文献   

15.
肺结核病人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_(12)的含量变化叶一秀,王仲元,王巍,李世平,王安生血清叶酸(FA)和VB(12)RIA测定已用于血液病、尿毒症等疾病的诊治[1,2],但有关肺结核病人血清FA和VB(12)含量变化的报告很少。为此我们对肺结核病人血清?..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大学生学生生活应激量表测试结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许多理论家和研究者试图以不同的方式对应激加以定义和研究。Selye的GAS(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应激理论对应激以及应激状态下所产生的机体反应做了精辟的阐述[1]。近年来,人们对大学生生活应激及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Fas/Apo-1(CD95)系统与细胞凋亡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s/Apo-1(CD95)系统与机体免疫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几年来一直是免疫学家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Fas/Apo-1 在Ipr突变小鼠和在胸腺T 细胞发育中研究的新进展,重点阐述了Fas/Apo-1 系统诱导凋亡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酸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于晓,高进维生素A酸类化合物(retinoids)是一大类天然或合成的具有维生素A结构或活性的化合物。维生素A(视黄醇)在体内氧化变成视黄醛,后者再经氧化变成维生素A酸(retinoicac...  相似文献   

19.
内皮素与外伤后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皮素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多肽,包括ET-1、ET-2和ET-3三种类型,其中ET-1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多种化学或物理因素对ET的合成和分泌起调节作用,血管平滑肌中有ET-A和ET-B两种受体,ET-1选择性作用于ET-A受体引起血管收缩。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中,ET-A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起了重要作用。ET-1和ET-A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平滑肌细胞膜上的PIP2系统、L型Ca2+通道和Na+/H+交换等一系列信号系统而发挥作用。脑外伤后,机体的应激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血、缺血、缺氧均可使ET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进而导致脑血管痉挛,发生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免疫活性的合成过敏原IPC-1/IPC-2(ALLERVAX○RCAT)在变态反应性疾病减敏疗效。方法:通过双盲法,安慰剂对照平行试验检测27例猫过敏患者减敏治疗中特异性IgG及其亚类、IgE水平。结果:As-IgG、as-IgG1、as-IgG4均有升高,但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较短的疗程下ALLERVAX○RCAT已能引起机体部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