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消毒灭菌物品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和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为两个时间段,将我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人员纳入调查范围,分析消毒灭菌物品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的效果。(对比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前后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等情况)。结果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前(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其手术器械清洁度合格率、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96.00%、85.00%、92.73%)均低于实施供应室集中处理模式后(99.51%、96.67%、100.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处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手术器械清洁度合格、待消毒物品包装合格率、高压灭菌效果合格率,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消毒供应室担负全院各部门医疗护理工作所需的物品及器械的回收、清洗、灭菌、包装、储存、发放等消毒流程过程,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和其他物品.消毒供应室工作的好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映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措施,发现其效果不佳,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措施干预,并将管理措施干预前后的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前瞻性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后,其灭菌合格率为98.00%、包装合格率为97.00%、洗涤合格率为95.00%,发放合格率为96.00%,均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度为100.00%,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内引入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可提高灭菌、包装、洗涤及发放的合格率,以此提高整体的工作水平及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供应室在消毒管理中应用全程质控管理的作用及其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 方法 2016年7月,衢州市中医医院供应室开始在消毒管理中推行全程质控管理。对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2014年7月—2016年6月)供应室的清洁消毒灭菌物品共25 012件,实施后(2016年7月—2018年6月)供应室的清洁消毒灭菌物品共27 885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实施前、后供应室灭菌物品的合格率、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的物品消毒合格率为83.0%、灭菌合格率为86.0%、无菌包装合格率为86.0%、无菌发放合格率为85.0%,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的物品消毒合格率为97.5%、灭菌合格率为100.0%、无菌包装合格率为100.0%、无菌发放合格率为100.0%,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物品消毒、灭菌、无菌包装、无菌发放的合格率均提高(χ2=3 269.004、4 181.060、4 181.060、4 502.324,均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25%vs. 1.76%)降低(χ2=120.451,P<0.05);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前、后手术部位/切口(1.57%vs. 0.27%)与呼吸系统(1.14%vs. 0.93%)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5.925、5.956,均P<0.05)。 结论 供应室消毒管理中施行全程质控管理,提高了灭菌物品合格率,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观察在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实施循证护理,将实施效果与2017年1月前的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工作效果进行对比,并选取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消毒物品各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总结循证护理在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中的使用效果。结果经循证护理工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器械的清洗质量评分、灭菌质量评分以及包装质量评分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将消毒供应室的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重视再生物品清洗、包装质量、严格灭菌物品装放,正确选择灭菌方法,加强无菌物品储存和发放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未发生因供应室原因所造成医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7.
供应室是医院的心脏科室,担负着大量医疗器械、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和发放等供应工作,其消毒灭菌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方法 比较消毒供应室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前后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护理服务质量及各科室对消毒物品满意度。 结果 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 0.01)。实施后护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及服务意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 0.01)。实施后各科室对物品回收、物品发放、物品包装、物品消毒清洗等方面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 0.01)。 结论 分层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及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提高各科室对消毒供应物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采取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对医院临床需要消毒物品管理工作所起到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在医院整体的物品消毒供应室工作采取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之前,对于医院供应室消毒工作进行有效的统计,然后与采取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之后的供应室消毒工作进行有效比对,对比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实施前后,对于院消毒供应室物品消毒工作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有效的指标对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室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有效评价。结果在对于医院消毒供应室采取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的前后物品消毒情况进行对比发现,采取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后的院消毒供应室物品洗涤合格情况、灭菌合格情况、包装合格情况,以及物品的发放合格率等各指标较采取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前的物品消毒情况有明显的改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采取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可以很好地起到改善院需要消毒物品的消毒工作,为实际的临床工作消毒物品的需求保障提供了很好的准备,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风险防范和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014年我院供应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及护理对策,2015年按照防范措施及护理对策进行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与2014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消毒供应室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供应室进行风险管理的评估,制定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及护理对策,能够有效的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法律意识,严把消毒物品的质量关,保证了消毒物品与自己的安全,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院内供应室各项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总结风险防范措施与对策。方法:以我院供应室作为研究对象,从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工作流程三个方面入手,对供应室护理工作风险加以观察分析,并对各类风险的防范措施加以总结。结果:我院在调研期间,共出现25例护理差错。工作人员风险主要在于专业知识、法律意识、相关记录严谨度相对缺乏;管理工作风险主要在于其供应室布局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两方面;工作流程风险在于下收下送、储存、灭菌、清洗、包装失误几方面。结论:要针对医院内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以及工作流程存在的风险加以针对性的改善,以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率,确保医疗卫生环境的安全和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院内供应室各项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总结风险防范措施与对策。方法:以我院供应室作为研究对象,从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工作流程三个方面入手,对供应室护理工作风险加以观察分析,并对各类风险的防范措施加以总结。结果:我院在调研期间,共出现25例护理差错。工作人员风险主要在于专业知识、法律意识、相关记录严谨度相对缺乏;管理工作风险主要在于其供应室布局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两方面;工作流程风险在于下收下送、储存、灭菌、清洗、包装失误几方面。结论:要针对医院内供应室的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以及工作流程存在的风险加以针对性的改善,以尽量降低风险的发生率,确保医疗卫生环境的安全和谐。  相似文献   

13.
崔伟华  张艳  郭凯 《吉林医学》2009,30(2):163-164
医院各科室所使用的各种无菌物品都是由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分类、清洗、包装,最后经灭菌后集中发放到临床各个科室使用,所以其工作质量的优劣与医院感染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危直接相关,为确保灭菌物品的质量,控制医院感染必须从消毒供应室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比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和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①实施前回收满意、包装满意、发放满意以及服务满意分数低于实施后,组间数据经对比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实施前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以及风险防范评分低于实收,组间数据经对比以P 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可将护理质量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对灭菌消毒效果的提高作用。方法我院消毒供应室于2017年8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对实施前(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实施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消毒供应室的灭菌消毒效果进行调查与评估。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在护理质量、包装质量以及服务态度等各项评分上对比实施前均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护理,有助于整体灭菌消毒质量的提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阮勇华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1065-1066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包装、灭菌、无菌物品的储存和发放工作。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分类、清洗可重复使用物品的过程中,随时随处都需与污物接触,有可能发生各种伤害,  相似文献   

17.
<正> 供应室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的供应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包装和灭菌,以及各种敷料的加工。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是否严格,直接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供应室的设置和布局 供应室的工作区应为:接收→清洁→灭菌→储存→分发;敷料制作→灭菌→储存→分发。回收污物与清洁过的物品应严格分开;未经灭菌的物品与灭菌后的物品要严格分开。消毒物品与污染物品不交叉迂回递向。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应分开。墙壁和天花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品管圈(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后)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本期品管圈活动圈名为健卫圈。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实施前进行对照分析,实施前后分别选取纸塑包装物品191件,无纺布包装物品169件,共计360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同时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前13名护理人员及实施后19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电子问卷抽查,记录并比较在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物品质量(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QCC实施前消毒供应物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分别为77.78%、81.11%、85.56%、87.22%,明显低于QCC实施后的97.78%、98.33%、97.22%、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在提高供应室消毒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消毒供应室实行优质护理措施。活动时间持续一年,比较优质护理活动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压力、医疗用品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医疗器械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结果结果表明,在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工作人员的压力评分明显下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医疗用品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均明显提高,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对随之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住院的300例产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期间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根据护理风险事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实施,同样抽取3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结果显著(P0.05);此外,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上升,对比实施前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制度不善、护理人员技术问题等,通过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能够很好的避免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