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肺挫伤是由于胸部创伤而导致的肺组织损伤,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前诊断容易被忽视,而肺挫伤病变特点为出现快、发展快和吸收快。CT检查可以对肺挫伤的部位、范围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48例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结果:48例胸部外伤病例中,26例有肺挫伤损伤(上肺3例,下肺17例,双肺6例),22例有肺撕裂伤(14例肺水肿,8例肺内血气囊肿)。结论:CT成像技术可全面显示病变征象及范围,应用于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挫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肺纹理粗而模糊,伴斑点状模糊影23例,或斑片状、大片状的实变阴影13例;伴有肺门影增大、模糊11例,Kerley氏线出现6例,胸膜增厚、模糊4例及胸腔积液2例,单纯表现为肺门影增大、模糊4例,出现Kerley氏线3例,胸膜影增厚、模糊3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挫伤及其并发症可作出正确诊断,提高对肺挫伤并发症影像征象的重视,进一步应用CT检查,可提高肺挫伤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20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CR分析,归纳为肺外及肺内两种表现。在肺外表现中,肋骨骨折最为常见,但易漏诊,应定期追踪摄片复查,其他肺外征象大都为肋骨骨折合并症。肺内表现有3种表现,即创伤性湿肺、肺挫伤和肺撕裂伤。三者产生机制和病理基础不同,其中"面纱征"为创伤性湿肺所特有。创伤性湿肺、肺挫伤、肺撕裂伤在影像学上表现可互存,应仔细分析全面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胸部闭合性肺挫伤的CT表现及其诊断、随访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肺挫伤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X 线检查23例,发现肺挫伤18例,5例为阴性;CT发现56例肺挫伤涉及右肺13例,左肺8例,两肺均受累35例,共计135叶肺叶受累,CT表现可分为3型,即间质型肺挫伤13例(23.2%),实质型肺挫伤31例(55.4%),混合型肺挫伤12例(21.4%),治疗后复查间质型肺挫伤1~3d病灶均完全吸收,实质型和混合型肺挫伤1周后病灶开始吸收,3周后病灶基本吸收,6例遗留纤维化病灶和胸膜粘连肥厚改变.结论 CT能早期诊断肺挫伤、了解其严重程度而且是动态追踪复查肺挫伤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其CT分型对临床病情、病程判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兔肺挫伤的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参附(应用参附注射液)组和对照组各8只。制作肺挫伤模型,60min后分别应用参附注射液和林格液治疗。在6h后将动物处死,取右肺检测其干湿比(W/D),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参附组W/D和MP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肺损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白刃  刘荣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5):347-348
目的:探讨并发有ARDS的肺挫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与挫伤范围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及X线胸片追踪证实为肺挫伤951例的资料,分别研究在X线追踪过程中X线胸片所测最大径<5 cm和≥5 cm的肺挫伤合并ARDS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肺挫伤的位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型以及是否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与并...  相似文献   

8.
周林太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09-210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的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例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措施。本组肺撕裂伤CT 20例中,单发肺气囊肿6例,多发肺气囊肿5例,液气囊肿9例;肺挫伤:①肺实质内散在小片状稍高密度灶,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边缘模糊4例。②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其内密度欠均匀,边缘不规则11例。③呈磨玻璃样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5例。行气管插管4例、气管切开5例。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并有血气胸的伤者行单侧胸腔闭式引流12例,双侧胸腔闭式引流6例,胸腔穿刺2例。行肺修补术3例,肺段切除术1例,肺叶切除术1例,机械通气治疗8例。结果治愈17例(85%),肺功能恢复正常;死亡3例(15%)。结论严重肺撕裂伤合并肺挫伤是引起大咯血,继发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死亡原因。应及早行胸部X线及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早期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大剂量激素和抗生素及并发症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肺挫伤是最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如伴发失血性休克,则易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是创伤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1].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量以及组织供氧.传统的补液方法为早期快速补充大量液体,但肺挫伤发生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如大量补液则易引发肺水肿,因此,如何平衡处理2者的矛盾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院采用限制性补液及常规补液方法治疗肺挫伤伴发失血性休克患者,并评价疗效及预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肺挫伤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严重肺挫伤患儿的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64例小儿严重肺挫伤患儿应用系统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小儿肺挫伤护理的重点是加强机械通气时的护理,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膨胀,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促进小儿严重肺挫伤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机体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肺挫伤患者遵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肺挫伤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肺挫伤治疗加山莨菪碱组)4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相关指标及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肺顺应性、氧分压及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莨菪碱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机体保护作用较为明显,适用于急性肺挫伤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创伤性血胸是胸外科常见外伤性疾患,胸膜腔内积血谓之血胸,肺挫伤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创伤性血胸肺挫伤的发生率在胸部钝性伤中占25%75%。我们发现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920)对创伤性血胸肺挫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2013年我科收治的创伤性血胸(少量血胸胸腔积血量在500mL以下不需要做胸腔闭式引流术)肺挫伤患者,采用参附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早期开放气道对肺感染治疗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近期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82例,按是否开放气道分组,分析与比较他们生命体征变化及化验指标的变化.结果 82例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开放气道者39例,气切率47.56%.未开放气道者43例(52.44%).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者的平均年龄、性别、发热、肺挫伤、意识障碍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损伤合并肺感染患者不论年龄,性别,肺挫伤情况及意识障碍情况早期开放气道对病人的病程及预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对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重物自由落体复制兔肺挫伤模型,通过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lβ),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并结合肺组织湿干比重及病理变化,探讨三七总皂甙(panax noto...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0例,对其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将检测结果记录并与病理学确诊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3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心包积血4例,肺挫伤3例,胸腔积液3例,通过病理学分析,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60%;CT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7例,心包积血8例,肺挫伤5例,胸腔积液5例,准确率为100%。 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结论在临床上,胸部外伤常见症状有肺血肿、肋骨骨折患者、心包积血、肺挫伤及胸腔积液等,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显示出优越的可靠性、全面性及高安全指数,而X线检查则易出现漏检情况,CT检查对于临床胸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肺挫伤是胸部撞击伤后常见的肺实质损伤,约占外伤发病的5%,死亡率14%~40%,其中严重的肺挫伤死亡率达43%~50%。胸部严重撞击伤常并发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将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相似文献   

17.
<正>肺挫伤又称创伤性湿肺,极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回顾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重度肺挫伤患者34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4例均为多发肋骨骨折合并重度肺挫伤患者,诊断符合肺挫伤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1468岁,平均(35±11)岁,其中车祸致伤24例,高处坠落伤6例,锐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参附注射液对肺挫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变化,探讨其对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肺挫伤患者11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TNF、IL-6、IL-8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挫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IL-6、IL-8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肺挫伤具有治疗作用,可降低血TNF、IL-6、IL-8水平,减轻TNF、IL-6、IL-8所造成的继发性肺损伤、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和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救治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ISS≥25)78例,随机分为限制组(40人)和常规组(38人).两组患者均因严重低氧血症和失血性休克行机械通气和体液复苏.分别监测凝血功能(PT和APTT)、碱剩余(BE)、血浆乳酸含量、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胸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限制性补液 与常规补液均能明显降低PT、APTT、BE值和血清乳酸含量;而限制组比常规组更能减少病人 胸部进一步渗出,提高患者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ARDS和 MO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治疗率(P〈0.05).结论 限制性补液能有效改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凝血紊乱,缓解酸中毒,明显比常规组促进肺部修复,提高肺组织氧合能力,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闭合性胸部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皮下气肿,肋骨骨折,液气胸,肺损伤(包括肺挫伤,肺撕裂伤),创伤性湿肺,肺不张,纵隔积气等。闭合性胸部损伤必须及时进行X线与CT检查,并对其追踪观察是正确诊断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