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烯醇化酶-α(enolase-α,ENO1)和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M2-PK)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石蜡包埋胃组织标本78例,其中胃癌55例,胃溃疡组织23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和胃溃疡组织中ENO1、M2-PK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ENO1阳性表达率为67.3%(37/55),明显高于胃溃疡组的30.4%(7/23)(P<0.01);ENO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相关(均P<0.05);M2-PK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43/55),明显高于胃溃疡组织的39.1%(9/23)(P<0.01),M2-PK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均P<0.05)。胃癌组织中ENO1与M2-PK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29,P<0.05)。结论:胃癌组织ENO1和M2-PK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关,联合检测该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114/130)、53.8%(70/130)、50%(65/130)和33.8%(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I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yclooxygenase 2 ,COX 2 )蛋白在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胃溃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 3 6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以及 12例胃溃疡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及胃溃疡组织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COX 2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Ⅲ Ⅳ期胃癌组织的COX 2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 Ⅱ期 ,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COX 2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IAP-1)、组蛋白去甲基化酶(NDY-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67例,同时选取36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40例正常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cIAP-1、NDY-1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cIAP-1、NDY-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55%和86.57%,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癌中低分化患者cIAP-1和NDY-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和97.78%,明显高于高分化患者(P<0.05);FIGO分期Ⅲ~Ⅳ期患者NDY-1阳性表达率为100.00%,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卵巢癌组织cIAP-1和NDY-1表达呈正相关(γs=0.724,P<0.05)。结论cIAP-1、NDY-1在卵巢癌中的呈高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和肿瘤分期具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手术切除的42例胃癌及其癌旁(距癌灶边缘5 cm)组织标本。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胃癌组织中TLR4、TLR9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29±0.03 vs 0.53±0.02,0.99±0.04 vs 0.22±0.05;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mRNA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有远处转移的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 mRNA表达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TLR4和TLR9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没有相关性。胃癌组织中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36±0.05 vs 0.48±0.04,1.12±0.05 vs 0.34±0.03;均P<0.05),Ⅲ期+Ⅳ期胃癌组织TLR4和TLR9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结论:TLR4和TLR9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胃癌分期、远处转移具有相关性,表明TLR4和TLR9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在各病理学分级宫颈疾病中宫颈脱落细胞中的阳性表达情况,以及联合MCM5蛋白在CIN中的检测结果对准确判断(CIN)的预后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均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宫颈脱落细胞的hTERC基因的检测、免疫组化对组织的MCM5蛋白检测.结果:收集临床标本63例,其中对照组29例:12例宫颈炎性病变和17例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研究组34例:8例CIN I及26例CINⅡ-Ⅲ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组织.hTERC基因表达情况:扩增42例,阴性21例.MCM5蛋白表达情况:(-)21例,(+)15例,(++)20例,(+++)7例.病理学结果:宫颈炎症12例,CIN Ⅰ 8例,CINⅡ-Ⅲ26例,宫颈癌17例.MCM5蛋白阳性表达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而逐步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IN组分别与炎症组和SC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P<0.05);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异常扩增随着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升高,其阳性扩增率逐步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IN组与炎症组比较,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显著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CC组比较hTERC基因异常扩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N Ⅰ组与CINⅡ/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基因异常扩增及MCM5阳性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hTERC与MCM5联合检测分别与MCM5或hTERC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M5蛋白阳性表达及hTERC基因异常扩增在宫颈鳞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发生的临床指标;MCM5蛋白与hTERC基因可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宫颈癌生物学预测指标,MCM5蛋白检测可作为hTERC基因检测的补充,对于hTERC基因异常扩增和(或)MCM5蛋白阳性表达的CIN患者,临床诊治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可指导临床对CIN的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癌患者43例(Ⅰ期9例、Ⅱ期13例、Ⅲ期14例、Ⅳ期7例),另采集26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瘤组织中CD14+DRlow/-MDSCs的表达水平,分析MDSCs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14+DRlow/-MD-SCs的表达显著高于自身外周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2.87±1.93)%vs(2.37±1.7)%,(0.89±0.47)%,P<0.05和P<0.01],后两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DRlow/-MDSCs的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晚期胃癌组织内CD14+DRlow/-MDSCs表达明显增加(Ⅰ∶Ⅱ∶Ⅲ∶Ⅳ=(1.15±0.78)%∶(1.71±0.92)%∶(2.25±1.24)%∶(4.85±2.37)%,P<0.05)。同时,肿瘤浸润组织与非浸润组织的CD14+DRlow/-MDSCs表达也有明显差异[3.90±1.67)%vs(2.62±1.53)%,P<0.05]。结论:CD14+DRlow/-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Zhan N  Xiong YY  Lan J  Wang BC  Tian SF  Yu SP 《癌症》2003,22(10):1034-1037
背景与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确定的胃癌致癌因子之一,但其致癌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本实验研究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细胞增生、凋亡的关系,探讨HP致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72例病例,包括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G)42例,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Ⅰ~Ⅱ46例,IMⅢ25例,轻度不典型增生(dysplasiaⅠ,DysⅠ)21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Ⅱ~Ⅲ)54例及胃癌(gastriccancer,GC)84例。采用Warthin-Starry细菌染色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HP的感染情况;HID-AB(pH2.5)-PAS粘液染色检测胃粘膜上皮及肿瘤组织中的粘液性质;SP法检测c-myc、Bcl-2和Bax的表达。采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进行率的比较。结果:(1)在CG、IM、Dys、GC的胃粘膜病变标本中,c-myc、Bcl-2的表达率依次增加,而Bax的表达率则依次降低。c-myc在GC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DysⅡ~Ⅲ及IMⅢ(均P<0.01),而Bax在GC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DysⅡ~Ⅲ及IMⅢ(P<0.05或P<0.01)。(2)c-myc在IMⅢ、DysⅡ~Ⅲ病变的HP感染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2.50%、66.67%,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11.11%、27.78%(均P<0.05)。Bax在CG、IMⅠ~Ⅱ和IMⅢ病变的HP感染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10%、81.25%、62.50%,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54.55%  相似文献   

9.
韦淑琴  隋丽华  廉玉兰 《中国肿瘤》2003,12(11):682-684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9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6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RK1/2蛋白和活性ERK1/2蛋白表达。[结果]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3%,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阴性)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27%)(P<0.01)。活性ERK1/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19%(P<0.01)。Ⅲ~Ⅳ期卵巢癌组织中ERK1/2及活性ERK1/2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病情进展患者活性ERK1/2表达阳性率为82%,较病情未进展者(4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ERK蛋白的过表达在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促进作用,可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au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中Tau mRNA的表达。结果Tau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P<0.05),并且高中分化胃癌组织Tau mRNA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胃癌组织,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Tau mRNA的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NM分期Ⅲ+Ⅳ期Tau m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I+Ⅱ期(P<0.05),Tau mRNA含量在不同年龄、性别、病变长度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au 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与胃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在早期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2月57例早期贲门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DC6和MCM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贲门癌组织中CDC6的阳性表达率为333%,高于癌旁组织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癌组织中MCM7的阳性表达率为66.7%,高于癌旁组织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C6和MCM7表达均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无关(P>0.05)。CDC6和MCM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05,P>0.05)。不同CDC6和MCM7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均为未达到。CDC6阳性表达者的OS略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MCM7阳性表达者的OS略差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结论 CDC6、MCM7蛋白表达异常发生于贲门癌早期病变过程,并与贲门癌分化程度有关,可能与贲门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再生基因蛋白Ⅳ( Regenerating gene typeⅣ,Reg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 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3例胃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RegⅣ、EGFR和PI3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73例胃腺癌组织中RegⅣ、EGFR、PI3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37/73)、56.2%(41/73)、69.9%(51/73)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5%(15/73)、19.2%(14/73)、21.9%(16/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RegⅣ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 RegⅣ与EGFR、PI3K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3、0.248,P<0.05),EGFR与PI3K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 r=0.384,P<0.05)。结论 RegⅣ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Reg Ⅳ蛋白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探讨其作为浸润性胃癌检测标志物的可能性。 方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64例胃癌患者血清中Reg 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肿瘤浸润至肌层(T2)和浆膜层(T3)的胃癌患者血清Reg Ⅳ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肿瘤局限在黏膜层和黏膜下层(T1)者(P=0.009);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清Reg Ⅳ蛋白水平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7); 病理Ⅲ期患者血清Reg Ⅳ蛋白水平高于病理Ⅰ期患者(P=0.024)。结论 Reg Ⅳ蛋白可能与胃癌的生长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E-cadherin、Twist表达与子宫颈癌局部浸润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浸润癌34例、微小浸润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Ⅲ30例、子宫颈慢性炎症30例E-cadherin、Twist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 分析.结果:E-cadherin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26/30)、60%(18/30)、40%(12/30)、18%(6/34),其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级别升高而明显减少;而且浸润癌中E-cadherin在高分化组及TNMⅢ、Ⅳ期组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和Ⅰ、Ⅱ期组(P<0.05),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Twist在子宫颈慢性炎症、CINⅢ、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30)、40%(12/30)、70%(21/30)、79%(27/34)其阳性表达随病变级别增加而上升;Twist表达水平在肿瘤直径> 2cm组及中低分化组明显高于≤2cm和高分化组(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TNM分期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无关(P>0.05);E-cadherin、Twist表达水平在子宫颈慢性炎症和浸润癌中两者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在CINⅢ以及微小浸润癌中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r=-0.6693,P<0.05和r=-0.7946,P<0.05).结论:Twist和E-cadherin参与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进展和局部浸润癌的发展,Twist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缺失是子宫颈癌恶性进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小RNA-30c(miR-30c)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手术切除的95例肾癌组织和82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以上组织中miR-30c水平,分析miR-30c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分期)及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QPCR检测发现95例肾癌组织中miR-30c的表达水平为0.561±0.378,低于82例癌旁组织的1.220±0.820(P<0.05)。肾癌组织中miR-30表达与性别、远处转移和年龄均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均有关(P<0.05),其中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T3~T4期的miR-30c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2±0.219、0.442±0.299和0.408±0.194,均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T1~T2期的0.671±0.439、0.619±0.400和0.654±0.431(P<0.05);Ⅲ~Ⅳ期、淋巴结转移及T3~T4期的miR-30c高表达率分别为21.43%(9/42)、16.13%(5/31)和19.44%(7/36),均低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T1~T2期的41.51%(22/53)、16.13%(26/64)和40.68%(2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0c低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37.0个月,短于高表达组(>6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发现,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分期及miR-30c表达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肾癌组织中miR-30c低表达,miR-30c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且与预后有关,其中miR-30c低表达者的预后较差,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0例胃癌组织中EGFR、C—erbB-2、TopoⅡα和P—gP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EGFR、C—erbB-2、TopoⅡ仅和P—gp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7.7%(114/130)、53.8%(70/130)、50%(65/130)和33.8%(44/130)。EGFR、C—erbB-2、P—gp在高、中分化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C—erbB-2在直径〈5cm的胃癌(胃体、胃窦部和幽门部,Ⅲ期和Ⅳ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直径≥5cm的胃癌(贲门部及I期和Ⅱ期胃癌),(P〈0.05);EGFR在贲门和胃体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窦及幽门部胃癌(P〈0.05);TopoⅡ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0.05)。胃癌组织中EGFR和TopoⅡ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B-2、TopoⅡα及P—gp参与胃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同时也对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laudin-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部分胃癌手术标本共68例。其中20例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留取新鲜冰冻标本,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该20例胃癌标本中Claudin-4蛋白和mRNA在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另48例胃癌手术标本仅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laudin-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lau-din-4表达情况与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和组织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上皮组织(P〈0.05);Claudin-4在Lauren分型肠型胃癌和BorrmannⅠ型、Ⅱ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弥漫型胃癌和BorrmannⅢ型、Ⅳ型胃癌(P〈0.05);Claudin-4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相关,胃癌分化越好,Claudin-4表达越高(P〈0.05)。结论 Claudin-4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并可能成为预测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跨膜四超家族成员1(transmembrane 4 super family 1,TM4SF1)蛋白在人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3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55例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TM4SF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0.90%)高于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组织(65.22%)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25.00%)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TM4SF1蛋白在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质中,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近基底膜处及细胞膜其他部位,而在卵巢癌细胞中则主要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质中。③Ⅲ~Ⅳ期卵巢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中低分化癌患者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癌患者(P〈0.05)。④TM4S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学类型、腹水量的多少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FIGO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P〈0.05)。⑤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M4SF1蛋白在卵巢癌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M4SF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郭炜  董稚明  郭艳丽  杨植彬  邝钢  单保恩 《癌症》2009,28(12):1298-1303
背景与目的: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是一种内源性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其在肿瘤中的高甲基化可导致其基因沉默。本研究探讨贲门腺癌中TSP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TGF-β1含量及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贲门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TSP1甲基化状况和TSP1蛋白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贲门癌患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流式细胞术对贲门癌细胞免疫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贲门癌组织TSP1甲基化率为35.4%(34/9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P〈0.01)。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中TSP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lt;0.05)。贲门癌组织中TSP1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其甲基化状态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贲门腺癌患者血清中总TGF-β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Ⅲ期和Ⅳ期贲门癌患者血清中总TGF-β1的含量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贲门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正常对照,TSP1发生甲基化的贲门癌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未发生甲基化的贲门癌患者(P〈0.05)。结论:TSP1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可能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高甲基化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冯春来  刘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5,(22):3255-3258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61例NSCLC组织及61例对应癌旁肺组织中miR-21、PDCD4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同癌旁正常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miR-21 mRNA表达明显上调(88.52%,P=0.000),PDCD4 mRNA表达明显下调(83.61%,P=0.000)。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044,P<0.05)。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miR-21 mRNA表达高于早期(Ⅰ-Ⅱ期)(P<0.05)。PDCD4 mRNA 表达与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miR-21高表达患者较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07),相反,PDCD4高表达的患者较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长的总生存期(P=0.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