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气质类型与社会生活能力的相关性与影响因素。并采取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方法 采用儿童气质量表(PTQ),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15名哮喘儿童进行了气质类型及社会生活能力调查。结果 哮喘儿童气质为易养型者社会生活能力明显高于难养型及启动缓慢型者。结论 哮喘儿童气质类型对社会生活能力可产生影响,家长及及教师在培养哮喘儿童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前,应首先了解了解其气质类型。并根据其哮喘儿童气质类型实施健康教育。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适。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长期住院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分析及提高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肾病综合征长期住院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方法 采用婴儿 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自制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对 72例确诊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及 60例健康患儿测试与对比。结果 肾病组患儿社会生活能力低于健康组 ,且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影响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因素依次为躯体疾病、环境改变、父母溺爱、活动受限等 ,这些因素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社会生活能力降低。住院期间通过改善医院环境、改进医护措施、家长管理和教育形式 ,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可提高肾病综合征长期住院患儿社会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调查的方法,对330名学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测查,探讨儿童个性与社会生活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生活能力与儿童倔强程度、情绪稳定性及掩饰性无关,与儿童的性格倾向之间关系密切。社会生活能力偏低者以内向型多见,社会生活能力强者,尤其在交往能力上,以外向型多见。10岁以上儿童还表现在运动能力上以外向型突出(P<0.05),由此可见,儿童的性格倾向性与能力有密切关系,父母在培养儿童能力的同时应促使儿童性格朝外向型方面发展,儿科护理工作者对此也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孩子是家庭的核心,孩子无论患什么疾病,家长都很焦虑,特别是眼外伤,发生突然,情况紧急,患儿家长无思想准备,眼外伤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和工作,家长的焦虑程度更重。家长的焦虑程度高低,不仅影响其自身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还会影响患儿的情绪,以及患儿的救治和康复。为此我科对62例眼外伤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如何激发孩子生命的原动力。方法:把孩子当作一个大写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做智慧型父母,让孩子在成人“无意”中受益。结果: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成熟与学习共同构成的,儿童心理具有吸收性和敏感期两个特点。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种种家教误区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原动力。结论: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能量。家长应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去诱导、激发、弘扬孩子内在潜能和创造冲动。  相似文献   

6.
周在东 《现代康复》1998,2(3):184-185,187
有年幼孩子的年轻职业女性应激特别多.她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负担较重易产生角色冲突,生活满意度低。具有较好社会支持的职业妇女.丈夫参与照顾孩子,分担部分家务劳动倾向于有较好的精神健康。当孩子长大开始上学后.工作对年龄较大的已婚妇女是有益的,他们有较高的心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有效地应对和顺应社会生活环境,使个体内部以及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的一种状态。医学护理人才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我国自1984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教育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知识过多,实践训练薄弱,能力培养欠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所占比例过小,素质培养未得到高度重视等。这些因素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择业、适应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为全面了解学校教育在培养护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1999级首届护理本科生参加工作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以求得到他们对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利于今后护理教育内容、方法、模式的改革与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方法]对首次就诊的30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在确诊后1周内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调查,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物质生活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维度及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实施有针对的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马洪路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36-1237,1243
对脑卒中病人进行社会能力测定,是为了评价脑卒中患者的残疾程度、治疗效果、生存状态、生存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几方面的客观情况和变化因素,其原则是对人体社会功能的强调而不是生理功能的评定。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各种能力,是检验脑卒中病人社会功能的首要方面,并直接与其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或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高血压病已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是造成的心、脑、肾血管疾病重要原因,开展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是我们医护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谈谈在门诊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与社会生活能力,为孤独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例孤独症儿童设为研究组,同期按随机配对原则选取72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意外地点任务、外表一真实区分任务和错误图画任务来测试心理理论,采用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评定社会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儿童各项心理理论任务的通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儿童婴儿一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o.01)。结论孤独症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理论缺损,且社会生活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如何激发孩子生命的原动力.方法把孩子当作一个大写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主性.做智慧型父母,让孩子在成人"无意"中受益.结果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由成熟与学习共同构成的,儿童心理具有吸收性和敏感期两个特点.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抑制创造精神的力量.种种家教误区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原动力.结论学习从属于发展,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物学意义上的能量.家长应掌握科学教育理论去诱导、激发、弘扬孩子内在潜能和创造冲动.  相似文献   

14.
我工作的地方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生活富裕的人难以想象他们的生活如何艰辛和愁苦。我负责一项救助农村贫困生的工作,在社会力量和被救助者之间铺桥搭线,尽力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新看到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小学一年级开展素质教学的方法。方法:应用“社会生活能力量表”作为评定工具。结果:经基本摸查及两年观察,学生整体生活能力接近正常,自我管理能力无大变化。结论:证明所推行的素质教育是可行的,但应长期实行。  相似文献   

16.
张大华  张英新 《现代护理》2007,13(7):1801-1802
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的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调查分析,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使用婴儿一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袁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袁,对癫痫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和心理行为特点进行评价。实验组选择:年龄在5~11岁的癫痫患儿,病程大于半年;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之相匹配的儿童。结果癫痫儿童的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方面。32例癫痫儿童中生活能力在边缘和低下的为24例(占75.0%)。同时,癫痫患儿的行为问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结论为提高癫痫患儿的生活质量,应对癫痫患儿的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进行药物和心理的全面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使患儿身心得到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区是一个微观社会,包括一个特定的人群和这一人群的共同特征,共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共同的利益和信念,共同的服务体系,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医疗服务等。针对社区这一特殊群体,我们按照国家和全省社区居民健康教育行动实施方案,从2002年开始至2003年底,积极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行动,收到了明显效果。为客观科学地评价“健康教育行动”取得的成绩和效果,我们对“健康教育行动”前后各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对调查材料归纳并加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儿童社会生活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本文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354名小学生进行了社会生活能力测查,并收集了该学期语文、数学总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社会生活能力与学习成绩无关,男女生社会生活能力无显著性差异,女生语文成绩优于男生,数学成绩在男女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痉挛型脑瘫(SCP)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年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价患儿的严重程度,应用有中国常模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54例1—12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并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不同性别、年龄、瘫痪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状况。结果:社会生活能力边缘以上(≥9分)的患儿占63%,幼儿期分别与学龄前期、学龄期比较,不同瘫痪类型、GMFCS组别比较,边缘以上的患儿数量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各项分值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瘫痪类型比较,社会生活能力中的独立生活、运动、作业和参加集体活动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MFCS组别间比较,社会生活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标准分与其年龄(r=-0.223,P=0.005)和GMFCS分级水平(r=-0.479,P=0.000)呈负相关。结论: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与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相比,其差距却更加明显;活动受限程度越重的患儿,其社会生活能力表现越差,但在交往和自我管理领域方面的能力表现可能很不错。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这一转变使健康教育成为医院的重要职能。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增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学会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正确的健康行为和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