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在抗病毒、大量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 d),1次/d,连用5d,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例中,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7%,与对照组69.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王革 《黑龙江医药》2008,21(1):80-80
观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临床多以抗病毒、营养心肌细胞治疗,近两年,我们应用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新的一种治疗途径,取得了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干预作用。方法:40例VM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CK-mB、cTnI、心电图及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K-mB、cTnI、IL-6水平明显降低,心电图恢复正常百分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VIG对VMC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较常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能量合剂、辅酶Q10、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心肌酶(CK鄄MB,LDH1和LDH2)恢复至正常时间(10.5±2.3)d与对照组(14.3±2.8)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佐治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并与对照组46例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惊时间、神志开始恢复时间、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消失时间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颅神经损害开始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病毒性脑炎,能减轻脑组织损伤,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14例,显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30例中,痊愈5例,显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VMC能提高疗效,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与预后,为进一步评价药物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确诊的4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室性心动过速组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到90%,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将治疗效果评价与心肌酶谱各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客观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比较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目前无特别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常见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丙种球蛋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孙彦 《中国当代医药》2011,(24):251-252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常规抗感染、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使用剂量为400mg/(kg·d),若患儿无任何不适可增至2.4ml/(kg·h),连续治疗5d。两组均1个月后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两组心肌炎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心肌酶恢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07、5.19、7.75,P〈0.05)。结论:治疗组应用丙种球蛋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何蓉梅 《淮海医药》2012,30(6):531-531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1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史,诊治过程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中7例出现急性左心衰,6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出现心源性休克,2例出现阿斯综合征.治愈11例,好转5例,死亡2例.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及时有效的诊断及综合治疗,才能预防或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芪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将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和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不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P〈0.05)。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9年5月~2001年8月应用常规治疗加用小剂量卡托普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8例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均符合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组委会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1)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30例。男16例 ,女14例 ,年龄16~46岁 ,平均30岁。结合辅助检查 (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等 )临床判断 :心律失常24例 (包括各种早搏及异位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 ) ,ST—T改变30例。心力衰竭26例 (其中Ⅱ级19例 ,Ⅲ~Ⅳ级7例 )…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VMC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辅酶Q10治疗并观察4周,并与20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明显优于对照组(65.0%),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辅酶Q10治疗VM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成人重症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丙球组(丙种球蛋白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丙球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丙种球蛋白2 g/kg,2~3 d内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 Tn T、CK-MB、BNP的变化并观察心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2周后,丙球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丙种球蛋白静滴对于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400mg.kg-1.d-1,连续3~5d。对两组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退热、神志恢复、抽搐停止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IVIG对于改善病毒性脑炎主要症状和体征临床疗效好,并能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c Tn I(心肌肌钙蛋白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患有VMC(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一共有57例,对57例患儿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和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给予检测,同时对临床诊断VMC阳性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阳性率要比肌酸激酶同工酶高(P<0.05);57例患儿心电图表现:心率失常一共有21例,占总体的36.84%;ST段改变一共有19例,占总体的33.33%;房室传导阻滞一共有10例,占总体的17.45%;P波改变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10.52%;束支传导阻滞一共有1例,占总体的1.7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对临床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能够作为VMC临床初期诊断的观察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喻燕萍 《海峡药学》2004,16(3):100-102
目的 为观察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69例VMC均采用中药辨证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疗程结合后观察症状、体征及心电图、心肌酶改善情况。结果 中西医治疗69例VMC痊愈39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81.16%,总有效率92.7soA,高于文献报道单用西药常规治疗者。结论 中药在治疗VMC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较好的优势,中西医结合既弥补了中医不足,又增强西药作用,中西互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按照住院奇、偶数抽选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析研究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给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治疗,并与30例常规治疗患儿对照。结果该统计学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明显大于对照组(69.70%),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