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肠外营养联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治疗1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临床资料,对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措施进行了讨论。结果:本组12例患者采用TPN联合中药大承气汤治疗,经过心理护理、有效胃肠减压后,胃肠功能均恢复。结论:TPN联合大承气汤治疗胃瘫效果可靠,胃瘫患者能否顺利康复与护理观察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大承气汤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对30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分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5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应用中药大承气汤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141例(94.0%)可于术后1天拔除胃管;150例对照组胃肠蠕动的恢复较晚,多于术后3天(137例占91.3%)拔除胃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大承气汤可使患者胃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病人腹胀的发生及胃肠减压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有效胃肠减压、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营养支持后,胃肠功能均能恢复。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对大鼠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动力及相关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造模后8d,治疗组给予大承气汤灌胃(100%大承气汤煎剂10mL/kg,2次/d),连续灌胃7d。之后所有动物给予酚红灌胃,观察各组动物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变化。同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胃动素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而血清胃泌素较空白组高(P<0.01);大承气汤治疗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血清胃动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胃泌素较模型组低,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与促进胃动素、胃泌素的分泌有关,具有防治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腹腔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18例腹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比较两组肠鸣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胀发生率、手术前后白细胞及体温情况.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第3、5日白细胞变化和术后第3、4日体温下降较对照组显著.结论 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促进腹腔手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且能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有效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作用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  胡军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2-112
目的观察复方大承气汤灌肠促使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6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每6小时1次;观察并记录肠鸣音恢复的时间、自主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结论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能促使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电针加承气汤促进全子宫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嘉莉  王小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3):254-254,256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加小承气汤口服及大承气汤灌肠促进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不服用任何药物,等待自然排气;治疗组于术后第2日开始口服小承气汤,同时予大承气汤煎液保留灌肠,并电针双足三里。结果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早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足三里加小承气汤口服及大承气汤灌肠可显著缩短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改善胃肠动力障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观察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 ,了解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246例腹部术后患者分为2组 ,观察组160例用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 ,对照组86例用VitB1 肌注 ,记录排便情况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用药后<24h出现肛门排气者观察组为139例 ,占86.6 % ;对照组为3例 ,占3.5 % ;肛门平均排气时间(h ,-x±s)观察组为22.1±4.65 ,对照组为49.2±9.25 ,2组对比P<0.01。结论 :观察组多在用药后24h内出现肛门排气 ,而对照组则多在48h至72h ,说明复方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在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上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和胃通降合剂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渗湿利水类中药配伍保留灌肠对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疗效。方法:30例术后胃瘫患者用和胃通降合剂(党参、茯苓、白术、泽泻、枳实、厚朴等)保留灌肠。结果:30例均治愈,治愈时间平均8.6d,无再次手术。提示:和胃通降合剂保留灌肠具有理气除胀、健脾和胃功效。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轻瘫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症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黎明 《陕西中医》2014,(9):1135-1136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甲氧氯普胺和红霉素,中药组患者给予小承气汤。观察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感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评价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中药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感消失时间、正常饮食的恢复时间都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小承气汤在减轻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我科治疗和护理的32例发生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瘫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护理要点。结果:32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全部康复,其中12例患者在发生残胃瘫综合征后5日内康复,14例患者在7日内康复,6例患者在10日内康复。结论:配合治疗,早期观察,营养支持,饮食护理,疏导情绪,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有助于防治残胃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毛江明 《光明中医》2009,24(6):1058-1059
目的:探讨中药大承气汤灌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采用大承气汤灌肠的治疗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时问及腹部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排气、排便和进食时问均明显早干对照组(P<0.01),腹部体征改善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承气汤灌肠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0月-2006年10月胃大部切除术后23例患者(占同期术者的3.8%)出现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综合征发生于术后14~20天。20例经保守治疗而治愈;3例于胃瘫后第14、15、20天分别行空肠造瘘术1周后治愈。结论:胃瘫综合征的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必要时可行空肠造瘘术解决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逍遥散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作用。方法:将65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逍遥散+常规西药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三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逍遥散+西药治疗组患者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认为逍遥散+西药综合治疗效果好于纯西药治疗组。结论:使用逍遥散结合西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瘫综合征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胃瘫的1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一对一地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进行细致完备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及时止吐、持续胃肠减压、洗胃、营养支持、观察不良反应等。结果:14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全部康复出院,其中住院时间最长的43d,最短的22d。结论:做好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病人的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术后临床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六磨汤加味配合促胃动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六磨汤加味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六磨汤加味配合促胃动药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电针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液量变化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治愈率为87.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是一种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及诊断、治疗、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手术后发生胃瘫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胆肠吻合术加胃肠吻合术、结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oux-en-Y吻合术后均可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均可治愈。结论胃瘫是腹部手术后尤其是胃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要重视预防胃瘫的发生。发生胃瘫并明确诊断后,保守治疗效果确切,尽量避免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