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旴江医学作为江西医学的标志,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代名医陈自明所撰《妇人大全良方》被公认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的疑难杂症,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单列求嗣门,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孕症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记载描述,他对不孕症的认识,既是对前贤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见,为后人诊治不孕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临床治疗不孕症,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旴江名医陈自明著作《妇人大全良方》内容,对陈自明治疗不孕症学术思想主要学术渊源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求对旴江名医陈自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求。  相似文献   

2.
旴江医学作为江西医学的标志,对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宋代名医陈自明所撰《妇人大全良方》被公认为中医妇产科学的奠基之作,影响深远。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的疑难杂症,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单列求嗣门,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不孕症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记载描述,他对不孕症的认识,既是对前贤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见,为后人诊治不孕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其学术思想对现代临床治疗不孕症,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旴江名医陈自明著作《妇人大全良方》内容,对陈自明治疗不孕症学术思想主要学术渊源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文献研究法,以求对旴江名医陈自明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我国重要地方学术流派旴江医学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 选择席弘、陈自明、危亦林、龚廷贤、龚居中、李梃、黄宫绣七位著名旴江医家,通过他们的代表作原文的研究,剖析其针灸学术思想及其对针灸学的贡献.结果 旴江针灸各家各有特点,富有经验,某些医家特别着重于灸疗,弥补了当时“重针轻灸”的不足;席弘针灸思想独树一帜,形成了我国著名的针灸学派——“席弘学派”;李梃《医学入门》针灸原文被杨继洲《针灸大成》收录,并命名为“南丰李氏补泻”.结论 旴江医学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旴江医家针灸学术具有特色,是我国针灸学的可贵瑰宝.现代中医工作者应当努力发掘,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4.
旴江医学是我国著名地方流派之一,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对海外影响首屈一指的中医流派。自明初开始,中日两国之间贸易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此环境下,日本医家来华学习频繁,带走了当时印刷业较发达的旴江地区医籍,使其在日本得以广泛传播和翻刻;旴江医学传人东渡,也促使了旴江医学在日本深深扎根。历代旴江医家诸如陈自明、危亦林、杜本、龚廷贤、李梴、喻昌等,在日本具有重大影响,其中明代龚廷贤影响最大。旴江医籍和学术思想有机地融入日本传统医学意义重大,对汉方医学的形成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后世派与古方派影响最为深远。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7.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2020,(4):44-44
《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活动的医家和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江西中医药》2021,(2):4-4
《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活动的医家和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2.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7.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江西中医药》(月刊)所设的重点栏目有《旴江医学》《明医心鉴》等。《旴江医学》主要介绍与江西旴江医学相关的临床、药学、养生、文化等各类研究论文;其地域涉及广昌、南丰、南城、黎川、资溪、金溪、乐安、宜黄、崇仁、临川、东乡、丰城、清江(樟树)、进贤、新建、南昌等县市;其人物包括祖籍在旴江流域以及在该流域有医事(药事)  相似文献   

20.
旴江医学,分布于江西旴江流域16个县市,有医家1012人、医籍70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通过对旴江医学史考证,旴江医学因方士修真炼丹而萌芽于先秦时期、因黄老修行施医而起源于秦代、因高道创教传医而兴起于汉晋时期、因高僧创教传医而弘扬于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因崇儒尚医而发展于宋元两代、因政治中心南移而繁盛于明清两代、因战乱诸因而停滞于民国、因当代政府重视而传扬于寰宇。两宋时期,旴江流域儒学昌盛,书院兴盛,政府崇儒尚医,医学被认为是实现儒家理想的重要途径,仕人以通医为荣,儒医叠出,涌现出王安石、陈自明、席弘、吴曾、危云仙、黎民寿、余明可等58位学养深厚的儒医相通大家,济世活人,名动天下,学说纷呈,创新层出,著书蔚然,撰有《黄帝八十一难经篡图句解》《难经句解》《伤寒钤法》《医学方书》《决脉精要》《妇人大全良方》《外科精要》等医籍30种,代有传承,流传域外,谱写了一幅璀璨的"儒人达医"群芳谱,促进了旴江医学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