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江医学》2017,(4):423-427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4个县区的宫颈癌筛查情况,探索宫颈癌的防治策略。方法对广西20 005名农村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初筛,对HPV高危型和高危亚型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HPV高危分型检测结果为16或18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可疑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检出宫颈癌前病变55例(275/10万)、宫颈癌8例(40/10万),癌前病变在45~54岁发病率最高,宫颈癌在55~64岁发病率最高,文化程度越低宫颈癌发病率越高,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主要发生在其他少数民族中。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联合HPV的筛查方法,能更有效地筛查出宫颈癌患者,同时应积极治疗女性生殖道感染,且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及偏远地区妇女,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更多妇女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宫颈癌筛查,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孙美凤  常裕文  谭涵 《新疆医学》2011,41(11):23-25,28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 rep cytologic test,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到我院体检中心妇科及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2830例,进行TCT和高危型HPV检测,对TCT检查异常、HPV检测阳性及阴道镜下怀疑病变的312例患者行宫颈组织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随着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上升,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I及其以下病变。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是宫颈癌的先进筛查方法;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联合高危型乳头瘤病毒定性检测(HPV-DNA)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TCT联合HPV-DNA检测患者1876例,对TCT阳性、HPV阳性病例及临床高度怀疑者62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随着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上升,低危型HPV感染多见于CINI及其以下病变。结论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先进筛查方法;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孙美凤  常裕文  谭涵   《中国医学工程》2011,(9):138-139,141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到我院体检中心妇科及妇产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2830例,进行TCT和高危型HPV检测,对TCT检查异常、HPV(+)及阴道镜下怀疑病变的312例患者行组织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结果随着细胞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上升;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宫颈癌的先进筛查方法;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邢莲珍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1891-1892
目的:探讨通过阴道镜,TCT联合高危型HPV-DNA和宫颈刮片这三种方式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筛查。方法:对312例因发现宫颈异常或妇科普查时进行宫颈刮片,TCT联合及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12例中,TCT细胞学诊断阳性例数272,阴道镜诊断阳性例数234,宫颈刮片诊断例数225。结论: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的有效筛查方法,阴道镜下的宫颈活检是目前诊断宫颈癌的较可靠的手段。联合应用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368例,为全部研究对象行HPV检测、TCT检查及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讨HPV、TCT检查对宫颈癌的筛查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68例研究对象中,126例诊断为阳性,宫颈癌及宫颈癌癌前病变检测阳性率为34.2%.高危型HPV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为100.0%,高于TCT检查的11.1%;高危型HPV检测的特异性为0.0%,准确度为34.2%,低于TCT检查的94.2%、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CT检查相比,HPV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高,但特异度及准确度较低,为提升宫颈癌检出率,建议医师联合应用TCT及HPV两种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妇女病普查中宫颈“三阶梯”筛查法结合高危型H PV检查结果在女性宫颈癌防治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2年间在我所进行宫颈普查的2535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所有妇女进行T C T检查,对于细胞学阳性妇女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同时行高危型 HPV检测,分析TCT检测阳性妇女的HPV感染情况以及两者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情况的关系及特点。结果:所有参检妇女中TCT检测细胞学阳性患者为74例,ASCUS/AGUS~ASC-H与LSIL组比较宫颈癌及CIN 检出数量上差异无显著性(χ2=0.028,P>0.05),但与 HSIL 组(χ2=7.69,P<0.05)和宫颈癌组(χ^2=5.58,P<0.05)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共检出携带高危型HPV妇女59例,高危型HPV检测阳性例数与TCT检测细胞学阳性等级分组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对妇女进行三阶梯宫颈筛查,并对 TCT 细胞学阳性妇女进行高危型H PV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高危型 H PV检查有助于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随访及评估。  相似文献   

8.
赵静 《吉林医学》2013,(25):5125-5126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宫颈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3例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在阴道镜下取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果:523例中TCT检测阳性率为60%,在TCT阳性病例中,TCT检查结果 AUSCUS组为58%,LSIL组为25%,HISL组为13%,SCC组为4%。TCT检查与病理活检符合率LSIL为75.2%,HISL与SC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4%和100%。高危型HPV检测的敏感性高于TCT检测,而TCT检测的特异性高于HPV检测(P<0.05)结论: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TCT技术及病理活检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可靠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法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异常患者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高危型HPV DNA。 HPVDNA检测阳性和细胞学检测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或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ISL)以上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结果HPV DNA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非典型鳞状细胞者中HPV检测阳性为31.4%,HPV阳性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中51.1%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更严重病变。结论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可作为细胞学的辅助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细胞学结果为轻度异常患者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可指导早期HPV感染者的治疗及用于惠者的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18848例门诊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液基细胞技术进行检测,细胞学异常(ASCUS及以上病变)的1691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杂交捕获仪(HC2)检测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18848例LCT受检者,共发现异常1691例(不包括普通炎症改变)占8.97%,其中ASCUS1044例、LISL416例、HISL192例、SCC39例,分别占5.54%、2.21%、1.02%、0.21%。1691例细胞学异常的受检者中高危型HPV阳性1072例,阳性率63.39%;其中AUSCS、LISL、HISL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53.83%、70.43%、93.23%,显示癌前病变与高危型HPV感染密切相关。结论:高危型HPV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细胞和宫颈癌的诱因,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价值的差异。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均进行过HPV E6/E7 m RNA、TCT及阴道镜检查的宫颈异常患者753例,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753例病例中有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53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203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18例;HPV E6/E7检出阳性407例,TCT检出阳性288例,阴道镜检查阳性206例;HPV E6/E7、TCT检查的诊断一致性为62.42%;与联合检测比较,HPV E6/E7、TCT及阴道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18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高危型HPV筛查、TCT联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418例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42.8%,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升高;418例TCT检查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以上病变检出率为51.4%,其中ASC10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I。)34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两种方法联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相对于单独检查,灵敏度(92.3%)、约登指数(0.77)及阴性预测值(90.7%)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检查及TCT联检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 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12月行宫颈病变筛查的患者680例,进行TCT和高危型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结果 680例患者中宫颈TCT检查结果异常180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诊断的敏感性为85.57%,特异性为97.12%,漏诊率为4.12%.TCT与HPV联合检查,诊断敏感性为89.69%,特异性为85.80%,漏诊率1.62%.HPV感染率为26.91%,随着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级别的升高,HPV感染率不断上升.结论 TCT与高危型HPV联合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可防止漏诊,有利于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临床筛查宫颈癌患者用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进行宫颈癌疾病筛查的4000例患者,进行TCT检测,ASCUS及以上阳性的筛选出了220例,对其进行分组实验,对其中120人进行HPV分型检测和TCT检测,对高危型HPV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作为观察组;同时对100例患者直接进行阴道镜活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检测出10例HPV阳性,高危型HPV阳性8例,与阴道镜活检阳性数一致;对照组阳性数为12例,与单一TCT检测的100例ASCUS及以上阳性数差异较大。结论宫颈癌筛查中用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测联合检测的准确性较高,与单一TCT检测差异明显。结合两种检测结果,才能够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辅助细胞学筛查宫颈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辅助手段的作用。方法 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法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所有细胞学异常患的13种高危型HPV DNA。细胞学检测为非典型鳞状细胞、HPV检测阳性,以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等细胞学异常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与细胞学检测细胞异常的关系。结果 HPV DNA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非典型鳞状细胞中31.4%HPV检测阳性,HPV阳性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更严重病变占51.1.%。结论 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的辅助手段,最清楚的作用是提高诊断精确率,减少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交界或轻度异常患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可指导早期HPV感染的治疗及患的追踪随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和PCR HPV-DNA方法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方法选取在门诊妇科要求宫颈癌筛查的患者2660例,同时行HPV-DNA检测和TCT检查,其中任何一项阳性者行阴道镜组织学活检.结果2660例检查者,TCT阳性135例,HPV阳性344例.TCT和HPV均为阳性者为49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12.9%和2.8%.TCT(+)13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Ⅰ~Ⅲ53例,2例鳞状细胞癌.HPV(+)344例行阴道镜下活检CINⅠ~Ⅲ181例,鳞状细胞癌1例,TCT(+)和HPV(+)共49例,行阴道镜下活检发现CINⅠ~Ⅲ42例,有2例鳞状细胞癌,活检异常率分别为40.7%、52.9%和89.8%.结论 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抗酸定性检测(HPV DNA)检测结合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宫颈中重度糜烂患者行HPV DNA和TCT检查,其中HPV感染、TBS评分为ASCUS及以上级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危型HPV阳性者细胞学及病理学异常的比例较高危型HPV阴性者明显为高(<0.05)。结论HPV DNA检测结合TCT、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对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有重要价值。HPV DNA和TCT检查在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发挥有利作用,可以作为基层医院防癌筛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HPV DNA)及组织学活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进行的1 827例宫颈癌筛查的已婚女性进行TCT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 DNA检测,对TCT或HPV阳性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并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确诊标准与TCT及HPV DN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827例中TCT阳性者226(12.37%)例;HPV DNA检测高危阳性者193例(10.56%);宫颈活检CINⅠ43例,CINⅡ27例,CINⅢ12例,SCC 15例。结论TCT联合HPV DNA检测及宫颈活检能大大提高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对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与HPV检测联合应用后在宫颈癌患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患者共360例临床资料,每位患者给予薄层液基细胞学联合HPV检测,最后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比较单独TCT检查、单独HPV检查及两种检查联合检测在诊断患者宫颈慢性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敏感程度、准确性和假阳性率。结果: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的患者360例。3种筛选方法中,联合应用TCT及HPV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对重度不典型增生(CIN-III)及宫颈癌患者无漏诊情况,对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CIN-II)及轻度不典型增生(CIN-I)的患者中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筛查中积极采用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于春梅  李爽  徐晓辉 《吉林医学》2011,(20):4101-4102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检测系统(TCT)、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 061例患者同时进行TCT、高危HPV-DAN检测及阴道镜检查,对一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60例病理结果阳性CIN1 CINII及CINIII宫颈癌的患者,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共行TCT检查1 061例,TCT阳性176例。高危HPV-DNA检测阳性67例,阴道镜异常79例,在TCT阳性病例中,经病理活检共发现CINI 23例,CIN II 15例,CIN III 9例,浸润癌3例,而在TCT无病变或炎症改变中,高危HPV-DNA检测阳性26例,阴道镜异常19例,经病理活检发现CIN I 6例,CIN II 1例,浸润癌1例。结论: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TCT及高危HPV检测联合检查为主,阴道镜检查为辅,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