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坚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9-540
目的评价抗焦虑治疗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症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盐酸氟西汀,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观察心功能、焦虑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8.7%,总有效率为93.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7.0%,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抗焦虑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并能改善心功能状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翟海燕  杨莉 《贵州医药》2023,(1):127-128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联合延续性护理对PLC患者负面情绪及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PLC患者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人文关怀联合延续性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变化、希望水平评分、主观幸福感以及干预后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住院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配合度及住院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干预后研究组HHI、MUNSH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联合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治疗配合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对促进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在妇科HPV感染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方法 将68例HP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聚焦组(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4例。两组护理观察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 护理后,聚焦组的HPV-DNA阴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GSES、ESC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聚焦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聚焦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聚焦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健康教育在妇科HPV感染患者中的护理应用能提高HPV-DNA阴性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宁新艳  魏娟 《贵州医药》2023,(10):1665-166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心内科进行康复的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康复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两组康复观察时间为28 d。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PSQI评分、抑郁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的心肌耗氧量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在组内与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LVEF值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还可促进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相关指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20-06~2022-06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氯吡格雷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治疗周期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神经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Hcy和hs-CRP浓度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NSE浓度较治疗前降低而BDNF浓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NSE浓度低于对照组而BDN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卒中患者Hcy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脑卒中患者Hcy和hs-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  相似文献   

6.
张俊  苏海燕 《贵州医药》2023,(10):1658-1659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对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衰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改良组给予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 改良组护理期间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改良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Zarit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改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改良护理模式在心衰患者的应用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胡家朝 《黑龙江医药》2023,(5):1074-1077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侧支循环、临床疗效、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AC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研究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估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支循环微血管分级、NIHSS评分、ADL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侧支循环微血管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  相似文献   

8.
苟春苗  李敏 《贵州医药》2022,(5):813-814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干预对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完成宫颈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静脉血栓预防小组护理,为期14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疼痛评分(VA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第1 d、3 d、5 d与7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高于护理前(P<0.05),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低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血栓预防小组干预能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焦虑症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抗焦虑类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焦虑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亲情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进行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状态,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治疗8周后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亲情护理能降低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活血通督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腰椎狭窄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研究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继续给予活血通督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下肢疼痛、下肢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和下肢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各项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四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联合活血通督汤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麻木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焦虑症患者应用亲情护理对其临床症状改善以及护理满意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16例自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焦虑症诊治的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n=58)和对比组(n=58),对比组患者接受抗焦虑药物等基础治疗以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接受亲情护理。结果护理前对比2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两组护理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比组护理满意度为82.76%,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亲情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焦虑症状并可使其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李丹  姬俊玲 《贵州医药》2023,(10):1650-1651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及出院护理指导及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再予以延续性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前ESC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ESCA评分均较出院时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院前PA、Alb、AMC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PA、Alb、AMC均较出院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升食管癌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遵医遵护康复,提升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综合提升患者康复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防治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防治认知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关节肿痛、听力下降、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防治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艳  叶锋  方雨龙 《贵州医药》2022,(5):760-76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开展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9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对症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肺功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OPD患者开展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其肺功能水平和生活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用药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肺结核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防治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防治认知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关节肿痛、听力下降、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防治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患者住院部序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传统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者的MMSE评分(15.23±2.65)分与对照组的(15.31±2.6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MMSE评分(31.02±3.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26±3.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精神状况康复有显著增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互联网+健康教育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行PCI术治疗冠心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开展互联网+健康教育。比较2组自我管理评分变化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管理、一般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症状管理干预后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依从性管理、一般知识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症状管理、不良嗜好管理干预后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依从性管理、疾病知识管理、急救管理、情绪认知管理、症状管理、不良嗜好管理干预后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总的健康状况、社会关系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康复阶段,给予患者互联网+健康教育干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复锻炼依从性均能得到更有效的增强,有助于...  相似文献   

19.
刘树琪  崔海月  高雅 《河北医药》2023,(3):471-473+477
目的 分析探讨Mako机器人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方法,剖析循证护理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及手术安全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北京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22例(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手术均在Mako机器人系统辅助下进行,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循证护理),每组61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8.69±2.17)d]及住院时间[(9.73±1.52)d]明显短于对照组[(14.38±3.56) d,(15.98±2.83)d](P<0.05),术后VAS评分比较,研究组[(2.69±1.23)分]与对照组[(5.74±2.1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共4例(6.56%),对照组共12例(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前组间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Harris评分[(92.89±2.92)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BG、1h PBG、2h PBG、3h P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h PBG、2h PB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阴性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QOL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精神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相对于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较氯氮平小,且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