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针刺深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临床,引经据典,从腧穴部位,病人与时令,病位与病情,得气与补泻4个方面对针刺深浅进行了论述,对针刺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刺深浅,是针灸临床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也是毫针刺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它,是获得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如果掌握不当,非能疗疾,反而对机体有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故《素问、刺要论》说:“浅深不得,反为大贼。”笔者仅就学习和实践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针刺方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5.
不同针刺参数效应差异的国内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针刺参数效应差异的国内研究概况陈凌指导:陈日新(江西中医学院95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针刺参数针刺效应差异综述针刺参数是针刺获得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历代针灸学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许多单复式针刺手法,近代针法又与各种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1一般资料共9例,住院患者4例,门诊患者5例。男3例,女6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发病后就诊时间,3天内7例,2周后2例。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皮损区:右大腿股内侧1例,左3~4肋1例,其余7例均发生在右6~8肋胸膜上。临床症状:9例均有皮损区的强灼痛及触痛感,7例疱疹饱满、基底红晕且2例有低热,均为发病3天内就诊者,另2例疱疹萎扁,以带状暗红色斑片皮损为主。2治疗方法2.1取穴:在紧靠皮损区疱疹群外围的周边取上下前后四点作为进针点,前后两点为一组,上下两点为另一组。2.2外法:从每组的两点相对…  相似文献   

7.
8.
总结了促使“气至病所”的12种调气针法,并扼要论述了每一种方法的渊源,操作与应用,分析了调气针法的机理,对提高针刺临床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程耀南 《实用新医学》2006,7(12):1117-1118,112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自从在1999年罗马国际会议上达成Rome Ⅱ标准之共识之后,已为大家所熟悉。近年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越来越多,在其病因病机以及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近年来针刺治疗FD的报道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针刺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而治疗方法颇多,但均比较繁杂。我院自1998年7月~2003年11月共收治落枕病例156例,均采用针刺落枕穴配合颈部缓慢活动和。TDP照射治疗落枕,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针刺治疗中的“治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治疗中的治神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医者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要调整安定自己的精神意念活动,专心施治;二是使患者情绪宁静,神志专一,概括起来有4点:(1)环境安静,定心敛神,(2)凝神于针,以意行气;(3)安定病人,察其神志;(4)察其反应,制其神气。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的观察总结,探讨经气感应对临床诊断、预后、治疗等方面的作用.认为应从针刺所"感"和针刺所"应"两方面来认识针刺感应,从而建立医患互动模式,更加直观、全面地认识经气变化,加深对经脉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马铁明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2):22-23,F002,F003
针刺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通过个性化极强的操作手段所完成的个体化治疗模式。根据目前的医学发展趋势而言,这种个体化的模式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的治疗模式。这种个性化极强的操作手段就是针灸医生的针刺操作技术,也就是说这种针刺操作技术因为操作者的  相似文献   

15.
在近几年的临床针灸实践中,我们通过改变针刺方向,在直刺穴位得气后,再斜刺或平刺到其他经穴得气,使经穴之气相互贯通而疗效倍增。现总结贯通、接梯、三通针刺新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针刺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手法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麻痹(Bell’spalsy)。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但一般认为多与病毒感染有关。临床所见,常急性起病,症状及体征可在数小时达到高峰,或延至1周左右才停止发展。多以造成病灶侧的额肌、眼一轮匝肌、面颊肌等面部肌肉不同程度的瘫痪为其特征。单侧多见。迄今为止,针对面神经炎造成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不少治疗方法,但手段各异,疗效不一。对针刺治疗的时机和手法问题也颇多争议。为此我们作了有关对比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将252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采用提插补泻手法治疗组85例,采用捻转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病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近年来国内利用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效果较佳,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独特疗法,同时其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1994年以来针刺治疗脑卒中临床机制研究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改善脑血流量和脑血管功能   针刺可以提高局部脑血流量,快速缓解血管痉挛,实现侧支代偿。王克键等[1]观察针刺阳明经穴前后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图有极显著性差异,认为对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有双向调整作用,可使流速减慢的动脉血流加快,使流速加快的动脉血流减慢,亦可使管径狭窄的血管扩张,使舒张的血管收缩,从而维持颅内动脉血流平衡。郭义等[2]观察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后即刻脑血流的改变情况,表明该法亦可双向调节脑卒中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状态,具有使患者颅内血流减慢者加快、血流加快者减慢的趋势,其机制可能与改变血管外周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用针刺疗法治疗20例不寐症患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简述气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刺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针刺疗效与针刺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得气”有一定的关系。本文就气在针刺过程中的作用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