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延边皮肤病防治院承担延边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了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和上升,切实提高青少年生活技能,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结合我州实际,从2006年起在全州选择一些重点中学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和同伴教育活动,使中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程度有了较大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也得以显著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社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在校青少年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普通高中二年级全体学生整群抽样,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关问题认识的平均错误率为20.6%,明确表示不会继续和熟人中的艾滋病感染者交往的有近20%,对艾滋病传播的3种途径知晓率较高,平均为91.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识和学校是否组织艾滋病宣传活动是影响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态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青少年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差异,在学校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流动女性进行艾滋病相关生活技能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0名流动女性进行为期1 d(7个学时)的生活技能培训,包括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授、相关态度的讨论及其安全套使用技能的学习,在培训前后及培训后1个月、3个月使用艾滋病知识问卷、艾滋病态度问卷及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问卷进行调查,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流动女性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活技能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流动女性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广州市白云区某中学623名高中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623名学生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正确回答率最低,分别为44.4%、43.0%;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同。结论高中一、三年级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三年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一年级学生,一、三年级女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男生。总体而言,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健康教育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探讨同伴教育对学生的干预效果,为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技巧。检索国内外有关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相关文献,分别从同伴教育的定义、干预模式、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学生艾滋病同伴教育研究多,且干预效果良好。针对性的同伴教育可增强青少年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防治艾滋病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与侵害,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行为现状、态度,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各2个班301名学生开展讲座,于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301名学生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的转变(P<0.01)。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教育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之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灵山县中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艾滋病知识来源的途径,为政府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2所中学的57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0.4%~99.6%;高中生和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总的知晓率分别为91.15%和74.97%;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学校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结论]从初中起加强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长白山脚下,中、朝、俄三国交界。延边皮肤病防治院承担延边州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为更好了解我州性病、艾滋病疫情发展趋势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政府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5年延边州艾滋病、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邹城市被列为全国艾滋病防治母婴阻断项目示范区。围绕《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们认真贯彻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精神,加强政策倡导、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形成了规范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强化了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与服务能力,提高了对目标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检测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艾滋病防治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0.
生活技能的掌握对于促进智力残疾人适应性行为的发展很有帮助,而青春期则是对生活技能进行系统训练的关键时期。生活技能训练应主要从独立生活、寻找并维持工作以及沟通与参与3方面展开,以提高智力残疾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技能、个人与社会技能、工作技能、人际沟通技能和社会参与技能。为确保有效性,训练的实施应遵循标准的训练程序,选择恰当的训练策略和训练情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护理人员系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技能等培训后,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认知、态度及实际技能的改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三级甲等医院800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进行基线和终期及每期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有关艾滋病知识、操作技能与培训前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态度与培训前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薛芳辉  孙智霞  林素芳  郑纲 《疾病监测》2008,23(10):610-612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及性行为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7年4月对温州市鹿城区的8所中学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465名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4.93%,男生(71.61%)低于女生(78.32%)(p0.01),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高,各年级学生对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显著高于非传播途径(P0.01)。1.72%的学生回答有性生活史,6.25%的学生曾与一个人发生过性关系,12.50%的人与2个人发生过性关系,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12.50%,曾经怀孕或使对方怀孕的占12.50%。结论 目前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水平,但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还存在认识误区,性知识缺乏。学校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及性行为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凭祥市多年来在原南宁地委、行署和崇左市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市委、政府组织和协调,各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教育和重点人群行为干预活动,使我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医院保洁工艾滋病防护能力。方法:通过对88名保洁工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对医院保洁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结果:医院保洁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从67.8%提高到90.5%,防治艾滋病的能力增强。结论:进一步加强医院保洁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有利于提高保洁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校大学生582名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了解大学生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等状况,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58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展开必要的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大学生虽对艾滋病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但认知的全面性较低,获取的知识比较片面,在涉及到具体的生活行为时,仍有许多学生难以做出正确判断。结论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了解和掌握艾滋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3+2标准化急救课程”,并对“3+2标准化急救课程”在中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由市红十字会和护理学会组织专家构建“3+2标准化急救课程”。对1291名中学生进行“3+2标准化急救课程”培训(含讲授、演示、实操、考核、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复训,在培训前、培训后和复训后进行急救知识问卷调查,在培训前、培训后和复训后对中学生进行急救操作技能考核。[结果]中学生在培训前、培训后和复训后3个时间点掌握的15项急救相关知识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学生在培训前、培训后和复训后3个时间点的徒手心肺复苏术、气道梗阻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法等技能操作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的“3+2标准化急救课程”在中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提高中学生的急救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7.
陆玉芳 《护理研究》2007,21(9):771-772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的艾滋病感染和发病率呈抛物线上升趋势,形势非常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师范院校学生是青年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未来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在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当前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高校艾滋病教育现状,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对某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研究,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部分地区5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解山东省5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水平,评价项目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调整下一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法 2004年9~10月,在山东省6个全球基金项目县,采用整群抽样、连续抽样与方便样本相结合的方法,对5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类人群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一般村民67.59%、中学生58.47%、既往有偿献血员61.61%、性病门诊就诊者69.83%、暗娼59.34%;实际获得和喜欢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均以电视为主,分别占72.60%和71.38%.结论 5类人群均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来源范围较窄,应充分发挥当地现有各种媒体资源和可利用卫生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使社会各类人群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从而预防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汕头市中学生癌症预防知信行现状,提出适合对他们的癌症预防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43名在读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癌症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身体的癌症警号和女中学生自检乳房知识了解较少,是癌症知识盲区;绝大部分相信对癌症预防的有效性;大部分中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是健康科学的,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是没有定期体检、缺少体育锻炼、常吃盐腌、熏烤食品,吸烟酗酒等;对癌症有正确的防治态度,有较强烈的学习癌症预防知识的要求。结论 中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癌症发病有着潜在的联系。癌症预防知识仍不全面,仅根据卫生课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对防癌知识的了解。可根据学生们愿意接受健康教育途径开展多形式、针对盲区的肿瘤防治知识普及,以提高中学生的防癌意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掌握的现状,寻求有效提高公众院前(现场)急救意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方法 市紧急救援中心联合新余市红十字会对4 997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制问卷对客运司机、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中学生999人进行院前急救知识现场调查,比较培训前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率。 结果 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认识显著提高;培训后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培训前。 结论 应加快普及提高公众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