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典型单纯疱疹性盘状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8例(47只眼)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观察。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短期内症状明显好转,视力迅速提高,角膜基质炎症明显减轻,荧光染色检查角膜上皮损害进行性好转、愈合。结论 对诊断为疱疹性角膜炎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物较长时间治疗无效,角膜基质炎变明显而又无典型盘状角膜炎表现患者,在抗病毒药物基础上应用皮质激素眼液滴眼治疗效果明显,角膜病变逐渐好转,应考虑为非典型表现性盘状角膜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治疗性角膜板层移植术结合中药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8例。结果:所有病例植片均成活,除一例复发外,其余病例治愈,而且视力明显提高。结论:角膜板层移植术结合中药治疗重症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不但缩短病程,大大减少复发率,同时可明显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变化及术后应用抗病毒药物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疗效。方法: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合并白内障22例2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阿昔洛韦及滴用更昔洛韦凝胶;对照组仅给予滴用更昔洛韦凝胶。观察术后视力变化情况;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mo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视力均获得提高;治疗组无1例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对照组也仅有1例于术后6mo复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抗病毒药物的保护下,>6mo未复发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不是白内障的手术禁忌,白内障手术能有效改善HSK合并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仅滴用更昔洛韦凝胶亦能有效预防白内障术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约占角膜病专业门诊的50%。该病虽有诸种疗法,但都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易于复发,对患者视力及工作影响较大。我们于1988年,对21例曾用过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眼局部使用无环鸟苷和肌肉注射胸腺素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单疱角膜炎)的复发性深实质型,由于无特效药物,使病程迁延,危害严重。因治疗不当,可以导致角膜穿孔或形成角膜深层瘢痕,严重影响视力,因此,探讨该类型的复发病因,对提供较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极为重要的。现将我们三年来的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为致盲率很高的常见眼病,在角膜病门诊患者中占54.3%(北京同仁医院1985)和44.75%(河南眼科研究所1981)。我国城乡盲目调查中,角膜盲占第二位。目前,上皮性病变有较好的疗效,但深层基质病变效果不佳。我科于1985~1987年收治了单纯疱疹性深层角膜炎14例(14只眼)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HSK)临床表现多样 ,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随发病率及致盲率的上升 ,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其中营养障碍性角膜溃疡 (又称惰性溃疡或冷溃疡 )常被忽视 ,单一的抗病毒治疗及不恰当的溃疡面清创术常使病情延误加重。现将我院收治的 7例营养障碍性角膜溃疡分析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48岁 ;右眼 4例 ,左眼 3例 ,此次发病病程 1月~半年 ,平均 2月。2 .临床特点 :上述病例均有 HSK反复发作史 ,此次复发病程长 ,曾频繁滴用抗单疱病毒眼液。在原有角膜斑翳的基…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161000)冯丽君,李伟,陈怡寒单疱角膜炎(HSK)是严重危害视力的眼病,目前抗病毒药物对病毒活动感染有肯定疗效,但部分病例出现耐药现象。近年来我院用中药辨证施治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且经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根据角膜炎累及角膜范围及深度选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共18例18眼。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植片的透明度、复发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中17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矫正视力0.1~0.8,其中12例植片透明,5例植片轻度浑浊,1例角膜炎复发。结论深板层角膜移植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邸岩 《眼科研究》2011,29(12):1149-1152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常可引起视力的严重损害。导致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疱疹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准分子激光照射和手术刺激诱发潜伏的HSV活化;术后局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也可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时诊断及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恢复视力的关键,血清抗体检测、病毒培养、角膜上皮刮片、组织细胞切片和Negative染色、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实验室检测均存在一定的限制,而多重PCR可能会成为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并发HSV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术前曾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病史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给予抗病毒药物可显著降低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合并HSK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娜  赵勇 《眼科新进展》2001,21(5):354-354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 ,易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往往造成斑翳而严重危害视力。我们自 1993年以来 ,采用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3年 8月~ 1996年 8月我们应用左旋咪唑联合抗病毒药物 ,对门诊及住院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35例 37眼进行治疗 ,其中男 8例 8眼 ,女 2 7例 2 9眼 ,年龄 4~ 6 7岁。初发者 13例 ,复发者 2 2例 ,其中复发 3次以上者 5例。浅层型 14例 15眼 (病变在上皮 ,可达前弹力层 ) ;深层型 2 1例 2 2眼 (盘状角膜炎并发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首次发病后能够治愈,也可能损害不大。但治疗困难,尤其复发者对视力威胁大。在复发前,很难在眼部找到单纯疱疹病毒(以下简称HSV)。所以HSV潜伏在何处是十分令人关注的。动物角膜接种HSV急性感染阶段过后,有时可在泪腺中查到HSV,但临床症状却可以不明显。Kaufman等认为泪腺受HSV感染后,HSV可以不时由泪腺中排出,如角膜上皮有损伤则可发生感染;在结膜也能出现持续性的慢性感染。Scribe给豚鼠足蹠部接种HSV,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病,是致盲的—个重要因素。由于各类新型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出现,该病的疗效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着疗效欠佳、疗程长,易复发等缺点。近年来,我院将小功率氦—氖激光应用于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并与应用抗病毒眼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4例,随机分为二组:抗病毒眼药治疗组及氦—氖激光治疗组(下称药物组及激光组)。药物组共28例31眼。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右眼12例,左眼10例,双眼6例,年龄最小者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研究,范围涉及疱疹病毒在角膜内潜伏及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在复发机制中的作用、免疫荧光法及PCR法检测病毒的应用、病毒性小梁网炎的临床表现及角膜内皮炎鉴别诊断要点、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与临床选择以及手术治疗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但是目前国内有关此病复发机制的研究较少,有关导致角膜炎的疱疹病毒种类的研究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15.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角膜病,成为主要致盲的眼病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在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有些药物尚存在生产技术、精制提纯等问题,使普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使用空军大连医院提供的以天然丁香叶为原料精制而成的“病毒消”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  相似文献   

16.
16例角膜内皮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角膜内皮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始3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角膜内皮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部分患者有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经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 角膜内皮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后,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后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对术后发生HSK的7例8只眼给予抗病毒治疗,记录并观察临床表现、疗效和转归.结果 6例7只眼在1~2周内痊愈,角膜透明,视力由发病期间的0.1~0.5恢复到预矫视力0.8~1.2,观察一年以上无复发;1例1眼反复发作6次,其复发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角膜透明,视力比预矫视力低一行.结论 LASIK手术可能是HSK发病的诱因之一,详细诱发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及时预防和治疗LASIK术后HSK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阿昔洛韦和贝复舒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眼表面疾病,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炎症性损害。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居各种角膜病之首位。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终因其病情顽固,容易复发,愈后视力较差的特点,使眼科医生不甚满意。近2年来,我院采用阿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性角膜实质炎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裕钦  蔡如超 《眼科研究》1998,16(4):247-247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角膜炎,尤其是单纯疱疹性角膜实质炎致盲率很高,治疗方面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观察治疗了65例单纯疱疹性角膜实质炎,随机分成两组,使用抗病毒药物,配合低浓度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  相似文献   

20.
三氟胸腺嘧啶核苷(TFT、F_3T、Trifluorothymidine)已广泛用于治疗疱疹性疾患,效果良好而几无毒性。近来研制成功的无环鸟苷(ACV、Acyclovir)为作用更强的抗病毒剂。本文作者用上述两药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对其疗效进行比较。未经抗病毒及/或皮质激素治疗的树枝状角膜炎59例,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药物治疗,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