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龄直肠间质源性肿瘤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礼和  葛大胜 《腹部外科》2004,17(3):159-159
病人,男,88岁。因排便困难3月,加重1周伴血便入院。病人3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便困难,伴肛周胀痛。1周前病人排粘液血便,暗红,量中等。每日5~1 0次,时有大便失禁,肛门坠胀,便意不尽感,腹胀。无畏寒、发热。来我科诊治。截石位指诊:肛门括约肌松弛,距肛缘4cm ,9~3点处可触及一半圆形包块,突入直肠腔内,几乎填塞直肠腔,质硬,表面粘膜光滑,包块稍有活动,无压痛,波动感不明显,指尖强行通过包块见其上方有大量质硬粪块。直肠镜检:入肛4cm见直肠前壁一突出肠腔肿块,表面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明显溃疡,直肠镜不能通过。活检感觉肿块表面粘膜…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于入院2个月前出现肛门坠胀疼痛,阴道坠胀不适,下腹部胀痛,大便排出不畅,排便次数多,每天6~7次,每次量少,便稍干,口服抗菌药缓解,近1周症状明显加重,来诊入院治疗。肛门直肠指诊:胸膝位直肠前壁偏右距齿状线2.0cm有2.5×3.0cm2,质稍硬隆起,表面光滑,压痛(+),诊为直肠黏膜下脓肿,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在会阴部偏右取一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3岁,因排便困难伴肛门坠痛1年余入院。腹泻后出现排便困难,肛门坠痛,治疗后症状缓解,3个月前因食辛辣食物后症状加重,伴脓血便,未行治疗。排便困难逐渐加重,便形如铅笔般细,肛门坠痛加重,时有分泌物自肛门流出。体检:左侧卧位,指检触及直肠下段距肛门约2cm有一环状狭窄带,表面光滑,无弹性,触痛,食指及肛门镜不能通过狭窄口,小指进入困难。排粪造影示钡剂灌肠后,见肛门内口上长约4.5cm的直肠明显狭窄,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62岁.因“肛门部肿块胀痛2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4月15日入院。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未见异常;指诊:截石位3点处肛旁2cm触及一指向肛管的条索状硬结.肛内可触及黏膜下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未及全貌。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4岁,因“直肠阴道壁胀痛4个月”入院。其1年前曾行肛周脓肿手术,术后局部胀痛减轻不明显,无畏寒、发热,无便血、流脓。专科情况:截石位肛缘12点至1点处有一手术瘢痕,长约3cm,压痛(+),未见异常分泌物流出,未触及明显肿块,无明显波动感,对应处肛窦无明显压痛。肛门镜检查未见肛窦凹陷、红肿,肠黏膜正常,未见肿物。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8岁,因肛周胀痛不适伴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6个月入院。既往有剖宫产史及流产史。直肠肛门指诊示:距肛门约5cm处有4cm×2cm肿块,表面光滑,质硬,有触痛,活动度差,退指指套无染血。盆腔B超示盆腔左侧混合性包块,考虑肠道病变;盆腔CT示直肠左侧壁稍厚,性质待定;电子结肠镜检查示直肠肿块,性质待查;肠镜取活检病理报告为粘膜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因“排便困难伴肛门粪便自行流出2年”为主述入院。患者40年前因患“痔疮”在游医处行手术治疗(具体方法不祥),治疗后1周肛门肿痛肿物突起,流脓,经治疗1年而愈,其后因“肛门脓肿”先后行3次手术治疗。近20年来便细,排便费力,2年前出现排便困难加重,每日5~10次,便细,粪便常自行流出,污染内裤,便时疼痛,肛门有肿物突出。专科检查:肛门右前侧位见长约3cm,深0.3cm沟状疤痕通肛内,肛缘9点至5点红色黏膜呈半环状突出约2cm,肛管仅能纳入一小指,肛门括约肌张力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内脱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患者采取经肛以PPH环形切除松弛直肠黏膜,使肛垫悬吊加固回复至原位,吻合后分别于3、7、11点位(男性)或3、7及前正中位(女性)距吻合口以上1cm纵行柱状缝合松弛直肠黏膜,使脱垂的直肠黏膜横向及纵向同时缩短并悬吊上移。结果:术后1~3个月松弛脱垂黏膜挛缩固定,肛门坠胀、排便困难完全消失,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每天1~2次。结论:PPH结合直肠黏膜纵行缝合悬吊术在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简单易行和疗效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病例:病人,女,48岁。因"肛门坠胀1个月,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块1周"入院。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距齿线10 cm处直肠黏膜2 cm×2 cm隆起性病变,其余结肠未见异常。肠镜活检病理示"直肠黏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病人入院体检无异常,肛指检查直肠内未触及肿块,指套无血染;查血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0岁,因"间断黏液血便伴肛门下坠1年,加蘑1周"于2008年6月2日入院.肛诊:距肛缘5 cm直肠前壁可触及质硬肿块,表面凹凸不平,活动差,指套暗红血染.入院诊断:直肠肿瘤.彩超:直肠前壁局限性增厚,形成约4.7 cm ×3.0 cm低回声实性肿快,宫内可见小孕囊(6mm×4mm).结肠镜:直肠前壁距肛缘5 cm、15 cm处分别见不规则隆起型肿物,表面不平,呈大结节状,大小为4 cm×3 cm和1.5 cm×1.0 cm,质脆易出血.分别取活检送病理示:子宫内膜异位.患者2次去外院检查结果相同.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行"取环术",术后间断有肛门下坠感,末次月经不详.入院第8天患者流产.请妇科会诊,给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皮下注射,每月1次.用药1周临床症状改善出院.2个月后复诊,肿块缩小.随访2年未加重及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82岁.因"便中带鲜血1个月"于2008年5月30日入院,直肠指检可及距肛缘5 cm直肠前壁黏膜下直径1 cm的结节,质地偏硬,结节表面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染血.肠镜示:距肛缘5 cm可见一直径约1 cm的肠壁黏膜隆起,黏膜光滑完整.盆腔MR增强扫描示:距肛缘约5 cm直肠前壁见一乳头状结节影突入肠腔内,呈稍短T1,长T2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直肠前壁与前列腺之间脂肪间隙清晰.肿瘤指标:CEA 2.38 ng/ml,游离PSA0.8 ng/ml,总PSA 2.38 ng/ml.并行腰麻下经肛直肠肿物切除术,将结节及其周围旁开1 cm的直肠黏膜、黏膜下组织以及部分肌层整块切除,剖视标本发现结节位于直肠黏膜下层.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6岁.因排便习惯改变伴经期血便3年入院.该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间断稀便、便秘,无粘液及脓便,无腹痛;于月经前第1日或经期第1日间断便血,呈暗红色,量不多,考虑为"痔疮"未介意.1周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而入院.病程中无体重减轻,否认痛经史,结婚11年,无孕育史.直肠指检:胸膝位,距肛缘8cm直肠右侧壁有一外压性肿物,大小约3 cm×3 cm,质硬,表面光滑,无触痛,黏膜光滑,无指套染血.妇科内诊:右侧附件区触及质硬肿物,突向直肠.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8岁。因肛周胀痛3d,肛门排脓2d入院。患者主诉3d前腹泻,排便时突感肛门疼痛,便后仍有持续性肛门胀痛,未予系统诊治,疼痛加剧,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疼痛无好转,伴发热(38.4℃),肛门排脓,端坐受限,以肛周脓肿收入我院。查体见肛门外形不整,肛门前位皮肤隆起、肿胀、潮红,向前蔓延至阴囊根部,压痛明显,伴有波动感。肛内指诊、双合诊显示,肛管前方可触及一包块,约7cm×5cm×2cm大小;12点位肛隐窝处可触及凹陷开口,指套见少许灰白色脓液。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因"大便带血反复发作半年余,加重1 d"入院。入院症见:大便带血,呈暗红色,点滴状,便时肛内肿物脱出,需用手辅助还纳,大便日1~2次,质软成形,伴排便不尽感,偶有上腹疼痛,无腹胀,纳眠可,小便调。专科检查:骑伏位,肛门前位皮肤增殖隆起。直肠指诊:痔区黏膜隆起,距肛缘6~7 cm处触及直肠后壁息肉样隆起,大小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8岁.因"反复便血3个月余"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鲜红色黏液血便,量不多,与大便相混杂,不伴有排便不净、肛门后坠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腹股沟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及.肛门指检:直肠右后壁距肛缘4 cm左右,可及1个菜花状肿块,约3 cm×3 cm,占肠腔1/2周,质地偏硬,活动较差,指套染血.辅助检查:全腹部+盆腔CT增强:直肠占位性病变,考虑直肠癌可能.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距肛缘4 ~6 cm处有一围堤样隆起肿块,累及约1/2周肠壁,肿块质硬,中间部分见坏死.术前病理活检:直肠恶性肿瘤.术前CEA:2.0 ng/ml.完成术前准备后行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直肠左后侧,下缘距肛缘约4 cm,肿瘤隆起溃疡状,最大直径约4 cm.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6.
例1,某女,63岁,因大便困难1年,加重半年,诊为老年便秘,直肠脱垂,3~4d大便一次,便干,排便困难,需以手按下腹协助排便,无直肠脱出肛外,X—ray排粪检查:肛上距40mm,直肠前突19mm,直肠粘膜内套叠。动态钡透:24h全达结肠,4d排出钡剂,诊为结肠运输延迟。于1996年4月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直肠吻合,涤纶网包绕直肠4/5周,悬吊固定于骶骨峡。术后第5天肛门排气,手术后半年内仍排便不畅,较术前无明显改善,仍需配以药物治疗协助排便,以后逐渐改善,半年后明显好转,排便通畅,停服泻药,至今随访2年,无复发,效果好。例2,某女,54岁,因大便困难一年,加重半年,诊为老年便秘,直肠脱垂。3~5d大便一次,便干,需按压下腹或阴道协助排便,便后有直肠脱出肛外,需用手推送回肛内。X-ray排粪造影检查:直肠前突12mm,力排时前突50mm,直肠粘膜内套叠,脱入肛管。于1998年3月行直肠粘膜部分切除,涤纶网片包绕直肠4/5周,悬吊固定于骶骨峡。术后第4天肛门排气,第6天排便,便成形,排便通畅,随访2个月,病人感觉良好,较术前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肛门坠胀伴大便变细1年,黏液血便2个月”入院.直肠指诊:距齿状线约4cm直肠前壁可触及一菜花样肿物,占据肠腔半周,不能推动,指套退出见血染.经肛门取肿物活检提示:直肠腺癌.经直肠超声检查提示:距齿状线4cm处直肠前壁探及一实质性肿物,最厚处约2.2cm,基底宽,边界清,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平,沿直肠壁绕行生长,约占肠腔周径1/2,未突破浆膜层.前列腺、双侧精囊未见侵犯表现.电子肠镜提示肿瘤近端肠管未见异常.盆腔MRI提示:肿瘤累及肠段长约4.5 cm,下缘距直肠肛提肌结合部1.5cm.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9岁。入院前2个月因食带壳西瓜子出现粪团蚨塞。在外院行直肠异物取出术,术后5d出现排便困难,肛门胀痛,便条变细。在外院多次行扩肛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人我院后行专科检查见肛门外观正常,直肠指诊齿状线上约2cm处食指可触及一较坚硬环形狭窄,食指不能通过,仅容小指勉强通过。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因"排便时肛周疼痛7 d"就诊。直肠指诊: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直肠后壁可触及肿物, 大小约4.5 cm×4.0 cm, 触之较软, 黏膜光滑, 活动度尚可。腹部CT检查示:直肠下段肠壁不均匀增厚, 最厚处约4.4 cm, 增厚肠壁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相应节段肠腔变窄, 与周围组织关系尚可(图1)。肠镜检查见直肠距肛缘约5 cm至肛缘广基扁平隆起, 大小约5 cm×4 cm, 表面尚光滑, 黏膜未侵及。初步诊断:骶前囊肿。行经肛门骶前囊肿切除术, 于隆起处切开直肠全层直达骶前见囊性肿物, 沿肿物囊壁将肿物完整切除, 确定无残留后用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直肠全层。病理检查示:(骶骨前肿物)符合尾肠囊肿, 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及立方上皮, 局部伴慢性炎症, 可见泡沫细胞(图2)。  相似文献   

20.
1病案 患者女,28岁,因“肛门疼痛伴坠胀不适半个月”于2010年5月1日以“肛裂、肛乳头肥大、直肠肿物”诊断收入院。T:36.8℃,P:80次/分,R:20次/分,BP:14.7/9.3kPa。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6点肛缘凹陷,齿线处肛管皮肤见裂口,肛乳头增生肥大。肛门指诊齿线上2.5cm处直肠黏膜下触及直径约1.5cm半球形肿物,质韧囊性,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