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军 《家庭医学》2004,(21):54-54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常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应根据病情和病人活动过程中的反应,制定休息和活动计划。发病的前1—3天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帮助进行。为了帮助病人迅速适应绝对卧床,并逐步增加活动量,顺利过渡到自主活动,我们对每一位心肌梗死病人施行有效行为指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心内科急重症。本病一般需监护一周,卧床1-2周,在此过程中,患者常出现便秘,当患者用力排便时,可导致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增强,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因此,护士应当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相似文献   

4.
宋华珍 《中国保健》2008,16(4):161-161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心肌坏死,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他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武桂萍 《现代保健》2012,(17):62-6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患者大部分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胸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旭东 《中国保健》2010,(4):134-134
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剧烈减少或中断,以致心肌发生持久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常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右室梗死属心肌梗死的一种较特殊类型,发生率较低,且临床表现处理亦有特殊性,我科在2008年度收治两例,同时合并有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逐渐加剧,冠脉由狭窄到闭塞合并血栓形成,使官腔发生急性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的心电图特异性演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是严重类型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危重变化快,猝死率高,并发症多,其预后很大程度取决于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2)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中较严重的一个类型,也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死(AMI)为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的急性心肌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现代社会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因此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24例,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尹兵 《家庭医学》2007,(15):24-24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伴粥样斑块破裂、脱落致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导致局部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与梗死。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胸闷气憋,大汗淋漓,手足湿冷,呈濒死状态。由于心肌梗死,致使心肌收缩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心律失常,心搏血量减少。患者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或心力衰竭。如得不到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猝死。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持久而严重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心内科急重症。本病一般需监护一周,卧床1 ̄2周,在此过程中,患者常出现便秘,当患者用力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机梗死(AMI),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的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1].临床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恐惧及频死感.起病急,病情重,不紧急救治,数小时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者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特点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  相似文献   

14.
李桂花  陈丽芝 《中国保健》2009,(17):812-812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是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预防控制冠心病发病至关重要,是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康复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病例,现患至少200万。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是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于冠心病中严重的类型。 (AA1788)  相似文献   

17.
卫一鸣 《现代养生》2012,(21):25-26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急性心梗依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其治疗分一般对症治疗和限制及缩小梗死面积的药物治疗。一般对症治疗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进食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  相似文献   

18.
侯亚丽  黄萌 《健康必读》2008,7(10):21-2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是心血管的头号杀手。它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肌钙蛋白和心肌酶活力增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进行性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危胁人民的健康,也是急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人体心脏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病例,现患至少200万病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职业与健康》2003,19(3):161-16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有关的体会总结如下。1 疼痛的护理1.1 卧床休息 机体活动可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而心肌的血氧供应主要来自冠状动脉,由于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急剧闭塞,若增加机体活动量,可使心肌进一步缺血缺氧,增加梗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