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女,34岁。发现左乳包块10余年。患者10年前无意中扪及左乳内下一包块,无胀痛,局部皮肤偶有瘙痒,无局部皮温升高及红、肿、热、痛,无酒窝征、橘皮征,乳头无溢液、溢血,月经正常。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未引起重视。2013年8月28日外院乳腺彩超示:左乳内象限见混合回声团块,内见弱回声和无回声,大小分别为:4.9cm×3.0cm,2.6cm×1.0cm,边界清楚,考虑良性病变可能。入院查体:左乳内下可扪及一包块,大小约5.0cm,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较清,可活动,无压痛。乳腺钼靶片:左乳内下一椭圆形团块影,大小约4.9 cm ×4.1cm,密度不均匀,病变外上部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图1,2),边界尚清,周围低密度晕环影,邻近腺体受压、移位。术中左乳6点钟方向距乳头2.0cm切开皮肤探查:见一大小约4.0cm包块,表面光滑,呈囊性,囊液浑浊似脓样改变。  相似文献   

2.
李华斌  李玲  郭冀梅  卢蕊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F0003-F0003
病例女,36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包块3个月,疼痛伴包块增大2d就诊,查体:右侧腹股沟扪及大小约4.0cm×3.0cm的包块,压痛,可活动。超声检查:右侧腹股沟包块处可见大小约3.5cm×2.6cm的椭圆形低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部回声欠均匀,  相似文献   

3.
张奕杰  孙妍 《西南军医》2009,11(2):303-304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1岁,入院前2^+年偶然发现右乳一“食指尖”大小包块,局部无红肿及触压痛,未行诊治。近年来发现包块逐渐增大,伴触、压痛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双乳不对称,皮肤无红肿及凹陷,乳头无溢液、皮屑。右乳内上象限见-4.5cm×3.0cm×3.0cm包块,包块处明显色素沉着,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活动度可,质中,轻微触压痛,皮温不高,与胸壁及表面皮肤无粘连及浸润。左乳未明显发育,未扪及异常。  相似文献   

4.
王弘   《放射学实践》2009,24(9):1043-1043
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肩前侧有一蚕豆大小的包块,包块生长缓慢,左肩关节活动后疼痛。局部无红肿及压痛,亦无畏寒、发热、潮热、盗汗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无缓解。体检:左肩关节前侧可扪及约3.0cm×3.0cm大小的包块,包块质硬、基底固定。边界清楚,局部皮温正常,左上臂活动及远端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5.
乳腺B细胞恶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女 ,5 0岁 ,已婚。因发现右乳包块 5d于 2 0 0 1-0 2 - 2 5入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 ,盗汗 ,乏力 ,体重减轻等症状。查体 :双乳大小基本对称 ,皮肤无橘皮样改变 ,无乳头溢血、溢液及乳头凹陷。右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 3cm× 4cm大小包块 ,边界不清 ,质中 ,无压痛 ,不活动。腋窝及其余部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钼靶X线摄片示 :右乳内上象限局限增生 ,考虑恶变。B超示 :右乳内上象限距皮 1 0cm处见一大小约 3 0cm× 2 8cm× 2 2cm实质占位包块 ,形态不规则 ,边缘呈蟹足样 ,周边血流丰富 ,考虑为乳癌。CT示 :右乳片絮状及结节状软组织…  相似文献   

6.
赵燕  陈志刚  李煜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605-1605,1608
患者 男性,45岁.因扪及阴囊包块10年,近3年逐渐长大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年无意间扪及阴囊包块,约黄豆大小,局部无红肿,无触痛,未给予重视,近年来包块逐渐增大.专科查体:阴囊内可扪及2个大小不等包块,约5cm×4cm和2cm×3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无触痛,与双侧睾丸及附睾分界明显,阴囊皮肤无红肿及破损,尿道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异常.超声显示:双侧阴囊内分别见一弱回声团块,右侧大小约2.7cm×2.5cm,左侧大小约4.8cm×2.7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尚均质略呈旋涡状,其内及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7.
病例患者社会性别女性,16岁。主因发现右侧腹股沟无痛性包块5年,渐长大,无发热、腹痛、腹胀等来诊,以“腹股沟包块待查”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头颅无畸形,年青女性外貌,面色红润,发育良好,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女性音质;胸廓对称无畸形,乳房发育正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右侧腹股沟扪及一大小约5.0cm×2.0cm包块,边缘整齐、活动、质软,无触痛,平卧位包块不消失,女性外阴发育良好。包块超声:右侧腹股沟探及一约3.0cm×1.2cm低回声块影,边界尚清晰,形态规则。包块影旁见1.3cm×1.2cm似无回声暗区,后方回声稍增强。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59岁.1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内下象限一肿物.体检:右乳5~6点方向距乳头4 cm处可扪及一包块,约3.0cm×4.0 cm大小,质韧,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边界不清,活动可,与胸壁无粘连,无波动感,无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及红肿、热、痛等表现,无乳头溢液,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54岁。以右乳头区溃烂、溢出黄红色分泌物近8年来我院就诊。查体:右侧乳房以乳头为中心,乳晕部皮肤呈湿疹样改变,皮肤糜烂,呈鲜红色,皮肤损害区域约5cm×5cm,其中分泌物处为黄白色,表面时有淡红色血性液渗出,同侧乳腺未扪及包块及硬结,右腋下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约3cm×4cm,压痛,稍活动,胸壁浅静脉轻度曲张。胸片无异常,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消瘦。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6岁。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包块并逐渐增大,不伴乳头回缩、皮肤凹陷及乳头溢液。体检于右乳12点钟处扪及4.0 cm×3.5 cm×2.5 cm的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边界不清,活动欠佳,无波动感。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痛。右腋窝扪及肿大淋巴结。钼靶表现:双乳呈致密型,腺体组织成分>75%,双乳内未见明显结节、肿块影;右乳上象限扪及一包块,于局部点压片亦未见明确块影;右乳外上象限见一点状钙化;双乳皮肤、乳头未见异常,皮下脂肪层清晰。右腋下见多个淋巴结,有部分融合,其内见一颗粒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19岁。左颈部无痛性包块1年,查体:左颈部可扪及4·0 cm×3·0 cm的包块,边界清,质硬,不移动,压之无明显疼痛,颈部未扪及肿大的淋巴结。门诊以“左颌下包块”收入院。入院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于左颌下皮下组织层内探及2.7 cm×1.8 cm边界清、有包膜的减弱回声团块,其内回声不均质,可见细点状回声沉积,团块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团块周边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裂囊肿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包块大小约3·0 cm×2·0 cm,呈灰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血管供应丰富,切除后剖开见淡黄色胶冻状物流出。病理诊断:腮裂囊肿。讨论腮…  相似文献   

12.
夏芸  梁亚丽  刘茜 《西南军医》2008,10(1):45-45
患者男性,68岁。发现腹部包块伴双下肢乏力一年余入院,入院查体:神清,左下腹局限性膨隆,可扪及一约2cm×5cm的包块,质中,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可闻及血管杂音。临床以腹膜后包块申请到我科行CT检查。CT平扫及增强示:左侧中下腹部髂血管区域可见两个类圆形等低密度影,其内见高低密度混杂影。位于内侧者大小约3.8cm×5.3cm,病灶壁见高密度环状钙化,增强后与血管呈明显均匀强化,周围见环形充盈缺损。位于外侧者大小约4.0cm×5.0cm,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内、外侧病灶边缘均较清楚,中间有分隔。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2岁。发现左乳包块9个月,并有逐渐增大趋势,有轻压痛。体检:左乳腺可扪及约拳头大小肿块,质韧不均,边界不清,表面不光验室检查无特滑,活动度差,左腋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超声检查:左乳内上象限可见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包块,范围约6cm×7cm×3cm  相似文献   

14.
病例 男性,4 7岁。发现左上腹部包块半年,于2 0 0 3年7月收入我院。主述入院前半年,自己扪及左上腹部“游走性”包块,无腹痛、腹胀,发病以来一般情况可,体重无明显变化。体检:腹部平坦,左上腹部可扪及10 0×10 0cm大小包块,实性,表面光滑,活动,可随体位移动。B超提示:左上腹  相似文献   

15.
自Mansoni于1882年在我国发现此病以来,国内耐有报道,以口腔、眼眶、腹壁,大腿等处寄生之病例为多。我院发现寄生于乳腺的孟氏裂头蚴病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8岁,贵州籍,农民。因右乳房包块、痒痛3年余入院。包块渐增大,有蚁走感及刺痛,乳头无溢液、溢血。右腋下可扪及一2×2cm活动之淋巴结,双乳外观正常,乳头无内陷,右乳外象限可扪及2.5×4cm的条块状硬结,边界不规则,表面不光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6岁。“发现双足底包块4天”入院。患者自诉4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双足底包块,病后无疼痛压痛及其他不适,近两天来长时间行走时有疼痛不适。门诊以“双侧足底包块性质待查”收入院。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36.4℃,P90次/min,R20次/min,BP126/84mmHg。专科检查:左足底中间可触及一大小约3.0cm ×4.0cm左右大小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包块质韧,可活动,无压痛。右足底中间可触及一大小2.0cm ×1.0 cm左右大小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及破溃,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包块质韧,可活动,无压痛。双踝关节活动正常,末梢感觉及血循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29岁。发现左乳腺皮下无痛性肿块2月余。专科检查:左乳腺6点距乳头约3cm处皮下可扪及一大小约1.2cm×1.0cm肿物,质硬、边界清,活动度可,与皮肤无粘连,有压痛,乳头无溢液、溢血,右乳无异常,双侧腋下、双侧锁骨上下未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乳6点皮下见大小约1.6cm×1.0cm×0.8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周边为实性低回声,内部以无回声为主,内透声可,可见分隔,肿物未累及腺体层。CDFI:实性部分可见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软骨瘤型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女,7岁。因“发现颈部包块6余年”入院。自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畏寒,无心烦、盗汗,无食欲增加。查体:全身无淋巴结肿大,心肺(-),右侧颈部可扪及一大小约4cm×3cm×2cm的包块,质硬,无压痛,边界清楚,包块可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血管无杂音。颈部彩超示:甲状腺右叶实质性占位。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TT3 31.48ng/ml,TT4 9.16μg/dl,TSH4.85mIU/L(均正常)。  相似文献   

19.
李芳云  唐秉航   《放射学实践》2011,26(7):803-804
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下腹部可扪及包块,包块进行性增大,腹胀症状逐渐加重,进食后明显,伴有大便形状改变。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血便、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查体: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触及一包块,大小约5cm×4cm,质韧,表面光滑,边界尚清,  相似文献   

20.
叶宇  邱晓明  王弘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6):1027-1027,1031
患者女,44岁。发现右腮腺区包块半年入院。体检:右颞颌关节区可触及一包块,质硬,不活动,无波动感,大小约3.5cm×4.0cm×3.0cm,表面皮肤无破溃,张口受限,颏下、双侧颌下、双侧颈部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下颌骨CT显示:右侧下颌支、右侧颞骨溶骨性骨质破坏并见软组织肿块影,增强后病灶显著不均匀强化。CT诊断:右侧颞颌关节区(下颌支、颞骨)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或骨肉瘤伴周围侵犯,颅内侵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