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参花晶是用人参花蕾经科学加工制成的全溶性冲服剂。曾获国家医药局优质产品称号。但在原生产工艺中,参花中人参皂甙的收得率各批波动大,含量差异明显;人参皂甙损失大。作者根据存在的问题,以人参皂甙含量作为成品的质量标准。将可能影响质量的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溶剂用量等工艺条件作为因素,每个因素定三个水平,按正交表按排单项实验,优选最佳工艺。结果,按新工艺生产成品能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蒙药铜炭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表明:照《内蒙古蒙药材标准1986年版》依法炮制的铜炭,成品性状应为细蜂窝状,黑色或略显蓝黑色,大小不一,不规则团块;理化鉴别应呈现铜盐、硫化物、硼盐及钠盐反应;硫化亚铜含量宜为64.0%~70.0%。成品收得率一般应为66.0%~73.0%。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法考察影响黄芩甙收率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方 《基层中药杂志》1995,9(4):31-32,12
提高黄芩甙收得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碱溶酸沉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处理、分析在黄芩甙提以过程中影响黄芩甙收得率的某些因素,得到最佳条件搭配。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以丹参酮ⅡA作为定量检测指标,优选了丹参等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是以6倍量95%乙醇提取2次,每次1h,以干膏收得率作为检测指标,优选出当归等水提的最佳工艺是以12倍量的水提取12次,每次1.5h,并通过干燥时间,成品吸湿性等项考察,确定用作稀释剂的生药磨粉量配比为26.18%,从而制定本品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香菇多糖提取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国梅  陈孜 《中成药》1997,19(11):3-5
报道了香菇子实体,筛选出较为理想的香菇多糖提取方法:香菇子实体加蒸馏水在90℃-100℃加热回流,提取,用氯仿-正丁醇去蛋白,经水流动透析,用72%乙醇沉淀多糖,得水提香菇多糖。收得率为3.32%。其子实体残渣用1mol/LNaOH提取,充氮防氧化,调pH至中性,经透析,沉淀为碱提非水溶性多糖,收得率为0.36%。上清液为碱提水溶性多糖,收得率1.94%。  相似文献   

6.
兰雁  黄春燕  周聃  黄学思  何祖新  陈成  吴纯洁 《中成药》2007,29(11):1614-1616
目的:利用挤缩-膨圆技术制备独一味微丸。方法:将挤缩-膨圆技术应用于独一味微丸的制备中,同时与泛制技术制备的独一味微丸在工艺参数、工艺结果、质量指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挤缩-膨圆技术制备微丸所用时间短,辅料用量少,成品收得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堆密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成本。结论:挤缩-膨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微丸技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也为新型制剂的研发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提高黄芩甙收得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碱溶酸沉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安排、处理、分析在黄芩甙提取过程中影响黄芩甙收得率的某些因素,得到最佳条件搭配.  相似文献   

8.
红景天苷制备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红景天苷的收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比较溶剂提取和微波提取的效率。结果通过微波提取的红景天苷产量明显高于溶剂提取,红景天苷的收得率可达0.406%。结论微波辅助水提取结合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红景天苷。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藿香正气方挥发性药材SFE-CO2萃取和水蒸汽蒸馏的差异。方法采用计算收得率和GC-MS分析对2种工艺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时间为5h,收得率为0.45%;用SFE-CO2萃取法提取,时间为3h,收得率为2.40%。SFE-CO2提取物能检测出大量的峰,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在15min之后几乎不能检测出成分。结论SFE-CO2萃取法提取藿香正气方挥发性药材耗时少,收得率高,提取的成分多。  相似文献   

10.
粉防己提取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改进粉防己的提取工艺,降低粉防己提取的成本和毒性。方法:用氨水直接碱化酸水液,使其中的总生物碱沉淀析出,精制得总生物碱的结晶。结果:工艺改进后总生物碱的收得率和纯度均有提高。结论:在粉防己的提取过程中去掉氯仿萃取的过程,改用氨水直接碱化酸水液得总生物碱,可降低毒性和成本,提高生物碱的收得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粉防己提取的成本和毒性,利于工业大生产.方法:用氨水直接碱化酸水液,使其中的总生物碱沉淀析出。精制得总生物碱的结晶.结果:工艺改进后生物碱的收得率和纯度均有提高.结论:在粉防己的提取过程中去掉氯仿萃取的过程,改用氨水直接碱化酸水液得总生物碱,可降低毒性和成本,提高生物碱的收得率和纯度.  相似文献   

12.
用超滤法制备中药浸膏制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超滤技术制备中药浸膏制剂、液体制剂。能除去有机杂质、大分子、胶体及细菌等。提高證明度、收得率、纯度及产品质量。采用超滤技术可节约辅料、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姜黄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条件。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制备挥发油β-环糊精的最佳包合工艺条件;通过薄层色谱法验证包合物结果;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包合物的性质和包合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姜黄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ml/g),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15min,搅拌速度40rpm,挥发油包合率为90.0%。结论:用优选的包合工艺条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及收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邢建国  陆华  吴韬  窦勤 《中成药》2003,25(8):609-611
目的:研究藁本挥发油的提取及阻环糊精包合藁本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挥发油收得率为评价提取工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包结率和包合物收得率为评价包合工艺指标。结果: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藁本加8倍量水,浸泡4h,提取挥发油6h;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CYD与油按4:0.75(g:mL)配比,在30℃包合lh。结论:此工艺得率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退热止痛散解热镇痛活性部位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工艺优选,比较不同方法的包合率、收得率,确定最佳包合方法及包合工艺。结果:饱和水溶液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环糊精(β-CD)比例为1∶8(g/g),搅拌温度为40℃,搅拌时间2h,包合率为81.25%,收得率为78.13%。超声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CD比例为1∶6(g/g),β-CD与加水量比为1∶15(g/mL),超声时间为2h,包合率为56.60%,收得率为57.81%。研磨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活性部位与β-CD比例为1∶8(g/g),β-CD与加水量比为1∶4(g/mL),研磨时间2h,包合率为86.38%,收得率为84.91%。结论:研磨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较理想,包合率、收得率较高;饱和水溶液法优选的最佳包合工艺仅次于研磨法,工艺合理可行,更适宜投入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注射剂制造过程中,过濾质量的好坏——澄明度直接关系到产品收得率的高低。在我們祖国日益发展着的制药工業中,每年生产着数以亿万支的注射剂,如果能在生产上把产品“收得率”提高一些,比如說提高百分之一的話,那么,每年为国家所节約的资金將是非?薮蟮?尤其是在目前各种原材料供应都較紧张的情况下,它的意义就更为重大。提高注射剂的“收得率”有很多方面,但在生产过程中,过濾这一过程是很大的关鍵,而过濾质量的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木香挥发油/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收得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β-CD包合木香挥发油的条件,并考查了分散溶剂用量和洗涤溶剂种类对包合的影响。结果:挥发油:无水乙醇(mL:mL)=1:12,洗涤溶剂为乙酸乙酯;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CD/(g:g)=1:8,包合时间=1h,包合温度=40℃;收得率和包合率分别为89.32%和69.54%。结论:该工艺收得率与包合率高,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甘草不同水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通过对两种不同水处理方法所炮制的甘草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证明浸泡法润透甘草需2-4hr,而采用冲润法仅需1-2hr,且外型美观,收得率增大5%-10%,染菌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我厂从1973年起,从石蒜科植物石蒜Lycoyis ra-diata Herb的鳞茎中提取的加兰他敏,制成氢溴酸盐供临床使用。在生产中往往由于石蒜产地不同,含量有所差异,影响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收得率。经多年生产实践,证明广东坪石产石蒜加兰他敏含量较高,其次是湖南新田,湖北宜昌产石蒜加兰他敏含量较低。下表是不同地区产石蒜,提取氢溴酸加兰他敏收得率情况。详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从黄芩中提取黄芩总甙,由于工艺条件不同,往往影响收得率。本文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黄芩甙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检验、分析,认为A因素对黄芩甙收得率有显著影响,应固定在最好水平,即A_3,在中温条件下加酸。B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从生产条件,操作方便考虑,定B_2合适,即保温时间12hr;煮提时间C因素,从节约工时考虑,选择C_3较好,即130min。实验结果说明新工艺优于老工艺,提高了收得率,节约了原料和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