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在Ⅰ类切口手术中的情况及趋势。方法于2010年至2014年随机在本院选择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 964例,分析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变化的情况;以2010年为对比对象,分析2011年至2014年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概率、抗菌药物应用规律(包括概率、种类、首次用药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抗菌药物应用在Ⅰ类切口手术的概率明显下降,且手术感染的概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强度的抗菌药物应用有所下降,选择较合适的低效能抗菌药物。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应该严格把握应用指征,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既要在围手术期控制感染,又要减少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医务人员用药也有了更多选择,但由此滋生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也导致细菌耐药性和药品不良反应增加,大大降低了药品疗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在外科手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2009年下半年运城市中心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回调查,发现不合理应用现象,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颌窦病变的处理自Caldwell(1893年)和Luc(1897年)报道后形成了经典的Caldwell—Luc手术,在临床上已应用了近百年,成为治疗上颌窦病变的规范化手术方式。内镜手术兴起后,内镜下筛窦开放术加上颌窦开窗术逐渐替代Caldwell-Luc手术成为鼻科临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敏  曾俊  岳蕤  吴英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3):F0003-F0003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手术部为了满足手术需要,将大量种类繁多的无菌物品存放在无菌物品室。使无菌物品最大限度的得到应用,又尽可能的控制铺张浪费,成为手术室管理人员最关注的问题。我院手术部无菌物品室从2003年以来采用了定专人、顺流程、定制度的开放式管理模式,经过2年的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洁净手术部共30个手术间,其中100级手术间3个,10 000级手术间27个,护理人员69名,麻醉医生43名,负责全院各科手术及门诊手术配合工作,年手术量2万余例。2无菌物品管理中的矛盾2.1物品数量大与空间有限的矛盾我院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现状,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预防。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9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801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包括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给药时机、给药疗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逐年下降,但仍然存在不合理应用问题。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也愿意选择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的微创手术。面对不断更新的手术仪器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的手术器材,以及患者数量多、手术时间短、连台手术周转快等现状,为了做好微创手术快速周转以及手术室全程护理的细节,保证微创手术安全高效开展,自2011年以来,我院手术室应用多种微创手术快速反应流程护理技术,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微创手术护理质量,加快了手术周转,赢得了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好评,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超声评估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并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手术过程应用动态超声检查实时评估病灶位置及大小,辅助判断病变性质,探查病灶切缘及残留状态等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动态超声检查能准确定位颅内占位性病变,动态评估手术过程中病灶边缘的变化过程,能动态探查病变的残留状态,减少手术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且无不良并发症.结论:动态超声评估在颅内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手术相关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间55例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腹腔镜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7 d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安全有效的处理多种腹部疾病,可在同一专科或多专科中联合应用,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且以各专科医师为主处理其专科疾病,不能擅自盲目独立跨科操作。  相似文献   

9.
朱劲松  赵艳  周鸿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2,11(2):127-127,150
关节镜手术是将带摄像机的关节镜插入髌下内侧或外侧,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显示下进行。我院引进和应用了关节镜检查和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2001年4月至2001年11月用关节镜治疗膝  相似文献   

10.
张桂萍  邱莉  滕永和  于立江  林梅 《医学信息》2010,23(15):2801-2803
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及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评价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规范临床抗菌药应用,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我们组织公共卫生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联合对2009年第二季度普通外科189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1.
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及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评价抗菌药使用的合理性,规范临床抗菌药应用,做好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我们组织公共卫生专业、临床药学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联合对2009年第二季度普通外科189名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及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简衣式婴幼儿约束带的研制与应用。方法自行设计一种简衣式婴幼儿约束带,2015年1月至8月接诊的婴幼儿急诊清创手术均应用该约束带,经多次改进达到安全有效。结果应用了简衣式婴幼儿约束带的患儿未出现挣脱现象,提高了手术效率。结论简衣式婴幼儿约束带使用简单快捷,约束效果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在泌尿外科的不断进步发展,经膀胱镜、腹腔镜、特别是输尿管镜和肾镜下开展各类手术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手术恢复快、并发症少见等优点,现在原来需要开放手术治疗的泌尿常见疾病(如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几乎都可以通过腔内微创手术来完成。泌尿外科手术对象以高龄老年人居多,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心肺脑等疾患,心血管调节功能差,此外手术体位和内镜的置入手术操作亦会影响老人的通气功能和呼吸管理。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对生理功能干扰小、安全范围广、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和药物。PLMA因操作简单,对咽喉部刺激小,插入和拔除时的心血管反应明显小于气管导管,PLM A扩大了传统喉罩的应用范围,几乎可以适应于各种全麻手术患者[1]。第三代喉罩下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高龄老人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有待研究,我院自2008年10月~2014年3月年观察PLMA全凭静脉麻醉在高龄老人腔内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的应用,评价其安全适用性和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方法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应用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68例,占97.1%;对照组治愈54例,占77.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愈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较好效果。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创伤比较小,术后恢复较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背景: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力学特征决定它的生物力学特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膝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及损伤机制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指导预防和治疗膝关节疾患。 目的:评价有限元数字化膝关节模型构建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方法:以“CT,MRI,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构建”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5年1月至2011年11月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章。纳入与膝关节模型构建及应用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9篇文献为重点讨论CT、MRI和有限元模型构建在膝关节中的研究和应用。 结果与结论:CT、MRI所采集到的DICM图像在有限元模型构建中各具优缺点,有限元模型合理应用,能够为膝关节的手术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影像学资料,临床医师可根据模型进行手术方案设计,模拟手术流程,显著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围手术期结肠癌住院患者46例,将他们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分别23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措施,给予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初次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导尿管及胃管留置时间等均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节省了费用,值得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微电机系统、传感器技术、生物制造与临床技术相结合的新兴多学科交叉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不但改变手术治疗模式,打破了传统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也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新视野、新角度、新技术、新突破。我院于2010年3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共实施47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通过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经验总结,保证了手术顺利完成,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气管插管(IT)组和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结果 PLMA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呼吸力学指标均显著优于IT组(P<0.05)。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应用食管引流型喉罩,具有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1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用控制性手术理念进行手术治疗。充分的术前准备,保证特殊仪器及器械、设备性能良好,掌握手术操作步骤,密切术中配合。结果17例患者除2例合并其它脏器损伤死亡外,其它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是近20年创伤外科领域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外科治疗原则,充分的术前准备、精湛的手术配合以及手术的连贯性,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漏斗胸Nuss手术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Pubmed、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漏斗胸、Nuss手术、外科治疗为关键词,查阅2000年1月—2015年2月有关Nuss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漏斗胸是一种胸壁凹陷性畸形,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Nuss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等优点,已经成为修复漏斗胸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Nuss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以及腔镜技术设备的完善,Nuss手术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胸腔镜辅助Nuss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和快速恢复的优点。结论 Nuss手术的研究发展给漏斗胸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在具体临床应用中,术式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其发病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具体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