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俐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2):365-36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12月间4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疼痛教育、心理护理、提供轻松舒适环境、预防及减轻疼痛技巧指导),以2007年1—6月剖宫产术后产妇460例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24h、72h)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下床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程度,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促进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行择期剖宫产手术产妇250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舒适护理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舒适护理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睡眠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产妇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护理组产妇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术后疼痛、抑郁及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诊的8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肠蠕动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康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剖腹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进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10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中实施常规产科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低体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围产期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术后48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66%;明显低于对照组26.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5.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围产期护理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术中低体温现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缩短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赵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112-1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心理的影响,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186例产妇均择期或行急诊剖宫产术,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106)接受系统的剖宫产护理加上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n=80)接受剖宫产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干预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忧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排尿时间,统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剖宫产术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再次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某院行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10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后心理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孕妇护理干预后,孕妇负性情绪均有改善,两组护理后,术中出血量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术后康复依从性明显较对照组要高,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再次剖宫产术产妇术前、术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缓解了产妇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增强了产妇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信心,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术后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控制剖宫产术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12月剖宫产术的480例手术产妇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疼痛教育、心理护理、提供轻松舒适环境、预防及减轻疼痛技巧指导),2007年1月至6月剖宫产460例为对照组,进行疼痛程度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24、72hVAS评分低;下床早、24及48h睡眠时间长、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德州联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妇科护理方法,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治疗组术后开始进食的时间,术后排气、拔除尿管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泌乳量充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及术后恢复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心脏病孕妇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分娩的心脏病孕妇73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且两组产妇均实施剖宫产。对照组(36例)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37例)则实施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差异,同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指标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能促使心脏病孕妇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围产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剖宫产产妇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剖宫产、卫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照料、产后自我康复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初乳分泌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产后72h子宫复旧情况、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高剖宫产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提高围产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梁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3,(35):248-249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剖宫产手术产妇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都给予传统剖宫产手术,对照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而治疗组给予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结果治疗组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母乳时间都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3d与术后20d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促进产妇恢复,缓解疼痛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6例接受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与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恶露排净时间、体温转复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恶露排净时间、体温转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基于三维数字化的腹横筋膜平面(TAP)精准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1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采用超声引导TAP阻滞方法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其中观察组采用腹壁结构的三维数字化重建,导航下行TAP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常规给药行阻滞麻醉,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术后首次下床、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24hVAS评分均最高,之后随时间疼痛逐渐减轻(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三维数字化的TAP精准阻滞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预后,效果显著,对剖宫产孕妇术后起到有效的镇痛作用,减少了产妇术后的恢复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术后康复中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术后康复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n=55例)和观察组(n=55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平均用时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短,剖宫产术后并发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剖宫产术后产妇中施以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96例产妇分到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96),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1.00%(1/100),其中正常排尿99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为6.25%(6/96),其中正常排尿90例,尿潴留6例;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产妇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对促进产妇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共104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前恐惧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排尿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头痛呕吐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分娩方式,在术后给予产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8.
王瑾  程宝利 《贵州医药》2022,(2):316-318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接受剖宫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n=43),围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护理后,优质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应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7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对照组入院至出院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的的疼痛综合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改善环境。结果观察组术后产妇术后24 h VAS评分(4.05±1.45)、术后排气(33.60±10.33)h、下床时间(42.43±12.09)h、并发症4.71%低于对照组的(5.78±2.02)、(38.87±11.32)h、(50.34±13.15)h、14.12%;观察组24 h睡眠时间(8.34±1.34)h、护理满意度98.82%高于对照组的(6.49±2.02)h、90.59%(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疼痛综合护理干预,减轻了产妇疼痛,减少缩短术后排气及下床时间时间,增加24 h睡眠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庄玉翔  段语  高建霞 《江西医药》2021,56(10):1771-1773
目的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60例作为对象,依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常规术后镇痛,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注射液,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术后6、12、18及24h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6h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18及24h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斯的明注射液对二次剖宫产产妇术后椎管内镇痛产妇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了产妇术后疼痛程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