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研究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的口唇特征。方法:应用中医舌、面诊检测仪采集慢性肾衰患者的口唇色彩信息,分析并比较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其余各组口唇客观化参数的差异。结果:(1)口唇颜色分布:慢性肾衰不同证型组均以口唇淡白、深红或紫为多见,无显著差异;(2)口唇参数: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比较,唇色H、I值明显降低(P0.05);唇色S值明显升高(P0.05)。与纯虚证组比较,唇色S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虚兼湿浊证与正常组及其他分组患者的口唇特征具有某些差异性,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郁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舌象特点及通过中药治疗后的舌象变化。方法:收集54例慢性盆腔炎病例,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肾虚型32例,非肝郁肾虚型22例。将前两组与正常人群组31例,进行数字化舌象分析和比较。对肝郁肾虚型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舌象指数变化。结果:肝郁肾虚型慢性盆腔炎舌象在裂纹指数、厚薄指数、胖瘦指数、瘀斑指数上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胖瘦指数上肝郁肾虚型与非肝郁肾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胖瘦指数明显上升(P〈0.05),瘀斑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的辨证分型与舌像指数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中医药治疗,肝郁肾虚型患者的舌象指数(胖瘦指数、瘀斑指数)在治疗前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对临床疗效的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应用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进行舌象分析,实现舌诊定量化、客观化的研究是中医舌诊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舌色、苔色是舌诊的主要内容之一。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笔者对消化性溃疡电子胃镜下溃疡分期和舌色、苔色色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前后的舌象变化,初步探讨舌象形成的机制,为舌象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慢性盆腔炎辨证依据,收集肝郁肾虚证和湿热瘀阻证患者共66例,运用ZBOX-Ⅰ型中医舌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治疗前后的舌象客观化参数,采用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舌象客观化参数,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与各舌象客观化参数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 (1)66例肝郁肾虚证和湿热瘀阻证患者,舌象客观化参数比较后发现治疗前两组在腐腻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瘀阻证大于肝郁肾虚证;治疗后,两组在瘀斑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肾虚证小于湿热瘀阻证。治疗后,肝郁肾虚证患者瘀斑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瘀阻证患者的腐腻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合实验室指标,对各舌象客观化参数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瘀斑指数的的血小板偏回归系数为0.396,经t检验,其对瘀斑指数的形成作用显著;胖瘦指数的血沉偏回归系数为0.016,经t检验,其对胖瘦指数的形成作用显著;剥苔指数的血小板偏回归系数为0.007,CRP的偏回归系数为0.108,血沉的偏回归系数为-0.115,经t检验,三者对剥苔指数的形成作用显著。结论不同证型的慢性盆腔炎舌象分布不同,不同治法对舌象客观化参数的影响不同;各种舌象的形成有一定的相关因素,表现为血小板与瘀斑指数的形成密切相关,血沉与胖瘦指数的形成密切相关,血小板、CRP、血沉与剥苔指数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壤塘地区957例大骨节患者的舌象特征,结合临床分析其病因病机。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舌诊检查,并用索尼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后,记录舌象,最后由中医诊断学专家进行审核,对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957例大骨节病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红舌出现频次高,比率超过10%,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瘦薄舌、苍老舌比率超过10%,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黄腻苔、燥苔、剥苔,出现比率超过10%。结论大骨节病患者的舌象异常率较高,其特征可为中医辨证及病机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目前已经确认KBD主要分布在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外贝加尔的乌洛夫河流域、朝鲜北部和我国从东北到川藏高原地带上[1]。四川境内的甘孜、阿坝等高寒民族聚居地为此病高发区域。我们在对大骨节病高发地区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中发现舌象具有特征性变化。本文从收集的957例大骨节病患者舌色、舌形、舌苔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为研究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黄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深入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黄苔的原因。方法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舌象,记录患者相关情况,对患者出现黄苔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黄苔有影响的因素(P<0·05)包括: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出现黄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医舌诊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舌与苔的观察 ,分析了解吸毒者不同戒断期的舌象变化 ,对中医诊治鸦片成瘾和酒精中毒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方法 按中医传统划分 ,将舌色分为淡红、淡白、绛、青紫舌 ;舌苔分为黄腻、白腻、光剥、花剥。将舌形分为胖大、裂纹、有无芒刺 ,舌态分为震颤、痿软、强硬。在相同条件下 ,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吸毒者将不同戒断期的观察结果按舌色、舌苔、舌形、舌态四个方面分析 ,按戒断期天数 ,了解各时期患者的机体机能变化。结论 吸毒者不同戒断期舌象不同 ,我们可以根据舌象变化而分析出各期特点 ,以便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32例吸毒者不同戒断期舌象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舌与苔的观察,分析了解吸毒者不同戒断期的舌象变化,对中医诊治鸦片成瘾和酒精中毒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方法 按中医传统划分、将舌色分为淡红、淡白、绛、青紫舌;舌苔分为黄腻、白腻、光剥、花剥。将舌形分为胖大、裂纹、有无芒刺,舌态分为震颤、痿软、强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结果 吸毒者将不同戒断期的观察结果按舌色、舌苔、舌形、舌态四个方面分析,按戒断期天数,了解各时期患者的机体机能变化。结论 吸毒者不同戒断期舌象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舌象变化而分析出各期特点,以便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医、药治疗食管癌过程中,发现应用中医舌诊诊断食管(贲门)癌有一定规律,初步整理如下,供参考。一、舌诊的理论根据祖国医学认为:舌为脾之外候,与消化功能关系密切。消化功能的好坏,往往反映于舌部。舌质的变化能反映脏腑虚实、盛衰。舌苔为胃气上潮所生,其病苔出现,往往是饮食积滞,或邪气上升。所以通过望舌苔,可以察知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二、食管(贲门)癌患者舌象特点根据近几年来临床观察,食管(贲门)癌患者自发病起,随病情发展,舌象也有所改变。 1.舌苔:食管癌患者桃形苔较多见(前尖、后盾、中宽),其苔由薄到厚逐渐加重。苔色根据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肾衰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脾肾阳虚、湿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CKD4期辨证为脾肾阳虚、湿热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30例及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肾衰颗粒)30例,连续治疗8个月,观察两组肾功能(eGFR、Scr、Ccr、BUN)、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肝功能(ALT、AST)、电解质(K、Na、Cl、Ca、P)、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及中医症候、体征的变化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呈好转趋势(P<0.05);试验组eG-FR、Scr、Ccr治疗前后差值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肝功能、二氧化碳结合率、电解质等指标较治疗前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能够明显减少各症状积分。结论:肾衰颗粒可以改善CKD4期脾肾阳虚、湿热互结证患者的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减轻中医症候、体征,最终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纯西药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