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6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56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4.6%,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8.9%,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3.9%,影像示有效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Z(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唑来膦酸联合放疗组(A组)、单纯放疗组(B组)、单纯唑来膦酸组(C组),观察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开始后1个月和3个月时,A、B、C三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2.6%、88%、66.7%和88.9%、76%、54.2%,A组与B组比较有效率稍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时,A、B、C三组影像学检查骨转移灶有效率分别为66.67%、56.00%、25.00%,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唑来膦酸的患者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肌肉酸痛、一过性低钙血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及放射毒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安全、有效,止痛疗效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唑来膦酸治疗,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王明伟  李伟 《工企医刊》2013,(5):377-378
目的 评价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骨转移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及分割方法均为DT30Gy/10F,观察组同时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艾迪注射液80ml静脉滴入,每天一次,连用三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价(KPS评分).结果 观察组病灶部位疼痛明显减轻(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骨转移癌的疗效优于单纯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 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 mg,每4周重复.治疗17例具有疼痛的骨转移患者.结果 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76.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4 mg/次,每4周1次,连用4次.结果 经过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后,疼痛级别明显下降,临床总有效率82.6%(19/23);用药后7 d内起效14例,7~14d起效5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于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止痛效果。方法 109例患者,59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40Gy/20次/28d);5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20~30)Gy/(4~6)次/12d。结果 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全部患者止痛显效(CR+PR)为75.2%。常规分割照射组:止痛显效率72.9%(43/59);低分割照射组:止痛显效率为78.0%(39/50)。全部患者生存3个月以上,中位生存时间7个月。1a、2a、3a生存率分别23.9%(26/109)、18.3%(20/109)、8.3%(9/109)。结论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全剂量的常规分割治疗,而对于病情相对较重、行动又不方便、预计生存期短的患者,应采取低分割照射,同样可以起到止痛作用。低分割放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而止痛效果与常规分割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mg,每4周重复。治疗17例具有疼痛的骨转移患者。结果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患者,总有效率为76.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高,临床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0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60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3.3%,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3.3%,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7.5%,影像示有效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磷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与单纯常规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4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为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患者,采用每周连续5 d照射,2次/d,2次间隔6~8 h,1.2 Gy/次,总量为80 Gy/7周,放疗第1天开始行同步化疗,方案为紫杉醇90 mg d1、8、15静脉滴注(2~4 h),卡铂500mg d1静脉滴注,4周为1个周期,共化疗4~6个周期.对照组(20例)为单纯常规分割放疗患者,采用每周连续5 d照射,1次/d,2Gy/次,总量为70 Gy/7周.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0%(16/20),对照组为45%(9/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时,超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比单纯常规分割放疗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组。氯甲膦酸二钠(固令)组26例:300mg静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而口服固令胶囊800mg,1日2次,连用15日。唑来膦酸组26例:4mg,静滴,一次使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4周后可重复使用。结果控制骨痛有效率,固令组61.54%,唑来膦酸组80.77%,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能力固令组有效率为42.30%,唑来膦酸组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中显效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两组中血钙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改善活动能力,降低血钙含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0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60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3.3%,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33%,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75%,影像示有效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磷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吴平利 《现代保健》2012,(26):100-10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给予唑来膦酸治疗,1次,3周,3周为一疗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骨转移灶、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治疗骨转移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1.3%。54例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经治疗1周后缓解率为75.9%,6周后缓解率为83.3%。治疗1周、6周后的NRS评分、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晓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79-1180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年,86例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每组43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作用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和活动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起效时间和止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在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具有相似的效果,但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骨转移常见于肺癌、乳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等实体恶性肿瘤晚期,实体癌晚期有20%~70%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癌常见症状是顽固性骨痛,是引起癌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其骨性痛剧烈而持久,使患者感到无法忍受,服用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三阶梯镇痛药治疗虽然见效快,但长期应用副作用大,易成瘾。局部放疗对单发性骨转移止痛效率为70%,但对多发性骨转移则难以实施。全身性化疗对骨转移癌痛有一定疗效,但毒副反应较大。因此,骨转移癌痛目前在治疗上缺少有效的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2009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中药熏蒸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和钴60放射治疗34例溶骨性破坏骨转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及伊班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择55例恶性肿瘤并发骨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帕米膦酸二钠组19例,唑来膦酸组18例,伊班膦酸组18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2疗程后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汇总治疗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治疗方案止痛疗效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63.16%、72.22%及83.33%,其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米膦酸二钠组、唑来膦酸组及伊班膦酸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22.80±0.23)、(44.31±0.25)和(65.28±0.34)。以帕米膦酸二钠组(最低成本)为参照,唑来膦酸组及伊班膦酸组与之对比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94.26±0.41)及(198.31±0.36)。结论:三种方案的总体止痛疗效无差异性,以帕米膦酸二钠最为经济,但从肿瘤综合治疗及疗效考虑,推荐唑来膦酸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杜宜华 《医疗装备》2014,(9):116-117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及骨转移状况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伴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姑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两组都积极实施心理指导、用药护理、疼痛护理。结果:实验组26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约为65%,对照组16例有效,24例无效,有效率为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骨转移的癌痛患者接受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后,具有良好的缓解癌痛效果,减少了病理性骨折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7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0)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n=38)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单次给药后观察10d。结果:2组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王方寒  阮玫 《职业与健康》2004,20(9):142-143
目的分析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骨膦治疗骨转移瘤,缓解骨痛,提高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病人均经同位素全身显像(ECT)检查证实为骨转移瘤,原发灶亦均经病理证实.均给予超分割放疗DT 30-45 GY1(20~30次)·(2~3周).并给予骨膦(Bonefos)800 mg bid×14 d.结果全组骨痛完全缓解75%,部分缓解22.2%,轻度缓解2.8%.结论加速超分割放疗配合应用骨膦治疗骨转移瘤可迅速而持久地减轻骨痛,控制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脊柱转移瘤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效果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痛有效率为88.46%(4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37/52),P0.05;观察组的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为86.54%(45/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36/52),P0.05;两组治疗后的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对于脊柱转移瘤患者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有助于改善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李文强 《智慧健康》2022,(15):52-54
目的 探究不同分割放疗法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具体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来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医学院接受疾病治疗的12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应用照射剂量不同,将120例患者分为4个小组,其中:I组2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0Gy;II组3Gy/次,5次/周,总吸收剂量为30Gy;III组4Gy/次,5次/周,总吸收剂量为28Gy;IV组患者接受单次照射8Gy。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在120例患者之中,共计156处病灶经放射治疗有所缓解。病患疼痛药物应用频次有所降低。受试者生活质量影响并不相同。患者放疗开始止痛时间为放疗后的1~28d,所有受试者在放疗期间内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在所有病灶之中,CR共52处、PR共58处、MR共28处、NR共8处。总有效率为88.46%。I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II组有效率为86.11%,III组有效率为86.67%,IV组有效率为100.00%。本组实验结果证实:不同放射剂量各小组针对于止痛疗效以及原发性病灶控制效果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单次大剂量照射、多次分割、高剂量照射抑或者是短疗程照射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方面均能够取得一定效果。针对于原发性病灶得以控制、估计生存期较长者,可为其开展长久疗程多分割照射治疗;针对预后不佳,不可搬动、病理分析较晚的患者可为其开展多疗程少分割照射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之下,可以对患者开展大剂量单次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