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为分析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误诊原因,评价微小癌的早期发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950年1月以来病理科诊断的甲状腺微小癌病理及临床资料,微小癌的标准为直径≤1cm。结果表明,共诊断甲状腺微小癌49例,直径0.2~1.0cm,均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者5例,术前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物7例,其余37例术前临床诊断均为良性病变,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3例,甲状腺腺瘤2例,甲状腺炎和甲状腺机能亢进各1例。术前细针穿刺活检的12例中诊断颈淋巴结转移性乳头状癌5例,甲状腺微小癌和可疑微小癌各2例。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病变的37例中9例术中冷冻切片诊断为微小癌,2例冷冻切片可疑微小癌后经石蜡切片证实,其余26例均经仔细取材后石蜡切片诊断为微小癌。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经常与甲状腺良性病变共存,特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微小癌发生的几率较大。术前对可疑病例行细针穿刺活检、术中实行全标本冷冻切片诊断、术后广泛取材,可有效地防止误诊,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减少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被认为是一种病毒感染的甲状腺炎症,一般应用药物治疗,但由于其临床上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块,易被误诊为甲状腺腺瘤,而误行手术,且多有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本文就我院1999-03~2005-10误行甲状腺部分切除的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之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转移癌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误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收治的13例甲状腺转移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结果13例患者均因声音嘶哑伴颈前无痛性肿物,未完善检查,误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而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术后行食管吞钡、食管镜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转移到甲状腺。结论食管鳞癌可血行转移到甲状腺,详尽的病史采集及术前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方法使用多普勒彩超仪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多切面的扫查,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的位置、大小、血管分布、个数、形态、内部回声等,并详细记录下来,将B超的影像资料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病理学检查显示,80例甲状腺结节性患者中,66例甲状腺结节性腺肿,7例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结果显示,66例甲状腺结节性腺肿,其中61例确诊,确诊率92.42%,其余患者被误诊为甲状腺癌或甲状腺腺瘤或漏诊,误诊率为7.58%。7例甲状腺瘤患者中,6例被确诊,确诊率为85.71%,其余患者被误诊是甲状腺结节性腺肿或漏诊,误诊率14.29%。7例甲状腺癌患者,5例被确诊,确诊率71.43%,其余患者被诊断为良性病变或病理性质待定,误诊率为28.57%,甲状腺结节性腺肿与甲状腺癌或甲状腺腺瘤误诊率相比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利用超声检查,有一定的误诊率,临床上为了减少误诊率,要注重结节内动脉RI>0.65的鉴别意义,对怀疑恶性的肿块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系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病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女性多于男性.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进展缓慢,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或仅以突出的某一系统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故临床常易被误诊,延误治疗,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现就曾误诊的28例甲亢病人,进行误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异位甲状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情况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异位甲状腺患者48例,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并对4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超声诊断异位甲状腺患者和误诊患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48例异位甲状腺患者中,在甲状腺区未发现甲状腺组织42例(88%),发现甲状腺组织存在6例(12%),发现合并并发症患者20例(42%),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和穿刺活检检查结果一致者39例,诊断准确率为81%,其中9例(19%)发生误诊。异位甲状腺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如下:异位甲状腺位置、大小均差别较大,异位甲状腺的大小为(1.7 cm×1.1 cm)~(5.1 cm×2.8 cm);异位甲状腺的边界均表现为清晰,36例(75%)内部结构为实性,12例(25%)为囊实性;异位甲状腺的形态可呈现椭圆、圆形等规则性变化;回声分布,19例(40%)呈现混合回声,18例(38%)呈现中等回声,11例(23%)呈现低回声;血流信号34例(71%)较为丰富,14例(29%)在内部呈现点条状、较为稀疏的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甲状腺的准确率较高,且无辐射,操作较为简便,然而仍然存在误诊的情况,超声医师应对可能存在异位甲状腺的患者扩大检查范围,并注意与甲状舌管囊肿、肿大淋巴结等超声图像的区分,必要时使用穿刺活检、CT等进行辅助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误诊的原因,降低桥本病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002~2012年间收治的487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率为7.39%(36/487)。其中,分别被误诊为甲状腺癌4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瘤4例。结论因为本病的误诊度很大,医师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进行确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对46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24例,其中误诊为冠心病15例,脑梗死3例,老年痴呆2例,慢性胃炎2例,神经衰弱2例。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原因不明的淡漠、嗜睡、水肿、贫血及心血管表现的患者,应考虑到甲减,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测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桥本甲状腺炎误诊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桥本病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剑阁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自1999年3月至2009年3月经手术治疗618例甲状腺手术中,术后病理证实为桥本病16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误诊率2.58%(16/618),术前诊断单侧甲状腺瘤8例(1.29%),双侧甲状腺瘤6例(0.97%),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瘤1例(0.16%),可疑甲状腺癌1例(0.16%),10例(1.61%)术后2~3年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结论临床外科医师应重视对桥本病的认识,细针穿刺活检和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有助于诊断和确定手术方式,避免盲目扩大手术减少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表现不典型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近6年来初诊时被误诊的表现不典型的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被误诊为慢性结肠炎7例,恶性肿瘤5例,风湿性心脏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神经官能症、周期性麻痹各3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糖尿病各2例。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表现不典型,慢性腹泻、厌食、消瘦、心律失常、神经兴奋性亢进等可为其首发临床表现,应考虑到甲状腺功能亢进,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才能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典型者以消化系统为主要表现,症状一般为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体质量下降,严重者有肝功能异常。现将本院2002年5月-2008年10月收治的以腹泻为突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被误诊为甲减的患者。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易误诊为心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结论甲减的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复杂,误诊率极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低下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按发病部位分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周围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腺体本身发生病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储存和分泌障碍而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它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90%以上。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因此其表现多样,特别在疾病的早期,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表现突出时,极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而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诊治的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下称甲亢)早期误诊原因,以期提高诊断率。方法对187例老年甲亢首发症状及早期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187例患者中118例患者曾被误诊/误诊率为63.1%误诊疾病主要为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其次为糖尿病、植物神经紊乱、帕金森、周期性麻痹。结论老年甲亢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漏诊。为了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老年甲亢的认识和重视,应注意甲状腺功能,减少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影响多脏器代谢功能的疾病,往往可导致多系统损害,现将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诊断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作一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其特征有甲状腺肿大、眼征、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若症状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极易误诊误治,特别是老年病人,因而延误救治时机。  相似文献   

17.
张红娟 《药品评价》2012,(33):45-46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人群中有7%~21%可触及甲状腺结节,其中约5%为甲状腺癌,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超声以其无创和敏感而成为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但由于甲状腺癌超声表现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按起病年龄可分为3型: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称呆小症;起病于青春期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起病于成年为成年型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疾病中是最易误诊疾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报告亦常见,根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高达56.2%[1],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12例误诊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罗若佳  潘薇 《云南医药》1998,19(2):123-124
10例单侧突眼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分析罗若佳潘薇突眼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常见症状/体征之一。然而在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又无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高基础代谢率表现,而仅有单侧突眼、畏光、流泪、瞬目减少、眼睑麻痹、眼球胀痛者临床上较...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情况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心脏疾病8例,误诊为慢性肾病12例,误诊为冠心病、心包炎、心力衰竭10例,误诊为胃肠疾病6例,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3例,误诊为老年痴呆3例。结论患者出现以浮肿、怕冷、乏力、贫血等为主的临床症状时,临床医生应首先考虑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可能性,及时检查血清中的T3、T4和TSH值,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总之临床上遇到上述情况时应想到甲减的可能,常规行甲状腺功能的测定,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