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滴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短期疗效。方法 DKA患者66例,随机分为CSII组和对照组,CSII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对照组用小剂量诺和灵R持续静滴。结果 CSII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DKA酮体转阴快,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Aspart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 方法  60例住院的糖尿病酮症 (DK)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Aspart(CSII组 )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 (对照组 )各3 0例 ,观察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平均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相似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CSII组尿酮转阴所需要的时间、平均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较对照组的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Aspart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与静脉连续输注(CV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组与静脉连续输注(CVII)组各15例。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CSII组优于CVI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SII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0.67±0.14)U/(kg.d)明显少于CVII(0.82±0.16)U/(kg.d)(P<0.05);CSII组尿酮体转阴时间(17.5±7.4)h明显短于CVII组的(41.2±12.1)h(P<0.01);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52±0.22)次/人,显著低于CVII组的(0.75±0.26)次/人(P<0.05)。结论:CSII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32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36例.[结果]两组达到目标血糖时,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II减少(P<0.01或P<0.05).[结论]CSII比MSII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CSII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CSII治疗组患者运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马建新 《护理研究》2006,20(18):1628-1629
胰岛素泵是当前糖尿病强化治疗最有效的措施。我科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应激时重度糖代谢紊乱,并比较了胰岛素泵皮下连续输注(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高血糖的控制、治疗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为重度糖代谢紊乱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15.0mmoL/L,或随机血糖≥30.0mmoL/L,或合并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结合病人的经济状况及自愿原则将其分为CSII组及MSII组。CSII组38例,男29例,女9例;1型7例,2型31例;1型中酮症6例,2型中酮症10例。MSII组30例,男21例,女9例;1型6例、2型24…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连续输注胰岛素法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护理方法。方法 DKA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SⅡ组,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用小剂量诺和灵R持续静滴,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诺和灵R。结果 CSⅡ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DKA酮体转阴快,能更有效、更快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而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泵(CSII)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前后分别监测血糖、血脂变化。结果CSII与MSII治疗后血糖比较,CGⅡ组患者显著低于MSⅡ组患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血脂HDL、LDL两组比较,CSⅡ治疗方法较MSⅡ方法能更好调节脂代谢,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CSII比MSII控制血糖更平稳,且有一定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茜  李淑菊  李凯利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2):1946-194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DK)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DK病人随机分为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患者血糖、尿酮体的变化,胰岛素用量差异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经治疗达目标血糖值的时间相似(P〉0.05),但CSII组较对照组尿酮体转阴时间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减少(P〈0.01),低血糖发生频率低。【结论】胰岛素泵是一种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更方便,值得推广的DK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方法 DKA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诺和灵R持续静滴。结果 CSⅡ组心功能明显改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组能更快地控制心衰、酮体转阴快,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1.
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 (CSII)与静脉连续输注泵 (CV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 2组 :(1)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 (CSII)组 15例 ;(2 )静脉连续输注泵治疗 (CVII)组 15例。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能明显下降 ,CSII组优于CVII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CSII组平均胰岛素用量为 (0 6 7± 0 14 )U/ (kg·d)明显少于CVII组 (0 82±0 16 )U/ (kg·d) (P <0 0 5 ) ;CSII组尿酮体转阴时间为 (17 5± 7 4 )h明显短于CVII组 (4 1 2± 12 1)h(P <0 0 1) ;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为 (0 5 2± 0 2 2 )次 /人 ,显著低于CVII组的 (0 75± 0 2 6 )次 /人 ,(P <0 0 5 )。结论 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 ,能更快、更有效地纠正代谢紊乱 ,控制高血糖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两种注射法治疗糖尿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与护理。方法将83例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42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组4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疗效、治疗达标时间、低血糖及黎明现象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II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更快、更有效、更安全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常规小剂量国产普通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组(对照组),一组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入胰岛素组(CS Ⅱ组)。结果CS Ⅱ组使用的胰岛素量少(P〈0.05);尿酮体消失快(P〈0.01);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低血糖的人均次数少(P〈0.01)。结论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泵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两种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34例),和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MSII)(34例),比较二者达到标准血糖值的时间先后及血糖控制程度。结果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较采用胰岛素泵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用时更短,对胰岛素量的需求也更少。结论临床实践中,在治疗2型糖尿病时,要尽可能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法(CSI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胰岛素应用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给予持续性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尿酮体转阴时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纠正时间、1 h血糖与24 h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尿酮体转阴时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纠正时间、1 h血糖与24 h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以及24 h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满意,具有平稳、快速、安全降糖的作用,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CSII)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与护理.方法将70例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35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MSII组35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达标的时间、胰岛素使用的总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与MSII组相比,CSII组血糖控制时间缩短,胰岛素使用总量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CSII组与MSII组相比,降糖达标更快,胰岛素用量更少,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0例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22例,CSII组按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调整血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术前准备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也低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的应用能使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迅速、平稳控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使用皮下胰岛素泵治疗,观察2组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尿酮体消失得快(P<0.01),低血糖人均次数少(P<0.01).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空腹血糖〉10 mmol/L的6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组(CSII组)30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MSII组)30例,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II组在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采用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尿酮体转阴、血糖达标时间转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微量泵静脉泵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转阴快,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