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急救网络组织和实施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要求急救工作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尤其是对意外灾害的综合救治能力上,更显示出急救医疗优势,我院为填补驻地急救医疗空缺,在驻地社区建立以医院为主体的急救网络体系。一年来救治各类伤病员714例,家庭救护75例(不包括急诊门诊人次)急救成功率93%,收到了较好的救护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 急救网络体系组成及其成员训练  相似文献   

2.
我院1978~1997年救治天然气中毒伴烧伤患者15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54例中男105例,女49例;年龄4~64岁,平均35岁。据天然气中毒分度法(周家骥.天然气中毒与防治.第1版,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1987.45):轻度中毒94例,中度中毒40例,重度中毒20例。其中原料天然气中毒127例,民用天然气中毒27例。据1970年拟订烧伤分类标准:轻度烧伤121例,中度烧伤25例,重度烧伤8例。(2)就诊及住院时间:154例中124例经现场急救后于48小时内住院,27例于24小时内就诊,3例现场急救后转就近医院治疗1周后入院。住院时间最短15天,最长93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震灾害中废墟内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医疗队在2008年5月15日晨至16日晨在北川废墟内救援成功的11例伤员。结果重伤3例,轻伤8例;其中废墟内截肢2例,后送医院内截肢1例;安置假肢3例,痊愈8例。结论地震灾害救援中废墟内现场救援至关重要,只要采取果断科学的决策,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地震伤的特点,阐述救治体会。方法:分析地震救治现场伤员的伤情及临床表现,按受伤部位、有无伤口、损伤程度进行分类,按野战医疗队编制分组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后送。结果:本组962例伤员,现场急救54例,清创缝合253例,石膏、夹板固定410例,1例头部和肢体受伤预产期孕妇现场助产正常分娩。1例因外伤性癫痫后送到我院实施剖腹产手术,母婴平安。所有伤员无1例死亡。结论:高原地区地震灾害因环境和建筑物等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创伤伤情有所不同,因人因地进行施救,确保伤员病情平稳,为后方医院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效果和护理要点,我们总结了3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病人的临床成功率、并发症、远期疗效及护理方法。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19个月,30例中26例患者(86.7%)症状缓解,4例(13.3%)心绞痛复发。住院间无急性血栓形成或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结果提示冠状动脉内支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并可能有降低或延缓血管再狭窄发生的作用。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原创伤性休克的救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原创伤性休克的救治特点解放军第22医院张立堂,余忠江,张义臣,张永刚我院自1981~1991年共收治创伤性休克126例,现将其救治特点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26例中,男102例,女24例。年龄2~52岁,平均27岁损伤原因及伤情: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急性重症高原病的现场救治进行探讨。方法:对"4.14"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在结古镇救治的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患者的高原现场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现场救治18例急性重症高原病患者(其中高原肺水肿17例、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1例),治愈17例,现场治愈率94.44%,好转后送1例,好转率5.56%,无一例死亡。结论:高原紧急情况下大批急进高原人群因高原低压缺氧等引起的急性重症高原病,在高原现场救治的基础上,并积极地实施综合的救治措施,对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温剑峰  柴长春 《人民军医》1999,42(9):511-512
1988年8月~1998年8月,我院现场救护自缢伤27例,为入院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27例中,男7例,女20例;年龄20~63岁,平均40岁。自缢时间均在15min以上,其中4例达25~30min。救护人员自接到呼救讯号后5min之内赶到现场救治6例,6~10min赶到现场救治12例,11~15min赶到现场救治9例。已出现呼吸、心跳停止4例,经现场急救处置后,呼吸、心跳、血压恢复。其余23例均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紫绀、四肢抽搐,双侧瞳孔极度缩小或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颈部有压带痕迹,颈、面部遍布点状出…  相似文献   

9.
孟双锁  孟军 《人民军医》1999,42(9):531-531
1998年8月,赴江西九江抗洪抢险某部发生中暑185例,均救治成功,无后遗症。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17~25岁,平均21岁。根据有关诊断标准分型[1],轻度113例(61%),中度68例(37%),重度4例(2%)。发病后在现场就地救治。1.2 临床表现 (1)体温:37.5~39℃158例,39.1~40℃20例,>40℃7例;(2)神志:神志改变112例,其中精神紧张79例,精神恍惚27例,嗜睡6例;(3)大汗:90%以上大汗淋漓;(4)消化道出血: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5例,解柏油样大便8例。1.3 救治经过 (1)脱离高热环境:现场救护所内气温在40℃以上,对抢救不利,迅速将患者移至…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该院11年中收治的124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疗效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经过现场抢救、转运、医院早期诊治、并发症防治和康复期处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2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9例(15.3%)、中残13例(10.5%)、重残24例(19.4%)、死亡68例(54.8%)。他们认为,特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效果取决于临床医师必须重视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个环节诊治,特别是受伤事发现场与院前急救十分关键,规范化专科治疗是救治的根本,康复期功能恢复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胸部穿透性刀刺伤平时也比较多见。近十年来,我院在青藏高原地区救治37例,现就其救治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7例,男36例,女1例;年龄19~54岁,30岁以下33例,占89%。均为打架斗殴致伤,伤及左侧胸24例,右侧胸11例,双册胸2例。2主要伤情:本组病例均有血气胸,其中开放性血气胸10例,大量血气胸17例,中量血气胸15例(2例为双侧),小量血气胸5例。并发创伤失血性休克30例(81%)。心脏刺伤2例,肺脏破裂14例,隔肌破裂6例,肋骨骨折3例(其中1例为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胸腹联合伤2例(腹部伤2例均为胃破裂)…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方法救治,死亡率仍较高。我院于1987年9月至1994年1月采用经皮穿刺快速植入腹膜透析管方法救治30例老年急性肾性功能衰竭患者,明显提高了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优于血液透析组,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全部选择中毒性急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快速植管腹膜透析组)及对照组(血液透析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60~73岁,平均66岁。药物中  相似文献   

13.
海难事故所致饱和潜水减压病救治中的护理探讨鲍新平,杨安全,膝燕生,彭筠,姜枫,王桂华我院在1984年5月和1990年6月成功地抢救了两例因海难事故发生饱和潜水减压病患者,经现场抢救和住院后续治疗均获痊愈。现将现场救治过程中的作者单位:266071青岛...  相似文献   

14.
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270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忠江 《人民军医》2004,47(5):266-267
1979~2000年,我院救治高原(海拔2808m)创伤失血性休克270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994~ 1999年 ,我院采用气管插管抢救新生儿窒息 30例 ,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0例中 ,孕龄 37~ 4 0周 12例 ,4 1~ 4 2周 18例。正常分娩 6例 ,胎吸分娩 12例 ,剖宫产 4例 ,臀位牵引 2例 ,产钳助产 6例。按妇产科学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出生后 1min的Apgar评分 0~ 3分 (重度窒息 ) 4例 ,4~ 7分 (轻度窒息 ) 2 6例。1 2 方法 采用上海手术器械七厂生产的气管内导管 ,按新生儿复苏方案进行复苏 ,包括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循环 ,药物复苏及复苏评估。对经吸痰 人工呼吸或面罩给氧仍无自主呼吸 ,心率…  相似文献   

16.
赵瑞臣  何琴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1):1221-1222
目的分析在高原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急救体会,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院前救治的72例交通事故所致严重多发伤的病例资料。结果72例伤员中,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转运途中死亡2例,65例伤员获得了挽救,病情得以控制,转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结论采取快速出诊、积极现场救护、前接与后送相结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高原此类伤员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院(驻地海拔3658米)近两年来使用高压氧在西藏高原治疗582例各类患者的结果。其总有效率为99.14%。特别是高压氧疗法对急慢性高原病的疗效令人欣慰。315例急性高原病的治愈率达100%,其中的高原昏迷和高原肺水肿患者全部迅速治愈,慢性高原病的有效率也达100%。作者认为:高压氧疗法是救治急慢性高原病的一种理想方法,高压氧疗法在高原医学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院 (驻地海拔3658米) 近两年来使用高压氧在西藏高原治疗582例各类患者的结果。其总有效率为99.14%。特别是高压氧疗法对急慢性高原病的疗放令人满意:315例急性高原病的治愈率达100%,其中的高原昏迷们高原肺水肿患者全部迅速治愈,慢性高原病的有效率也达100%。作者认为:高压氧疗法是救治急慢性高原病的一种理想疗法,在高原医学中应用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严重胸部创伤院前救治经验,提高院前救治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2月经院前“120”现场救治后转入我院的严重胸部创伤( AIS)≥3分患者病例资料1162例,其中男性827例,女性335例;年龄13~98岁,平均(45.3±10.8)岁。分析胸部损伤情况,院前、院内救治方法和救治结果等。结果1162例中,院前平均急救反应时间(46.52±17.33)min,平均急救时间(16.73±7.32) min。清除呼吸道异物31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2例,紧急气管切开23例,张力性气胸减压25例,呼吸机正压通气纠正反常呼吸运动43例,纱垫填塞或包扎胸壁开放性伤口151例,呼吸心跳停止者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16例,胸部伤情未进行特殊处理者735例。本组死亡29例。结论院前快速准确判断,熟练正确急救为严重胸部创伤院内进一步救治创造机会和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20.
郑驰  谭映军  刘曦  许贲  王魁英 《西南军医》2009,11(5):947-947
汶川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总医院外派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在现场急救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就地转为医疗(防疫)队,坚持防疫和救治同时抓,进村入户开展防疫消毒和送医送药,确保了驻地无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拓展了医疗队的救灾职能.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