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两种桡动脉头静脉血管造瘘方法的临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采用钛轮钉进行动静脉血管吻合与显微外科进行动静脉血管缝合两种手术方法进行血管造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0例准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由内科医师采用钛轮钉进行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吻合(钛轮钉组)及显微外科医师进行桡动脉头静脉血管缝合(缝合组)造血管内瘘,通过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液透析时的血流量、手术费用及内瘘1年通畅率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钛轮钉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手术费用方面均优于缝合组(P〈0.01)。但是在透析过程中的血流量不及缝合组(P〈0.05)。术后1年血管内瘘通畅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钛轮钉进行动静酥血管吻合造癌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时间短、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用前臂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经验,提高建立理想血管通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于1999年7月-2006年12月105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吻合手术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统计并比较直视下钛轮钉吻合法,显微镜下端端吻合法及显微镜下端侧吻合法的手术时间和2年内瘘通畅率。结果:3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2年内瘘通畅率分别为钛轮钉吻合法74.3%.端端吻合法88.6%,端侧吻合法达94.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臂端侧吻合是动静脉内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与血管缝合法在建立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优缺点。方法对41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21例;外科缝合法20例。观察两种造瘘手术的手术完成时间、吻合成功率、内瘘使用时间、瘘管道通畅率、瘘口血流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外科缝合手术完成时间、内瘘使用时间均长于钛轮钉吻合。钛轮钉吻合法的并发症少于外科缝合法。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法操作方便,吻合口不易狭窄或扩张,并发症少,可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崔建强  张凡 《湖南医学》2000,17(5):321-323
(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钛轮钉鼻烟壶动静脉内瘘的优势。(方法)总结本院6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钛轮钉鼻烟壶动静脉内瘘制作方法、内瘘成熟时间、血流量及成活时间等,并与317例前臂钛轮钉动静脉内瘘进行比较。(结果)钛轮钉鼻烟壶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存活时间长、血流量丰富、并发症少,但成熟时间稍长。(结论)钛轮钉鼻烟壶动静脉内瘘是上肢血液透析用动静脉内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中两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临床观察朱辉军(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内科)自1989年以来,我们在血液透析中对钛制轮钉作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与Bresia和Cimino经典的内瘘成形术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及分组1.1.1钛...  相似文献   

6.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建立良好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直接决定着患者的透析质量,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钛轮钉和外科丝线缝合两种方法建立内瘘.我院于1995年7月至2001年7月应用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17例,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经过6年随访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钛轮钉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46例郑杰王彤孙承义贾东升王琦(淄博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淄博市255036)关键词钛轮钉;动静脉内瘘1993年2月至1997年2月,我科用钛轮钉制作血液透析用的血管通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  相似文献   

8.
钛钉吻合动静脉内瘘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钛钉吻合动静脉内瘘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冯江超(川北医学院附院血透室)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须条件,也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钛钉皮下吻合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广泛应用建立血管通路的方法。作者通过对29例钛钉皮下吻合动静脉内瘘的实践并结合文献,对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内瘘保护方法对内瘘保护的效果。方法:将60例通过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内瘘保护罩和治疗巾覆盖法,均在患者透析开始时盖于内瘘穿刺部位的上端。同时对两种保护方法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内瘘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只有血肿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因内瘘保护不当导致患者内瘘寿命缩短,治疗费用增加(160.80±110.16)元,少于对照组的(320±90.21)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瘘保护罩对动静脉内瘘保护的作用效果好,降低了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费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对动静脉内瘘维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喜疗妥药膏外用,观察组采用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喜疗妥药膏配合芦荟胶外用保护血液透析血管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喜疗妥。  相似文献   

11.
甘祥芝 《中外医疗》2010,29(8):28-29
目的分析应用不同尿液引流方法引起菌尿的机率。方法对①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组30例、②留置尿管膀胱冲洗组30例、③膀胱造瘘管持续引流组30例、④膀胱造瘘管膀胱冲洗组30例的患者尿液在即时、2d、5d、7d、10d、14d进行取尿样后进行细菌培养。结果①组与②组,③组与④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①+②)组和(③+④)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后者比前者效果明显。结论留置引流管应用膀胱冲洗法不能明显降低菌尿的发生,膀胱造瘘管比留置导尿管效果好,菌尿发生率低。合理的护理可有效降低菌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生物可降解吻合环(BAR)、吻合器两种方法的吻合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右半结肠切除术,其中49例用吻合器吻合,38例用BAR吻合,比较二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的发生率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材料费用等.结果 两种方法均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腹腔感染、术后肠梗阻等发生.吻合器法中1例出现下消化道出血、3例切口感染,BAR法中2例切口感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器法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5d,BAR法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3.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AR法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吻合器法.吻合器法费用(管状吻合器加闭合器)平均约5 231元人民币,BAR约3 427元人民币.结论 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管状吻合器同样安全可靠;比吻合器更有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更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3.
敛痔散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敛痔散外敷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敛痔散外敷,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纱布湿敷,比较两组术后创面分泌物、肉芽形态、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术后第7天、第14天创面渗出量、肉芽生长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采用敛痔散外敷可减少创面分泌物、促进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4.
血透患者内瘘闭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内瘘)闭塞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调查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242例长期HD患者的内瘘闭塞情况。结果 242例患者中有32例,共发生42次内瘘闭塞,内瘘闭塞率为17.4%。内瘘闭塞组的内瘘使用时间为(17.9±19.6)个月(0.5~74个月),因内瘘闭塞无法血透而导致死亡有4例,死亡率为1.7%。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内瘘使用时间明显减少(25.9±20.8)个月和(4.8±5.4)个月,t=2.796,P〈0.01)。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比较,糖尿病组内瘘闭塞发生率明显增高(11.5%和17.6%,X^2=4.370,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条件差、低血压、内瘘提早使用及内瘘压迫时间久是导致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罗雁如  陈祝演  周桂东  阮晓玲 《吉林医学》2013,34(22):4536-4537
目的:观察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在疤痕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60例瘢痕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在手术中使用钛镍记忆合金组织吻合器皮内缝合切口,对照组用丝线缝合切口。术后对两组患者观察皮肤愈合情况、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全部甲级愈合,试验组伤口无感染,无组织反应、无增生瘢痕等切口并发症。试验组术后3天红肿情况为0%,效果优于对照组的45%。术后6个月进行了随访或复诊,试验组疤痕增生率为0%,效果优于对照组的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镍记忆吻合器进行皮内缝合,组织相容性好,无缝线反应,伤口愈合快,术后瘢痕呈现线状,纤细平整、美观。拆线时患者痛苦少,术后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分辨MR成像中使用自制肛肠水囊在肛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水囊放置前后肛瘘病变的显示率、瘘管末端位置以及MRI分型的符合率。结果22例患者共有26个内口,22条主瘘管,16条支管,23个外口,8例伴肛周脓肿或感染。放置水囊前后MRI上内口的显示率分别为76.9%(20/26),69.2%(18/26),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P0.05);主瘘管、支管及外口数与放置水囊前相同,分别为100%(22/22),100%(16/16),91.3%(21/23)。使用水囊前后,MRI对瘘管末端位置的判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5,P0.05),MRI对肛瘘分级的符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通过自制肛肠水囊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分辨瘘管末端位置,从而使肛瘘的分级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行根治性切开引流术,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感染控制时间、疗程、复发。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例症状或体征无改变,1例出现肛瘘。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5例症状或体征无改变,3例出现肛瘘,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时间(3.1±0.8)d,总疗程达(19.2±1.3)d,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5例,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11例,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3.2%、28.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治性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切开引流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复发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见好  欧丽梅  王桥安 《吉林医学》2014,(35):7933-7935
目的:探讨肾造瘘管两种固定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580例留置肾造瘘管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床边挂钩加别针固定法、3M胶布加钥匙扣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针刺伤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肾造瘘管脱出率为9.3%,对照组肾造瘘管脱出率为1.8%,对照组脱出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针刺伤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10.3%,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1.7%,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推广高弹力3M胶布加钥匙扣固定肾造瘘管的方法,可降低肾造瘘管脱落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杨凯  杨成林 《医学综述》2014,(8):1533-1535
目的探讨肠道瘘应用传统手术及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12年1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胃肠道术后并发肠道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手术治疗组和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组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传统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治疗组患者需二次行手术修补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组(P<0.05)。治疗后,传统手术治疗组与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组的引流量均显著下降(P=0.000),且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组降低幅度较传统手术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持续冲洗低压负压引流治疗肠道瘘可减少瘘愈合时间,降低二次手术率,减少治疗后引流量,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