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48例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10mg/(kg·d)、小剂量甲泼尼龙2mg/(kg·d)及20%甘露醇3mL/kg,每6h或每8h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IVIG1g/(kg·d)治疗,共2d,比较两组患儿在发热持续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病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分别为(5.58±0.87)d、(4.47±1.21)d;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时间分别为(2.85±0.72)d、(2.21±1.36)d;病程分别为(6.29±1.41)d、(5.47±1.41)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IVIG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1例重症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大剂量注射用IVIg,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15.6±6.2)d、激素用量(87.6±13.7)mg、激素减量时间(8.6±2.4)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6.3)d、(105.3±16.4)mg、(13.8±4.1)d(t=2.771、3.102、3.219,均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X^2=6.248,P〈0.05);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和皮损明显消退时间分别为(8.9±2.4)d、(17.6±3.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8)d、(23.6±5.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3、3.347,均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5例低于对照组的9例(X^2=5.245,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联合IVIg治疗重症大疱性皮肤病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平均:(2.0±0.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0.7)次(t=7.883,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5.9±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0.1±8.2)d(t=2.321,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10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4,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降低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抗炎、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d有效率、疼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CRP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7 d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胰腺水肿改善时间分别为(1.75±0.44) d、(3.49±1.22) d、(7.50±2.39)d,对照组为(2.25±0.58)d、(4.25±1.59)d、(9.25±2.87)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5,t2=4.18,t3=8.3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为(10.39±3.66) mg/L,较对照组的(25.46±8.33)mg/L改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P<0.05)。结论卡托普利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f36.4±8.1),治疗后为(73.8±9.1)对照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37.9±8.4),治疗后为(61.5±8.9)。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41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治疗为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疹消失时间为(5.8±1.4)d、胃肠道反应消失时间为(2.7±0.6)d、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为(2.5±0.7)d、关节疼痛消失时间为(1.9±0.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6.9±2.0)、(4.1±O.9)、(3.8±1.0)、(3.1±0.5)d,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低于对照组(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地塞米松,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冷敦雁  陈森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89-3091
目的:探究并分析CT定位引导下微创钻孔引流在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均于发病后6~12 h采用CT定位引导下早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程度分级为Ⅰ级、Ⅱ级者(17例、19例)明显多于对照组(6例、9例),而对照组Ⅲ级人数(15例)明显多于观察组(7例);观察组优良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2±2.2)h、(4.1±1.5)d、(6.2±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7.4±2.8)h、(6.2±2.1)d、(11.1±1.8)d;观察组总有效率(82%)明显高于对照组(52%)(χ2=10.15,P<0.05)。结论 CT定位引导下早期行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于老年危重患者抗茵药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抗菌药治疗的住院老年危重患者218例,根据抗感染治疗同时是否应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随机分为预防组(110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两组抗茵药相关性腹泻(AAD)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AAD发生13倒,发生率11.82%;对照组AAD发生36例,发生率33.33%,预防组AA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预防组AAD发生时间(7.65±2.80)d,病程(3.17±2.85)d,对照组AAD发生时间(5.50±2.47)d.病程(5.86±2.8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制剂(金双歧)有助于防止老年危重患者AAD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静滴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口服强的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平均阴转时间为(8.9±2.6)d,利尿消肿时间为(6.7±2.1)d,对照组分别为(19A±5.6)d和(14.3±5.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保守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O6年7月-2O13年7月收治8O 例异位妊娠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O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预防感染等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O. 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3.21± O.85)d、(3. O8± O.72)d,对照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39± O.91)d、(4.44± O.6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 O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时给予综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76-2677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酮替芬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效率等。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皮肤症状、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等消失时间分别为(5.6±2.5)d、(4.1±2.4)d、(4.3±1.6)d,对照组分别为(7.6±2.7)d、(7.1±2.8)d、(6.1±1.8)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4、5.46、5.01,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的72%(x。=15.48,P〈0.05)。结论酮替芬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西咪替丁)38例,对照组(加用病毒唑)38例,两组均静脉滴注,连用3~5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总病程和退热、止泻时间等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10%,总病程平均为(5.28±1.06)d,平均退热时间为(1.32±0.39)d,平均止泻时间为(3.08±1.28)d;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8.42%,总病程平均为(7.18±1.32)d,平均退热时间为(2.03±0.62)d,平均止泻时间为(4.12±0.65)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程、止泻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优势明显,可以有效及时的改善患儿的症状体征,安全性高,且价格低廉,药源方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急性乙烯利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急性乙烯利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急性乙烯利中毒患者分为2组,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患者38例为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洗胃、导泻、灌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昏迷例数,记录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存活时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昏迷发生率、昏迷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6.4±1.6)d比(12.1±2.2)d,15.8%(6/38)比51.4%(18/35),(9.4±2.1)h比(21.3±3.8)h,5.3%(2/38)比25.7%(9/35)],平均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9.7±2.8)d比(3.6±1.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急性乙烯利中毒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黄连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5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双黄连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用药时间治疗组平均(2.8±1.0)d,对照组平均(3.5±1.2)d;病情痊愈时间治疗组平均(5.4±1.1)d,对照组平均(6.3±1.8)d。t=2.2911、2.1639,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黄连对手足口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李广金  巩桂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14-321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EB病毒相关IM患儿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连用5—7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转归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恢复正常体温、淋巴结缩小、脾脏回缩、肝脏回缩、咽峡炎缓解和异淋恢复的时间[(10.2±3.6)d、(3.2±1.4)d、(6.7±2.2)d、(10.2±3.3)d、(8.3±2.7)d、(8.2±3.4)d、(9.4±3.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3.4±3.9)d、(5.6±2.3)d、(11.2±2.8)d、(12.1±3.2)d、(10.0±1.8)d、(11.1±3.8)d、(12.1±3.5)d](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对儿童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够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翟海峰 《中国医药》2013,8(2):206-207
目的分析迈之灵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给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1d开始口服迈之灵300mg/次,2次/d,连续服用10d。观察2组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5.0±2.1)d比(8.8±3.6)d,(5.6±4.4)d比(12.2±4.7)d,(5.8±2.3)d比(11.2±4.5)d,(19.3±1.7)d比(23.5±1.5)d,均P〈0.05],术后并发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0.0%(60/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迈之灵可减少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混合痔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黄志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95+97-95,9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注射液250mg,每日1次静滴。观察组更昔洛韦注射液250mg,每日1次,静滴;泼尼松片晨起顿服20mg,共4d,第5天起减量至晨起顿服10mg,连用4d后停药;疗程8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皮损结痂天数、疱疹消退天数、疼痛缓解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4,P〈0.05)。观察组皮损结痂天数为(7.65±1.44)d、疱疹消退天数为(6.11±1.08)d、疼痛缓解天数为(7.78±1.34)d,对照组皮损结痂天数为(9.23±1.22)d、疱疹消退天数为(8.51±1.19)d、疼痛缓解天数为(9.26±1.80)d,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例出现发热、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减少药物剂量之后反应消失,全部完成治疗。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郑红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75-3776
目的探讨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x2=8.64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3.7±2.1)d、血β-HG下降50%所需时间(6.7±2.6)d、B超提示盆腔内包块缩小1〉30%例数为53例(88.3%),与对照组的(21.9±4.2)d、(12.3±3.3)d、37例(6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63、8.361,x2=12.439,均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伟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x2=5.893,P〈0.05)。结论自拟宫外孕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用神经节苷脂预防迟发型脑病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7例,行 MRI 检查出现双侧基底节区弥漫性低信号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57)采用常规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n =6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连用14 d,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迟发型脑病的例数和时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改良的 Barthel 指数(MB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昏迷病人清醒后)、治疗后(2个月时)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发生迟发型脑病的例数为21例,发生率为36.8%,发生时间为5~39 d,平均17 d,观察组出现例数为8例,发生率13.33%,发生时间为11~51 d,平均26 d(t =8.66、-12.24,均 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3.25±2.87)分和(12.68±2.32)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6.05±2.41)分和(21.58±3.24)分(t =-2.10、-7.56、-8.23,均 P <0.0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24.392±5.19)分和(25.97±6.86)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65.32±11.02)和(49.08±8.56)(t =-13.30、-20.39、-17.46,均 P <0.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新房  巩晓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36-3737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2.0±0.7)d、皮疹消退时间为(3.9±0.9)d、住院时间为(3.5±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1.3)d、(5.9±1.6)d、(5.7±1.4)d(t=3.21、3.81、4.02,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X^2=4.02,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