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和营养干预模式对其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从鼻咽癌营养状况、营养不良发生因素、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有哪些、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县近3 a来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营养状况,了解低体质量儿(LBW)、早产儿、巨大儿和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营养及母婴健康水平。方法对行唐县妇幼保健院提供的2008—2010年在本县出生的10 052例新生儿体质量与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营养状况及孕周有直接关系,与孕母年龄无明显关系;LBW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多胎妊娠有关;早产儿发生率平均为6.7%,早产儿中的低体质量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1.5%。结论产前及时预测胎儿体质量,加强围生期保健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降低LBW、营养不良、早产儿和巨大儿的发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红安县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年我县儿保中心系统管理的辖区内3056名(男1638名,女1418名)3岁以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标准测量婴幼儿的身长和体重,根据WHO标准进行评价,并采用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红安县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为3.04%,营养不良、低体重、发育迟缓和消瘦男女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营养不良、低体重患病情况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育迟缓、消瘦患病情况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安县城区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需加强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食,坚持体格锻炼,加强肺炎、腹泻的综合管理,使儿童获得良好的保健来进一步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患病率。  相似文献   

4.
严重营养不良(足)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的发生率较高.合理的营养干预与支持有利于改善严重营养不良病人的临床结局,包括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对营养干预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从厌食处理、营养供给两个方面对对营养干预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腹泻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卫生部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种疾病之一。研究发现乳糖不耐受是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用无乳糖奶粉对乳糖不耐受(LI)进行干预治疗,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婴幼儿营养和保健展开分析和讨论。方法从在该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出生的婴幼儿中随机选择150例,按照护理方法作以分组,对照组(75例)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的护理方法是营养和保健护理,探讨如何有效对婴幼儿进行营养和保健。结果在营养不良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显然高于观察组;在家属对营养保健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在婴幼儿生长状况、生命质量和身体素质方面,对照组显然比观察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营养和保健护理方法来对婴幼儿进行积极的护理,可以使得在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宝宝的身体素质能够保持在一个强壮的状态,从而确保婴幼儿可以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与血瘀证之间的关系,进而以期进一步的阐明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发生的中医机制,并为防治干预COPD稳定期营养不良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门诊或住院96份病例,统计其血瘀证评分及营养状态评分,并对两者做x2检验。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其存在血瘀证的人数要高(P0.05),血瘀与营养不良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血瘀是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营养状态的重要因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营养不良的治疗过程应考虑对血瘀证的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捏脊推拿技术干预体弱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科研设计,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婴幼儿934例,分为干预队列513人,对照队列421人。干预队列根据不同体质状态进行捏脊推拿技术干预,对照队列不干预。結果:对照队列421人中有90人发生佝偻病,而干预队列513人中仅18人发生佝偻病,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队列421人中有26人发生中度以上贫血,而干预队列513人中仅16人发生中度以上贫血,差异有显著性(χ2=5.031,P<0.05)。对照队列421人中有9人发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而干预队列513人中仅1人发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结论:小儿捏脊推拿干预能预防体弱儿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中,实施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并分析其对预防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6年1月,终止时间为2021年3月,选取200例社区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00)通过健康教育来进行干预,观察组(n=30)则实施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由此对比两组儿童的营养状况、饮食行为、营养不良发生情况、家长营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在社区儿童中实施不同的保健措施后,观察两组儿童以及家长的相关指标,并将其进行对比,从结果来看,观察组儿童的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儿童,日常饮食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儿童,且家长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度较好(P<0.05)。结论:针对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展开,将家庭喂养指导以及营养认知干预进行联合干预,有助于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降低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促进身体健康,有着较高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广州市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措施。方法:提供中国营养平衡米给实验组儿童进食,半年后检测其各项身体指标。结果:根据食用前后实验组比较,证明中国营养平衡米能够促进儿童群体的生长发育。研究还提示:中国营养平衡米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的防治作用机理是中国营养平衡米及其配膳中的矿物质元素比例平衡,能够满足儿童的营养需要,故能促进生长发育及防治与Cu、Fe、Zn、Se等元素有关的营养性疾病。结论:中国营养平衡米膳能够改善儿童矿物质营养,防治矿物质营养性疾病及促进生长发育,建议推广食用。  相似文献   

11.
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硬化综合征是影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原因,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牛春兰主任医师结合终末期肾脏病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硬化综合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中医药临证干预治疗的经验,认为气虚血瘀、肾络瘀阻、湿浊壅盛、浊毒浸淫是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硬化综合征的主要病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及心得,创立了调肾活血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对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妊娠早中期(孕周24周)首次空腹血糖(FPG)检测≥5.1mmol/L且7.0mmol/L的孕妇300名,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营养指导;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医学营养管理以及至少8周的随访。统计对比2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及新生儿中低质量儿、早产儿、巨大儿及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中低质量儿、早产儿、巨大儿及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个体化膳食指导和营养管理有助于降低妊娠糖尿病发生率、改善新生儿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提出相关管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医院的302例老年患者(≥65岁)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结果:营养不良12例(3.91%),营养风险26例(8.61%)。营养风险患者中有7例接受了营养支持(26.90%),276例没有发生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4例接受了营养支持(1.44%)。结论:一部分老年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但仍存在营养支持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大对营养支持的推广,降低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周洁 《河北中医》2014,(2):314-315
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有消瘦、乏力、体质量下降、食欲不振等表现,后期甚至出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的症状。营养不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于康等[1]通过对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发现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6.35%,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达45.56%,充分说明了肿瘤患者营养不良问题的严重性。肿瘤相关的营养问题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自身生理功能降低,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并增加治疗费用,同时与术后复发率及放、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的反应程度、病死率都有直接的关系,更甚者将成为患者的直接死因[2]。营养不良是肿瘤疾病的全身性表现,中医学从整体观念理论出发,全面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在防治营养不良时及营养治疗联合应用中发挥中医药特色,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在肿瘤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将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实施2个月的营养教育干预,在干预前后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营养教育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43例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43例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43例ICU病人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43例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情况,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病人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病人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ICU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过程中发生腹泻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0。6-2011.6月在1CU接受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引起腹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结果:2010.6—2011.6月行肠内营养患者共184例其中发生腹泻的64例(34%),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主要原因有:输注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开始时间,患者是否存在低蛋白血症和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结论:通过调节输注肠内营养液的量、速度及开始时间,及时纠正患者低蛋白血症,合理使用抗生索,配以相应护理干预,可减少肠内营养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对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6个月的饮食指导,在护理干预前后通过改良定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MQ-SGA)及主要生化营养学指标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饮食前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1.25%和41.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项主要营养指标较护理干预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饮食指导能有效地防治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养生大世界》2008,(8):62-63
早在1932年,外科学家Warren就指出,癌症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营养不良——恶液质。迄令这一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癌症病人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手术创伤诱导的急性炎症反应更加对免疫和营养产生损害,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增加。癌症病人发生营养不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营养代谢异常。恶液质也叫恶病质或恶病体质,是恶性肿瘤晚期病人极度消瘦衰竭的一种表现。具体表现就是“皮包骨头”:极度消瘦,眼窝深陷,肋骨外露,体力明显下降,精神萎靡,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