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传统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32例行微创钻孔引流,B组32例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1,3,5 d的血肿量,术前、术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术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预后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比更为安全,有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究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96 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观察组实 施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 14 d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统计血意义(P > 0.05),术后 14 d 观察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4 d 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高 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 ADL,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浦 城县医院神经外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 37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 18 例患者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 19 例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 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瞳孔回复时间以及脑疝持续时间均短于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较好,能快速解除 脑疝压迫,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合五苓散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合五苓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肿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疗效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肿体积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比较,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苓散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神经功能,促进血肿吸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颅脑钻孔引流术对重症颅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 方法:选取龙 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重症颅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神经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预 后不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 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重症颅 脑损伤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脑钻孔引流术,能更有效地改善预后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肝止血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肝止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止血汤可提升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与锥颅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54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4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对照组则采用锥颅引流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GCS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锥颅引流术,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出血量较大的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血肿清除效果更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及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2例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微创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对照组30例(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NIHS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能力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探索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挑选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东莞大岭山人民医院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东莞大岭山人民医院接受保守治疗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仅达到81.8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7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前,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之后,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较高,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开颅手术)与观察组(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效果、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 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内镜辅助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脑深部功能区自发性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更短,既能更彻底地清除血肿,又能减小脑创伤,解除压迫,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钻孔引流组及小骨窗开颅组各75例,钻孔引流组给予钻孔引流术治疗,小骨窗开颅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5±3.1)%,(1.1±0.5)h及4.0%;小骨窗开颅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2±3.2)%,(2.1±0.6)h及1.3%。钻孔引流组血肿清除率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小骨窗开颅组,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小骨窗开颅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开颅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血清S100B和NSE的影响。方法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1,7和21 d经颅多普勒血流参数及神经功能、血清S100B和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7天和第21天2组Vs、Vd、Vm明显升高,RI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TCD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 d和21 d 2组神经功能评分、血清S100B、NES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血清S100B、NES水平在第7天和第2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颅内血流速度,降低血清S100B和NSE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血肿清除率和脑出血再发率、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B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手术疗效,防止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改善预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 量的影响,以得出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广东同江医院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 的 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 察组给予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有 1 例 (2.0 %)再出血,与对照组的 2 例(4.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并 发症发生率为 8.0 %,低于对照组的 3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神经 内镜微创手术较常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肿体积变化、并发症,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为(11.37±6.28)m L,小于对照组患者的(18.24±7.02)m 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4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清除血肿较彻底,脑组织损伤小,且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6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的存活率为60.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再出血及并发症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理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开颅手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及再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五年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出血量50mL以上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228例,在病死率、重残率、恢复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在血肿清除率、恢复率、术后并发症及死残率均优于钻孔引流术组。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较钻孔引流术具有血肿清除彻底、恢复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死残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CT定位穿刺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穿刺组与开颅组,各25例。穿刺组采取CT定位穿刺引流的治疗方法,开颅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穿刺组术后再出血1例,发生率为4.00%,开颅组术后再出血3例,发生率为1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有降低,穿刺组NIHSS评分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穿刺组发生穿刺通道出血、应激性溃疡例数均为1例,发生率为8.00%;开颅组发生硬膜下血肿、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硬膜下积液例数分别为1例、2例,3例,3例,发生率为36.00%;穿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定位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比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效果明显,CT定位穿刺引流不仅能有效清除患者脑内血肿量,还能减少脑组织损伤、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对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新郑天佑中医院收治的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35 例与对照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者围术期指标、术后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并发症发 生率(5.71 %)也较对照组(22.86 %)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 管引流术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继 而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采用两种不同外科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率和预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可采取局部浸润麻醉,患者创伤较少、费用较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等优点。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手术方式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