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正>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五十肩、漏肩风、肩痹等,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急慢性损伤又兼感受风寒湿邪所导致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粘连,故又称冻结肩。持续的疼痛会引起肌肉的挛缩,血液循环不畅而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且肩周炎常于夜间疼痛加重,影响患者睡眠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观察自制消痛酊外用按摩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述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82-3183
肩袖损伤产生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1],目前本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应用消炎镇痛药、局部封闭疗法及手术疗法,可使疼痛得到很大缓解,但是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较慢[2].临床中笔者发现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常规疗法的同时对老年肩袖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使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缓解速度加快,减少对消炎镇痛药及局部封闭药物的依赖,明显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锻炼方案对肩袖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脉冲磁疗、短波、非甾体类抗感染药物治疗,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对比术前、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术前、术后1年两组患者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w、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ASES、各项肩关节功能UCL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各不同角速度下肩关节等速肌力测试情况较术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给予肩袖损伤老年患者个性化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肩关节外旋/内旋(ER/IR)峰力矩比值,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对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肩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损伤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1年的复查,均未发现复发病例。观察组患者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7.6±5.8)分,对照组为(75.6±9.8)分,观察组术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屈曲、外展、后伸、外旋、内旋功能的损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老年早期乳腺癌有无转移是安全可行的,且能明显减轻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带来的肩部功能伤害;同时对减轻老年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肩关节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故发生肩关节脱位的现象较为常见。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全身发生关节脱位方面,肩关节脱位大约占了一半。根据肱骨头发生脱位的位置,又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前脱位较为多发,并发症也较多。在发生肩关节脱位的群体中,男性青壮年较多。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指的是在首次发生脱位后因损伤的关节囊和孟唇部位暂未达到理想的修复状态,后期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再次造成的脱位,而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伴关节盂骨缺损则为一种严重的骨损伤。目前,在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关节盂骨缺损时,更注重对患者骨性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观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70例脑卒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接受包括良肢位摆放、活动肩胛带、患肢负重训练、肩胛带抗阻力训练、患肢持球控制训练、肩关节无痛范围内的被动运动等康复训练3个月。以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患者自我报告系统,评价治疗期间的副作用。结果 70例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复位率35.71%,总有效率为78.57%,训练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1),上肢运动功能和肩关节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P<0.01),2例出现肩关节旋肌袖损伤,发生率2.86%。结论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半脱位,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减轻肩关节疼痛。但训练不规范可出现副作用,影响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亚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45-2946
肩袖组织是指包绕肩关节处的肌肉及结缔组织〔1〕,包括冈上肌、小圆肌等。肩袖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负责肩关节的上举、外展等功能〔2〕。老年患者因组织退行性变、肌力下降〔3〕等因素,是肩袖撕裂伤的好发人群。保守治疗是肩袖组织撕裂治疗中重要的治疗方式〔4〕。本研究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在老年人肩袖损伤治疗中对肩关节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诊断为肩袖关节损伤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54例老年冈上肌腱损伤的在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超声检查(飞利浦EPIQ7超声仪,探头强度12 MHz)。所有患者在行肩关节镜手术前5~6 d进行肩关节超声检查。对比超声诊断的不同损伤表现与患者肩关节磁共振成像和关节镜下损伤的表现。结果肩关节镜手术证实5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冈上肌腱损伤,冈上肌腱损伤的平均年龄是(67. 26±3. 25)岁。超声诊断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的敏感性为97. 73%,特异性为90. 00%,磁共振成像为95. 56%和88. 89%,二者诊断冈上肌腱部分撕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而在诊断全层损伤与慢性损伤中,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利用超声可对老年性冈上肌腱损伤作出早期诊断,进而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肩凝、冻结肩、五十肩及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肩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作者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采用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经临床对照研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肩袖损伤肩关节镜下修复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该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年龄≥60岁)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肩袖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UCLA)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1个月的VAS评分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手术后第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2个月的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等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肩袖损伤患者中采用肩关节镜下修复术进行治疗,能显著促进疼痛缓解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肩袖损伤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均行肩关节镜下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单排锚钉固定,观察组采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对比两组术后再撕裂发生率。结果轻度损伤时,两组手术前后ASES、UCL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巨大损伤时,两组术前ASES、UCL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观察组ASES、UCLA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均可作为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不同程度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2.
<正>肩关节上盂唇前后部(superior labrum from anterior to posterior,SLAP)损伤是肩胛盂上盂唇从前至后的损伤,常常累及肱二头肌长头腱(long head of the biceps tendon,LHBT)附着处,是导致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随着肩关节疾病诊疗水平的日益提高,肩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SLAP损伤不断取得良好的临  相似文献   

13.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例浮肩损伤(FSI)患者实施锁骨、肩胛骨重建钢板内固定。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正常,肩胛骨外形满意,肩盂倾斜角正常。认为手术治疗FSI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季峰  谢跃  王守国  费昊东 《山东医药》2012,52(45):87-89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22例,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行置换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0个月。术后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假体松动和脱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Neer评分显示,优8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为81.8%。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缓解患者疼痛,重建其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肩关节疾病——病因和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肩关节疾患是常见疾病。病情较轻时,造成日常活动中的不适,病情较重时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肩关节的疾病包括创伤、肿瘤、感染和慢性损伤。肿瘤和感染较少见,创伤和慢性损伤占多数,这是由其局部解剖、功能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分阶段循序渐进性系统康复介入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6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拔除引流管后进行手指爬墙的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治疗组给予6阶段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康复治疗。于术后2、4、12 w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上肢功能评定,采用测角器检测肩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随着时间进展,两组患侧肩关节功能、肩关节主动活动度、QLQ-C30评分均逐步改善,且在术后12 w时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主动活动度、QLQ-C3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早期分阶段循序渐进性系统康复介入能促进老年患者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后期并发症控制和后期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tDCS治疗,2个月后采用Braden压力性溃疡量表及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定,并统计肺炎和肩关节半脱位情况,6个月后评估两组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压力性溃疡、便秘、肺炎、肩关节半脱位均明显减少(P<0.05),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DCS结合康复治疗更能有效控制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从而加快患者功能恢复进程,降低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联合倍他米松、玻璃酸钠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患侧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4 h、8 h、24 h、48 h 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中的疼痛评分与主动活动范围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7 d及1个月患侧肩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肩袖损伤在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在关节腔及肩峰下注射倍他米松、玻璃酸钠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肩关节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肩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却极为少见,合并骨折更为少见,常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也可见于癫痫发作、电休克治疗过程中[1],由于临床查体及个人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漏诊、误诊率较高.笔者接诊1例肩关节后脱位并肱骨头骨折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及总结经验,对其分类及诊疗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治疗老年性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及肩袖修复或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性全层肩袖损伤患者共142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关节镜手术治疗组(手术组)和保守方法治疗组(对照组)。手术组完整随访70例,男26例,女44例;年龄66~83岁,平均74.5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61例,大撕裂9例。对照组完整随访62例,男27例,女35例;年龄65~82岁,平均74.2岁;参照DEORIO和COFIELD的分级标准,中撕裂41例,大撕裂21例。比较两组患者分组时、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范围、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结果132例患者获得至少1年的完整随访,手术组70例,对照组62例。分组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Constant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年时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SST评分和Constant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肩峰成形加肩袖修补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