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不同发病阶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120例患者经过正确的心理护理,能积极配合治疗,减少痛苦、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提供情绪支持,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2.
张菊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04-1205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用统计学中的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并因人因时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行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护理后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患者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综合性医院传染科收住的患者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病毒性肝炎患者共同的心理特点是由于自己患了传染病而焦虑、抑郁、恐惧、逆反、自卑,怕担心会因此失去工作,被亲人、朋友以及他人知道会遭受歧视.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传染科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12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掌握了本病的病因病机、服药及自救方法,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及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敏 《求医问药》2014,(3X):255-25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给予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及产褥期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优质16例,良好3例,一般1例,总良好率为95%。结论:对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可阻断或部分阻断肝炎母婴传播,提高孕妇的总良好率。  相似文献   

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常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为此我科对1995年10月~1996年4月收住的10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了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方式。方法:对153例乙肝患者进行1个疗程保肝治疗及心理护理。结果:90%的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指标趋于正常。结论:对乙肝病人作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100倒急性肝炎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合适的心理护理。结果采取有效及时的心理护理能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结论心理护理在急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吴英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5):123-12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结果 20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生产18例,流产1例,畸胎1例,低于报道的10%的流产率和10%的畸胎率.结论 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9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9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血糖监测、饮食护理、药物治疗、休息运动、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 9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均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 合理的饮食控制、密切的血糖和肝功能监测以及针对性预防感染对保证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病人病情稳定、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 12 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并用统计学中的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都存在着心理问题。结论 :护理人员应正确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并因人因时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3.
2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陈霞①(百色533000)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患病后患者既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又要忍受因疾病而引起的精神心理障碍。随着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周丽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3,(33):4432-44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入院宣传、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40例痊愈出院,9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1例发展为肝硬化。结论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任银银 《中外医疗》2014,(11):162+164-162,164
目的:探析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4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临床诊断治疗后,对其治疗后期患者的休息以及饮食、用药、皮肤、患者情绪等护理方式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论述。结果所有收治患者经一段时间护理后,其中55例患者完全康复出院,4例患者经再次治疗后采用相同护理方案康复出院,1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进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不仅应注意对于患者的用药治疗护理,更要注重患者在治疗康复期间的情绪、心理等方面护理,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接收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后,可明显的减轻其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护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的护理需要,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1].病毒性肝炎重度起病急,病情复杂,病情重,导致患者焦虑、紧张、恐惧等,为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我们对我科16例慢性重度肝炎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罗施珍  林梅 《中外医疗》2011,30(16):141-141
随着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病人数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家庭治疗和护理.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家庭护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社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所有疾病一样,病毒性肝炎患者也存在诸多的与疾病有关的心理问题,因病毒性肝炎的复杂性,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不同病情状态下的心理变化也是不同的,如焦虑、恐惧、抑郁、猜疑,压抑、悲观、孤独、盲目乐观等情绪反应。这些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疾病转归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心理问题可产生悲观厌世、拒绝治疗甚至轻生的不良后果。结合笔者多年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现,将病毒性肝炎患者主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有了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明显,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