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喉癌是常见的上呼吸道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8.4%,其在世界上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喉癌患者可以接受手术治疗,但复发率较高,如果伴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往往低于50%[1].近年来,随着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人们开始从分子水平探讨喉癌的转移及预后.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上皮来源恶性肿瘤,占头颈部肿瘤的2%,其中约60%为声门型。由于不同致癌因素的作用及对致癌环境暴露的增加,喉癌的发病率亦有增高趋势。自21世纪以来,随着医疗诊疗手段的提升,治疗喉癌的观念也发生着改变:开放性的部分或全喉切除术已经从初发肿瘤的首选治疗术式转变为中晚期喉癌或复发癌的挽救性治疗术式。对于早期喉癌,保留喉功能的内镜下激光  相似文献   

3.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喉部是人体发声、通气的重要器官,提高喉癌的诊疗水平可显著改善喉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各诊疗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辅助图像识别、病理成像诊断、机器人辅助手术、多因素预后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就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喉癌诊疗中的应用局限与不足,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喉癌治疗的主要手段。目前早期喉癌多采用微创手术,早期喉癌患者术后由于最大可能保留了喉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因此早期喉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0年1月~2013年5月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48例Tis、T1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进行6个月~3年10个月的随访观察,本组复发率2.1%,2例失访,余患者均无复发,随访超过2年者22例,尚无死亡病例,整体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手术治疗的174例原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4例,女10例;年龄35~87岁,平均年龄(60.73 ± 9.88)岁。通过Kaplan Meier模块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共174例,5年生存率64.4%;喉癌早期T1、T2期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并发症、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颈淋巴结清扫术、肿瘤原发部位与喉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和N分期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分期、N分期是影响喉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喉癌的发病率在头颈肿瘤中占第二位或第三位,在北方地区有时喉癌发病率可能高于鼻咽癌,年发病率约3~5/10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医师在喉癌的手术治疗中做了不少工作,对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主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约占喉癌的93%以上[1].  相似文献   

8.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喉癌检测和治疗的进步增加了早期治愈的可能性,但大多数患者最终因耐药和复发而死亡,因此治疗耐药性和转移是当今喉癌治疗的主要挑战。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已被证明与肿瘤发生和治疗抗性密切相关。喉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赖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发现和鉴定,这对喉癌的靶向治疗有着深远的意义。回顾了目前国内外对喉癌干细胞的研究,从肿瘤干细胞起源,喉癌干细胞可能的耐药机制、并对维持喉癌干性的表面标志物与喉癌靶向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喉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及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87%~7.3%,位于第16~19位,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7.9%~35%.喉癌的流行病学各国和各地区的统计结果各不相同.文献报道世界三大高发区是:巴西的圣保罗,意大利的瓦雷泽和印度的孟买,发病率分别为17.1/10万,15.5/10万和15.5/10万.喉癌男性较女性多见,约为7~10:1,喉部恶性肿瘤中约95%~98%为鳞状细胞癌,其他如腺癌,基底细胞癌,低分化癌等[1].  相似文献   

10.
简述喉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上皮来源的原发恶性肿瘤中排第2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0倍左右,近几年来喉癌发病有明显的增高趋势。本文拟喉癌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喉癌的病因1.1喉癌的高危因素喉癌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一些临床资料及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喉癌的高危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在喉癌发病中的作用也逐步得到认识。烟草过度刺激、饮酒过量并非都致喉癌,这可能与个体间染色体的稳定性,即染色体对致突变物或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关。吸烟能引起DNA单链断裂,博来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外科治疗声门型喉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8年6月—2013年4月首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T分期、N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病理分级可能与喉癌预后相关的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5年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术后放疗、术后局部复发、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与声门型喉癌预后相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术后咽喉部/造瘘口复发、术后颈淋巴结复发是影响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声门型喉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75.2%。结论合理的颈部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放疗可以提高局部晚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III、IV期患者术后局部/颈淋巴结复发风险高,需要密切随访,积极的挽救性手术仍是患者复发后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喉癌的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其主要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约占93%以上〔1〕。典型喉癌的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喉痛、呼吸困难或痰中带血,颈部出现肿块也是其常见症状。研究证明,喉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时间、多阶段的过程,在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周期中的多种调节因子参与  相似文献   

13.
喉癌手术43例呼吸道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东北地区是喉癌高发区。目前我国对喉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肺部感染是喉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又是喉癌手术患者维持通气的重要通道。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喉癌手术后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喉癌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吉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进行全喉切除术及喉部分切除术共43例,  相似文献   

14.
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目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由于头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并且病变发生区域相对隐蔽,临床症状明显时多已为中晚期,此时患者预后较差,生存质量下降明显,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喉癌整体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发现反流性疾病与喉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24小时pH监测显示83%的喉咽癌及喉癌患者存在咽喉反流,而对于喉癌前病变,有研究显示抑酸治疗可产生十分明显的改善作用。因此,抗反流治疗在喉癌及癌前病变诊疗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反流性疾病及其对于喉癌及癌前病变的影响及针对治疗方式的指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6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开放性手术治疗患者59例,单纯放疗患者1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总生存率为77.6%,开放性手术和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分别为78.0%和7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T分级、病理类型均是影响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单纯放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可以得到与手术相似的长期生存率,年龄越大,T分级越晚,病理分型越差是早期声门型喉癌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喉癌的远处转移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与喉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1990~1995年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治疗的277例喉癌患者,对随访中18例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进行总结,明确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发生部位、时间以及预后情况。同时应用单因素Kaplan—Meier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277例喉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喉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6.5%(18/277),肺转移占83.3%(15/18),肝转移16.7%(3/18),3例肺转移合并骨转移(其中椎骨1例,肋骨1例,以及多发性骨转移者1例)。2例初诊入院时即发现远处转移,其余患者从初诊入院治疗到发现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为1~103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7个月。喉癌远处转移患者的3年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23.8%和11.9%。出现远处转移距死亡的间隔时间介于2~77个月,间隔中位时间为4.6个月。喉癌出现肝转移的预后最差,最长仅为4.6个月。对277例喉癌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病理分化程度、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是影响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多因素Cox模型分析仅有N分期是喉癌远处转移的显著因素(Wald=7.889,P=0.005)。结论 喉癌存在一定比率的远处转移,主要发生在肺,而且预后很差。非鳞状细胞癌的其他恶性肿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晚期都可能影响喉癌的远处转移,但只有颈部N分期对喉癌远处转移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颈部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此类病人肿瘤复发最常见的类型。因为目前微小的转移灶在术前不能被察觉,故选择性颈侧廓清术越来越多地作为治疗颈部无阳性临床体征喉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以达到降低癌肿复发率的目的。对于局限性,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选择性颈侧廓术与改良颈廓清术有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近年来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喉癌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喉癌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根治肿瘤、保证生存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护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国内外学者在晚期喉癌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了晚期喉癌的治疗进展,包括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喉癌术后发声功能评价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各种新的评价方法不断涌现。如何选择一套既灵敏又能较全面反映喉发声功能的评价方案,对评价喉癌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且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提高治愈率,人们企图在分子水平寻找用于早期诊断的喉癌标志物。尽管目前已发现很多与喉癌密切相关的标记物,但都因缺乏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而无法在临床推广。近年发展迅速的蛋白质组学从蛋白质的整体水平进行肿瘤标志物的筛选和鉴定,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在肿瘤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喉癌进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喉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