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存在免疫紊乱,易发生各种感染。本文探讨了口服匹多莫德对预防JIA患儿感染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JIA患儿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分为一般治疗组(n=30)和匹多莫德组(n=30)。匹多莫德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观察治疗前后12个月内JIA患儿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次数、病程、部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3+,CD4+,CD8+,CD4+/CD8+等),IgG、IgM、IgA、C3和C4水平,NK细胞(CD16+56+)数量及功能变化以及匹多莫德口服液的副作用。另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治疗前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匹多莫德组和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的感染情况以及外周血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接受匹多莫德治疗的患儿控制感染的总有效率(90%)较一般治疗组(36.7%)明显增高(P0.01)。两组治疗后12个月相比,匹多莫德组CD3+、CD4+、CD4+/CD8+,IgG、IgM、IgA,自然杀伤细胞活性、C3均明显高于一般治疗组,CD8+则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提示匹多莫德能够促进JIA患儿免疫异常的恢复,有效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10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颗粒治疗;治疗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2)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CD3+、CD4+、CD4+/CD8+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而CD8+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百分率较对照组治疗后数值均高,而CD8+百分率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P0.05);(3)对照组患儿经过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P0.05);(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97,P=0.948)。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且治疗后免疫力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122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3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结痂、止疱、皮损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消失、结痂、止疱、皮损愈合时间,其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 +/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的CD3+、CD4+、CD4 +/CD8+,且观察组CD8+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D8+水平,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24.59%、44.26%少于对照组的42.62%、7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片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提高患者的免疫抵抗力,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 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和IL-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后CD4+、CD8+和IL-2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和IL-2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78例HS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匹多莫德颗粒剂口服。观察住院期间、2个月内、6个月内的反复、复发率及测定治疗前、治疗2个月时血CD3+、CD4+、CD8+、白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HSP患儿治疗前血CD3+、CD4+、IL-2、IFN-γ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CD8+细胞水平各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血CD3+、CD4+、IL-2、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期间治疗组的反复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个月及6个月内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降低HSP患儿的复发率,可能与其对HSP患儿T细胞功能的调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579-1581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对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7例/组.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斯特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值及IL-8、TNF-α、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8+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显著大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高,可减轻机体炎性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缺氧程度.  相似文献   

7.
匹多莫德颗粒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儿科收治的初发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独激素治疗(A组)和激素联合匹多莫德颗粒治疗(B组),每组各31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月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变化。结果:A组和B组治疗前CD8+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4+、CD4+/CD8+、NK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A组CD3+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4+/CD8+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NK细胞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5),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B组CD3+明显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比例较治疗前无变化,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NK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己恢复正常对照组水平;CD4+/CD8+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B组治疗前IgG和IgA水平均明显低于与正常对照组(P0.05),IgM水平明显高于正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时,A、B组Ig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IgG均明显较治疗前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IgM水平明显下降(P0.05),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水平。A组与B组之间比较,治疗后除了CD8+,B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IgM水平与A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多莫德辅助治疗PNS患儿过程中,能有效地调节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紊乱,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患儿感染免疫反应,可作为PNS治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8.
李庆华 《医学信息》2018,(16):128-130
目的 探讨复可托治疗小儿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可托,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免疫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IgA、IgM、IgG、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可托治疗小儿反复MP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韩冬梅  李艳平  刘淑华 《医学信息》2007,20(8):1424-1425
目的观察沙棘干乳剂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沙棘干乳剂,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沙棘干乳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方法简单,未见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新基因wx2b4a表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免疫的效果.方法 将昆明小鼠分成4组,分别用pcDNA3-W2b4a质粒、pcDNA3-W2b4a+匹多莫德、pcDNA3及生理盐水肌注3次.ELISA法检测血清IgG抗体水平,取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末次免疫后第4周,小鼠经腹腔注射弓形虫速殖子500个,观察小鼠生存时间.结果 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pcDNA3-W2b4a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cDNA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小鼠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值高于pcDNA3-W2b4a组(P<0.05).小鼠攻击试验表明,pcDNA3-W2b4a+匹多莫德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pcDNA3-W2b4a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可增强弓形虫新基因wx2b4a表位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和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16例RRI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治疗组112例.二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无显著性差异.二组患儿在急性期均予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后效果及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并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9%和96.4%,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的疗效优于时照组.观察组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IgG及IgA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CD8及IgM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对治疗和预防小儿RRI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甘红婉  肖德俊  曾瑜  杨萍  钟雨 《医学信息》2018,(21):144-146
目的 观察奥洛他定联合匹多莫德口服对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1月~7月收治的5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单用奥洛他定治疗,B组采取奥洛他定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4周后比较A、B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三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总效率为57.14%,低于B组的9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3+CD4+、CD19+、CD16+5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增高、CD3+CD4+/CD3+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19+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增高,CD3+CD4+、CD3+CD4+/CD3+CD8+、CD16+5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19+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CD3+、CD3+CD8+水平低于B组,CD3+CD4+、CD3+CD4+/CD3+CD8+、CD16+56+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A组1例患者出现嗜睡、B组出现2例,均可耐受。结论 奥洛他定联合匹多莫德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改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GRA1蛋白免疫效果的动物实验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荣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8):748-750,756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增强弓形虫GRA1蛋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和保护免疫的效果。方法:匹多莫德和毕赤酵母菌表达的弓形虫GRA1蛋白混合皮下注射免疫小鼠,以PBS作对照,检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观察其受到弓形虫攻击感染后的生存情况。结果:匹多莫德能辅助GRA1蛋白刺激宿主产生较高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能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力。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GRA1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小鼠IFNγ-、特异性Ig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GRA1蛋白组(P<0.01);各免疫组CD8+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CD4+T细胞数量(P<0.01)、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其它免疫组(P<0.05)。各免疫组T细胞增殖活性与PBS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T细胞增殖活性最明显。小鼠攻击试验表明,GRA1蛋白加匹多莫德组和GRA1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小鼠存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GRA1蛋白组。结论:匹多莫德与弗氏佐剂具有相似增强免疫应答和提高GRA1蛋白抗原的免疫原性作用,可望用于弓形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参芪煎剂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煎剂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以及对小儿唾液SIgA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健康儿童进行唾液SIgA测定,并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参芪煎剂.对照组36例,不给予特殊预防性措施,于疗程结束10~15天内复查唾液SIgA.并对所有患儿随访1年,以明确再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正常健康儿童唾液SIgA水平均数间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观察组患儿服用参芪煎剂2疗程后,其唾液SIg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别有统计意义,且在随访1年内,再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唾液SIgA水平较低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参芪煎剂对唾液SIgA有明显提升作用,对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细胞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干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62例IM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急性期予以阿昔洛韦抗病毒及对症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细胞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分别检测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干预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对照组消失快(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儿治疗后CD3、CD8 T细胞比例降低,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M患儿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在性期治疗中加用细胞免疫调节剂匹多莫德能缩短IM的病程,促进T细胞免疫功能的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喘憋性肺炎采取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抽取2014年1月~8月到我院儿科就诊的喘憋性肺炎患儿92例,按照他们的入院就诊顺序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对症处理后使用沐舒坦雾化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控制感染、使用支气管解痉剂、糖皮质激素以及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等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以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2.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儿的气喘、咳嗽和哮鸣音消失时间也比对照组早,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小儿喘憋性肺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临床效果明显。临床症状容易消失,副作用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甘瀛 《医学信息》2019,(11):165-166
目的 观察使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肠炎患儿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使用葡萄糖酸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使用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肠炎使用葡萄糖酸锌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整体疗效较好,可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细菌溶解产物辅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溴特罗用于小儿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月收治 88 例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溴特罗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 d后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 d后免疫检测物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G,IgG)、CD4+T淋巴细胞群、CD8+T淋巴细胞群);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前降钙素);随访2 m内细菌性支气管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G、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且观察组患儿IgA、IgG、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CRP、前降钙素水平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辅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溴特罗可加快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患儿症状消失,减轻炎症反应,提升其免疫水平以降低复发风险,且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维生素A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与免疫抗体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204例,对照组100例,给予一般抗炎及对症处理,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的变化.结果 维生素A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维生素A治疗后较治疗前IgA及IgG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维生素A可通过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阻止淋巴细胞过度凋亡来提高治疗小儿RRTI临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顺序将入选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孢他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肺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与阿奇霉素联合应用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安全显著,值得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