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性疾病科病房的消毒隔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的疾病,不同于其他科室患者的疾病,因为它具有传染性,能在人群中相互传播.因此,传染病的护理不仅要做好临床护理,而且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中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作用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护理管理措施以来手术室感染情况进行记录,并合理化手术室实施清洁消毒隔离措施的关键因素.结果:通过采取隔离护理措施、手术室清洁消毒宣教、医护人员无菌操作培训,我院手术室手术的安全性大幅提升,手术室院内感染率大大下降.结论:在手术室清洁消毒隔离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管理,能够使手术室院内感染大大降低,进而促进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3.
消毒隔离工作主要由护理人员具体执行,而护理管理质量又与护理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相关性,现总结如下. 1 薄弱环节 其(1)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够重视:首先是管理者对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护理人员教育、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护理活动中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较差.如开启无菌物品、液体等未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不按要求检查无菌物品,出现无菌物品过期现象;在护理操作中没有很好落实一人一用一消毒制度,使医院感染潜在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冠病毒肆虐,除了要隔离控制好传染源,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做好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与护理方法。方法: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格病区消毒隔离,并且实施了心理护理,各种症状护理,临终护理与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5例艾滋病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3例病情稳定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艾滋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提高史滋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消毒隔离路径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某辖区预防保健所2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路径组各10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路径组按照消毒隔离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是86.0%,路径组是97.0%,路径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 < 0.05);路径组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与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 < 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9.0%,路径组是100.0%,路径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 < 0.05)。结论:护理消毒隔离路径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与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严格消毒隔离、监测病情变化、综合的护理措施。结果:89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护理、消毒隔离,可有效地减  相似文献   

8.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与消毒隔离措施。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毒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蜱虫叮咬,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患者传播。临床上需加强个人防护、严格消毒隔离工作。本院收治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通过实施接触、血液、体液、虫媒等隔离措施,无并发症发生,未发生二代病例,也未传染给医务人员。  相似文献   

9.
赵东英 《中国保健》2007,15(13):64-65
探讨肺结核病区的消毒隔离,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提高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技术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护理部在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具有特殊的责任,充分发挥护理监控员在病区消毒隔离管理中的监督指导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采取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和采样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防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使医院感染的各项预防措施持续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病房消毒隔离与微生物污染监测的病房护理管理.[方法]本文通过设监控护士,对病室治疗室、隔离室空气进行生物监测,采样细菌培养.结合医院每月的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器械、消毒物品、消毒液等细菌监测结果进行控制.[结果]总结出适合于肾移植病房的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方法.[结论]系统整体护理适合肾移植病房的管理.关健词:肾移植病房;消毒隔离;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12.
消毒隔离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开展持续质量改进,促进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利用健全的护理质控网络,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按标准实施质量检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结果针对消毒隔离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制度落到了实处。结论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持续质量改进,是做好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因其病因学及其生物学特性未明.临床消毒隔离工作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致使医院感染特别是医务人员感染率高。为控制SARS病区医院感染.作者以“标准预防”理念为指导,制定了“SARS病区护理规范程序”手册.并按手册内容付诸临床实践,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对策:(1)加强对SARS病区消毒隔离措施;(2)加强SARS患者消毒隔离管理;(3)加强SARS病区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保健指导等。有效控制了SARS病区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4.
唐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3,(19):55-55,57
目的将护理程序应用于新生儿科护士消毒隔离意识的培养方面,并探究其应用后的效果。方法在2012年2月—2013年3月之间,我科室共有122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人分别进入我院新生儿科的两个病房中,对两组护理实习生分别采取一下护理培训:依照传统一带一的方式对61名对照组人员进行护理教学;采用护理程序来培养观察组61人的消毒隔离意识。在实习前后都要使用自评量表来考核两组实习人员的消毒隔离的操作技能和理论基础。结果教育培训前两组人员的自评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教育培训后两组人员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士消毒隔离意识培养中应用护理程序,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不仅能运用到实习护士的教学中,使临床护理教学更加系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消毒隔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敬凤英  刘洁 《现代保健》2009,(22):116-116
消毒隔离工作贯穿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同时也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如何落实好消毒隔离工作,护士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展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后,卫生学监测各项监测指标的影响。方法:制作隔率标记图案以及卫生洗手操作图解,坚持对医护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开展有关消毒隔率知识的讲座。结果:经过3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医院消毒效果卫生学检测情况与1999年相比,消毒隔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结论:坚持开展综合性的措施,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健康教育,对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院消毒卫生合格率,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今后工作中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选定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或科主任为观察员,在手术室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观察30~60 min,并独立记录观察到的结果,并直接向全体手术室护士和相关手术科室人员报告,在手术室护士长和科室主任的指导下,全体人员讨论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并制定工作计划.结果 2006年6月-2008年6月通过护理观察发现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共109个,利用护理观察结果共制定修订近、远期计划45项,落实改进措施109项,使存在的问题不断减少;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物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技术质控检查合格率分别从2006年3季度的94.2%、97.1%、95.1%提高到2008年2季度的100.0%、100.0%、99.8%.结论 护理观察调动了手术室全体护士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增加了与手术科室的沟通,提高消毒隔离技术质量管理效果;对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进行持续监控,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防止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8.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也是病原菌聚集的场所,其特殊环境可使医务人员因工作而发生医院感染[1。]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保洁工作是消毒隔离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保洁毛巾作为消毒隔离工作中的重要工具,既是清洁污染的"好帮手",也是传播疾病的"高手"。如何正确使用和消毒保洁毛巾,结合我院病房保洁毛巾的管理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慧慧 《药物与人》2014,(1S):16-16
目的:对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的15例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的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严格使用抗生素,可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钟小珠 《健康大视野》2005,13(12):69-69
目的了解霍乱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霍乱病人采取相关的消毒隔离措施?结果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的消毒隔离措施,对住院患者的空气、物体表面、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污物消毒处理,患者安全出院。结论通过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和医务人员之间未发生交叉感染和二次感染病例,霍乱流行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