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补脾益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自拟补脾益肠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主要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 <0.05)。结论自拟补脾益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生素和益生菌制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64例患者采用益生菌制剂治疗为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抗生素和益生菌制剂治疗为观察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给予患者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6周、8周时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和益生菌制剂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11):62-65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疏肝健脾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2012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抽选,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匹维溴铵疗法,研究组患者则实施疏肝健脾疗法,疾病治疗结束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疾病缓解者38例,占比95.0%;对照组治疗后疾病缓解者30例,占比75.0%,两者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症候积分(单项症候、总症候积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上来看,两组患者预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行疏肝健脾疗法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雨 《哈尔滨医药》2021,41(6):13-15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联合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182例为本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92)与对照组(n=90),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腹泻、腹痛缓解时间及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22%)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缓解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改善大便性状,临床效果显著,且药物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常用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94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治疗,研究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便秘积分为(7.59±3.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7±1.04)分(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结论乳果糖单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有限,联合气滞胃痛颗粒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成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益生菌制剂(整肠生胶囊及乳酸菌素片)治疗,治疗组增加特定电磁波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治疗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简单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奇偶数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治疗组患者随访4周后复发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蒙脱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持续性的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腹泻,并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收集46例确诊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分别在治疗前1 d及治疗4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及腹泻恢复时间缩短。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杆菌属和肠球菌属的菌落数均明显增加(P<0.05),且多于对照组(P<0.05);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可增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乳杆菌等益生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腹痛腹泻等症状的缓解,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辨证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1.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翁海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73-2774
目的 探讨盐酸氟哌噻吨美西辛(黛力新)辅助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和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于黛力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32例患者中,确诊存在焦虑的患者98例,抑郁患者9例,发病率为81%;观察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黛力新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唐纯  于带弟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767-2768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方法:65例IBS患者,均符合罗马Ⅲ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联合黛力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测定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进行比较判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71.8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益生菌联合黛力新能明显改善IBS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谷维素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与谷维素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9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均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制剂。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胃肠道激素。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肠道激素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82.98%,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益生菌制剂,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及时得到改善,胃肠道明显得到提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蒙脱石散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紊乱、消化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3%,高于对照组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紊乱、消化系统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蒙脱石散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培菲康与黛力新联合应用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组与单用培菲康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指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尤为显著(P〈0.05)。结论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联合脏连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均分为2组.研究组100例应用匹维溴胺联合脏连丸治疗,对照组应用匹维溴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贝,观察腹痛、腹胀、腹泻、黏液便等症状及发作频率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1,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正常.结论:匹维溴胺联合脏连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马来酸曲美布汀与谷维素联合用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患者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即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单独用药,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P >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谷维素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g/次,3次/d,餐后整片吞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胃苏颗粒,1袋/次,3次/d,适量开水冲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和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较对照组80.8%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IBS-SSS中各项(腹胀程度、腹痛程度、腹痛频率等)评分及其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IBS-QOL总分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SQ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IBS-QOL总分则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6、丙二醛(MD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血清学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低(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整体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缓解肠黏膜低度炎症状态,降低氧化应激损伤,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联活菌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通便、解痉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行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行双歧三连活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分别对两组临床治疗中显效和有效的患者进行6个月的追踪随访,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89%,对照组为15.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联活菌治疗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进行治疗,3片/次,3次/d;研究组4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1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连续2周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停药4周后,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