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基因分型分布情况,探讨HPV基因型与宫颈癌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行HPV检测,并统计各基因型的感染率.结果 125例宫颈癌标本中HPV阳性116例,占92.8%.共检测出9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6、11、16、18、31、33、45、58、59.其中单一低危型(HPV6、11)感染3例,占2.6%;单一高危型(HPV16、18、45、59)感染82例,占65.6%;双重感染22例,占17.6%;多重感染9例,占7.8%.HPV16为主要致病基因型,检出率达59.5%;其次是HPV18,检出率为19.8%.结论 汕头地区宫颈癌患者中,HPV基因型多样,且多为高危型感染,以HPV16、18最为常见,存在双重染感,宫颈鳞癌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HPV基因分布与肿瘤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特点,为宫颈癌的预防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妇科体检的588例师职女干部宫颈脱落细胞,应用实时荧光PCR对其进行高危型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588例受检者高危型HPV总感染率为11.9%(70/588),其中单一感染率为8.2%,多重感染率为3.7%,检测出的高危型HPV主要型别依次为HPV52型(14.6%)、58型(14.6%)、68型(14.6%)、18型(12.5%)、66型(12.5%).HPV感染年龄分布情况:≤40岁组4例均未感染;41~50岁组感染率为11.2%(33/294),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6型、52型、18型;51~60岁组感染率为12.8%(32/250),主要型别依次为HPV68型、58型、52型;>60岁组感染率为12.5%(5/40),主要型别为HPV58型;各年龄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驻石部队师职女干部高危型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感染率较高的亚型是HPV52、58、68型,不同年龄分布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妇科门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HPV型别分布及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特征,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对妇科门诊5 869名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5 869例样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3.6%,HPV高危型检出率占19.6%,低危型为6.7%,HPV感染率较高型别依次为HPV16、52、11、58、6、18、53、33;1385例HPV阳性中,存在HPV亚型单一感染(72.1%)、双重感染(21.3%)及三重以上感染(6.6%).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91.7%)明显高于宫颈炎患者(χ2=207.426, P<0.001)和健康体检者(χ2=252.211, P<0.001),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较高亚型为HPV16、18、31、33、58、45.不同年龄女性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86, P<0.01),≤25岁HPV感染率最高(32.5%),其次是>50岁(28.4%).结论 妇科门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低危型为次,同时存在HPV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以及多重感染,HPV感染型别分布具有人群特点和地域差异;不同人群HPV感染率存在差异,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最高,除HPV16、18外,其他HPV高危亚型也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密切相关;≤25岁和>50岁是HPV感染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靖江地区妇女的HPV感染情况,探讨HPV16、18亚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门诊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要求HPV检查的92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PV分型检测,针对检测结果 为HPV16和/或18型阳性的妇女再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分析靖江地区HPV感染型别分布,探讨HPV16、18亚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门诊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结果本次体检对象中共检出210例妇女感染HPV,总阳性率22.83%(210/920),21种亚型中检出17种,其中HPV 52型感染率最高,共检出47例,占比为22.38%,感染率最低的为HPV 33型,为1.43%(3/210),其它常见型别包括HPV16型10.95%(23/210)、HPV58型8.57%(18/210)等;其余亚型感染率由高到低分别为51/39型、18/68型、66型、35型、56/31型、59型、82型、45型.其中高危型197例,比例为93.81%(197/210),余者13例为HPV6、11型,比例为6.19%(13/210).分析本组研究对象HPV感染模式可知,本次检出210例阳性者,单一感染156例(74.29%),双重感染49例(23.33%),三重感染4例(1.90%),四重感染1例(0.48%).对HPV16和/或18型阳性者应用电子阴道镜进行多点活检,35例HPV16、18型阳性者中无CIN病变者15例,占比为42.86%;CINⅠ级患者8例,占比21.05%;CINⅡ、CINⅢ级患者共11例,占比31.43%;宫颈癌1例,占比2.86%.结论 本组研究对象首先进行HPV分型检测,HPV52、16、58型是单一感染的主要基因亚型,然后对HPV16、18型感染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这样,既可以减少阴道镜检查的操作总数,提高阴道镜检查的阳性率,又可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妇科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感染情况,分析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筛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妇科因各类原因就诊、自愿接受HPV分型检测病例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HPV不同型别感染情况;其中504例因有临床症状或HPV阳性完成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HPV分型检测的病例中,HPV总感染率为23.66%(2 998/12 670),其中84.09%(2 521/2 998)感染高危型HPV;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19.90%(2 521/12 670),低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3.76%(477/12 670).HPV感染者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1.21%(2 135/2 998),双重感染率为16.94 %(508/2 998),其余为2种以上型别感染.低危型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感染呈低年龄段人群感染率较高的现象(P<0.01).高危型HPV感染中,感染率最高的5种亚型依次为HPV52、16、53、58、51型,低危型感染中前3位感染型别为HPV81、43、42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级,高危型HP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疾病较TCT更灵敏,阴性预测值更高,其阴性结果对于排除宫颈癌意义较大.宫颈癌病例HPV感染为16、18和52型.结论 HPV分型检测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联合TCT和组织学检查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初次宫颈癌筛查时,HPV分型检测可以替代TCT单独检测或联合TCT.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验(LCT)标本中导流杂交HPV基因分型对筛查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应用导流杂交方法检测48例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型并与组织学诊断结果对比.结果 48例液基细胞学剩余标本HPV 总感染率为70.83%(34/48),高危型HPV为54.17%(26/48).不同级别病变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 33.33%(6/18),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53.85%(7/13),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60.00%(6/1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00%(7/7),差异有显著性(X2=9.78,P<0.05).单一型和混合型HPV感染子宫颈上皮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35.29%(6/17)、94.12%(16/17),差异有显著性(P=0.017).结论 HPV的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随访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伍军平  罗新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3):242-245,250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宫颈癌筛查的妇女1 380例,采用改良导流杂交法行宫颈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多重感染和基因型别.结果:(1)HPV感染率为32.17%(444/1 380),高危型HPV(HR-HPV...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疾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及分布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经病理确诊200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进行24种HPV基因型检测,分析HPV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总共检出24种HPV基因型中的20种基因型,居前5位是HPV16、HPV18、HPV58、HPV59、HPV54,其中高危型HPV占83.9%,以HPV16、HPV18、HPV58多见;低危型占16.1%,以HPV54、HPV6、HPV70多见;2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鳞癌居前4位基因型分别是HPV54、HPV16、HPV51、HPV58,HPV16、HPV59、HPV58、HPV18,HPV16、HPV18、HPV51、HPV54,而高危型HPV基因型分别占73.1%、91.0%、76.9%;3HPV感染率为51.5%,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HPV感染率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单一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感染率(P<0.05);多重感染、高危型感染、高低混合型感染的各组感染率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进展而升高,高危型HPV基因型是宫颈癌变的早期事件,多重感染是加重宫颈病变的重要因素,24种HPV基因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和防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 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方法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对80例中原地区妇女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76例HPV阳性,阳性率为95.0%,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为53.9%,其他高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2、58、33、18、31、56、68、59、39、45、35、51。低危型中HPV11型感染率最高为10.5%,其他低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6、44、42、43。多重感染率为25.0%。正常对照组65例中有15例HPV阳性(23.1%),HPV16感染率最高为26.7%。宫颈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52、58、33感染为主要型别,可能是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较易感染的型别。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5):62-64
目的分析福建厦门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率和年龄分布情况,为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杂交捕获二代法(Hybrid capture 2,HC2)技术,对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机会性筛查的49 652例标本进行13种高危型HPV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分析高危型HPV感染率及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49 652例接受机会性高危型HPV筛查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8965例,总阳性率18.06%。高危型HPV感染的高峰年龄在30岁之前及50~70岁,30岁人群阳性率20.24%(1821/8997),30~49岁人群阳性率16.57%(5475/33 047),50~70岁人群阳性率22.13%(1614/7294),70岁人群阳性率17.52%(55/314)。各年龄组间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的标本中7148例做了16/18分型,其中HPV16阳性536例,占7.50%,HPV18阳性279例,占3.90%。结论福建厦门地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有年龄分布差异,各年龄段均要加强HPV筛查检测,选择性合理接种HPV疫苗,降低本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